广东连续七年出生人口全国第一

在经济发展承压的情况下,广东产业转型升级仍然持续释放吸引力。

3月26日,2024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广东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141633.81亿元,比上年增长3.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7.03亿元,增长3.4%,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1%;第二产业增加值54365.47亿元,增长4.4%,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8.0%;第三产业增加值81431.31亿元,增长2.8%,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7.9%。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4.1:38.4:57.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114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5606.67美元),增长3.0%。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告诉第一财经,总体上看,广东没有完成全年GDP增长任务,三次产业都没有超过5%的增长率。贡献率最大的第三产业明显拖累更大,也是今年要大力提振消费的动力和重要方向。

在人口方面,去年年末,广东全省常住人口127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70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5.91%,比上年末提高0.49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13万人,出生率8.89‰;死亡人口66万人,死亡率5.20‰;自然增长人口47万人,自然增长率3.69‰。

广东连续七年出生人口全国第一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目前已有21省份公布了去年的人口数据。其中,有7个省份常住人口呈正增长,分别是广东、浙江、新疆、福建、海南、安徽和陕西。另外,有两个省份常住人口与上一年持平。

去年广东人口增量在已公布的省份中位居第一。对一个省份来说,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即“人口净流入”)。在出生人口方面,2024年广东出生人口比上一年增加了10万人,达113万人,这也是广东连续7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

通常来说,人口出生率较高的地方,往往是城镇化率较低的地方。不过也有例外,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去年城镇化率高达75.91%,位居全国第四,但广东去年出生率达8.89‰,在已公布的省份中位居前列。

彭澎此前分析称,一方面,广东常住人口总量位居全国第一,省外流入人口总量非常大,流入的人口结构比较年轻,处于婚育年龄的比例比较高。另一方面,像粤东的潮汕、粤西的湛江等地,虽然近年来生育意愿也在下降,但受传统的生育文化影响,相对其他地区,这些地方的生育意愿仍比较高。

另一方面,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广东的转型升级成效不断显现。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也吸引了人才、人口的集聚。今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去年广东城镇新增就业超143万人,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10万人年度任务。

广东省统计局分析,广东市场化程度高、开放型经济活跃、人口红利、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持续为经济蓬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024年,广东经济总量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0.5%,是全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此外,广东服务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国内税收收入、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市场经营主体数量、研发经费支出、区域创新综合能力等多项指标继续居全国首位。

广东发力产业转型升级

据公报,广东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2.0%;装备制造业增长7.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7.9%。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7.1%。新能源汽车产量361.78万辆,比上年增长43.0%;工业机器人产量24.68万套,增长31.2%;民用无人机产量693.69万架,增长74.2%。

而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1%,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0%。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8.7%,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0.5%。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4.3%,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6.4%。全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增长7.0%,占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比重14.9%。全年新登记经营主体283.16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0.35万户,年末经营主体总数1904.88万户。

彭澎认为,从广东全省21个地市去年的经济增长形势来看,传统产业比重高的城市压力更大,尤其是依赖房地产程度更高的城市,如佛山。今年,一方面要坚持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抓住培育新质生产力主方向不放松;另一方面,也要在房地产止跌回稳的背景下大力稳定传统产业,稳定就业岗位。同时,进一步促进外贸拉动经济增长。

202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在产业发展方面,将巩固提升制造业当家优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实施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计划。

在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将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优化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体系,培育更多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显示、新型储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方面,将聚焦石化钢铁、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电家居、建筑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将深入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行动,加快发展研发设计、工业设计、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信息服务、计量标准、检测认证等,推进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建设。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0774.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午3:13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午3:14

相关推荐

  • 美军作战计划竟在聊天群讨论?白宫紧急调查

    2025.03.25 本文字数:552,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 据央视新闻,美国《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杰弗里·戈德伯格24日表示,近期他被美国国家安全高层官员拉入美军打击也门胡塞武装作战计划涉密群聊。聊天的参与者包括美国副总统万斯、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和中央情报局局长拉特克利夫,这几名高级官员就空袭也门胡塞武装展开激烈讨论,并于15日在群里发布了空袭也门的具体计划,包…

    2025年3月25日
    1300
  • 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继续退出重资产项目,希望产业运营利润翻番

    “复星会继续退出一些重资产项目,降低财务杠杆,保持‘有进有退,进退平衡’,同时继续深化产业运营。” 在今日举行的复星国际(00656.HK)线上业绩说明会上,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表示,目前复星的产业运营利润约49亿元,希望未来能翻番,达到100亿。 3月30日,复星国际公布2024年度业绩,总收入1921.4亿元,产业运营利润4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之亏损…

    观察 2025年4月1日
    1000
  • 国家发改委:清理假借信用评价之名变相设置市场准入门槛、制造地方保护等行为

    4月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完善,信用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知信、守信、用信意识不断增强,“信用+”应用场景不断拓宽,信用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升政府治理和服务效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守信激励方面,《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观察 2025年4月2日
    800
  • 脑机接口发展加速,相关公司有望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

    4月1日早盘,脑机接口概念快速拉升,截至发稿,创新医疗逼近涨停,爱朋医疗涨近9%,三博脑科、诚益通、国际医学等跟涨。 据21财经,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举行的脑机接口创新发展与应用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杜广达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演进正在推动脑机接口等面向未来的智能技术和产品快速进入爆发前夜。接下来,工信部将加强顶层设计,与有关部门加强协同,…

    2025年4月1日
    700
  • 赛力斯报案!

    2025.03.28 本文字数:154,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 3月28日午后,“赛力斯汽车法务部”官微发文称,近日,接到举报:某网络用户多次编造并传播针对问界车辆的虚假信息,严重侵害企业和用户合法权利,误导公众,涉嫌违法。公司于2025年3月25日向公安机关报案,现已获公安机关正式立案。 微信编辑| 龙王

    2025年3月28日
    1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