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低息,最高50万元,秒到账”。
“最近准备用钱,我考察了多家银行的产品,发现招行的闪电贷对新用户最低可以给到2.58%,除此之外还有利息抵扣券。”近日,就职于北京某家央企单位的的李女士告诉北方经济网,自己申请了招行的“闪电贷”产品,令她感到惊喜的是,在享受低息优惠的同时,客户经理提醒她可以进行贷款提额。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正式下发的《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明确提出,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贷款期限可阶段性由不超过5年延长至不超过7年。政策一出便引发市场热议。
除此之外,还有银行针对个人消费贷签约、支用推出多重奖励。如江苏银行无锡分行3月26日在其官方微信平台上发布,该行消费贷客户进行贷款支用满1个月后可登陆江苏银行APP抽奖,奖品包含苹果电脑、戴森吹风机、任天堂游戏机等;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近日公告,该行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客户一次性提款6万元(含)以上,每户奖励50元话费。
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落地,目前消费贷产品利率“卷”出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优惠利率仅针对几种固定职业,“国企员工也可以办,但比这个要稍高些,年化利率可以低至2.85%,额度50万元,最长5年,可以先息后本。”上述客户经理表示。
当下,银行消费贷利率整体呈下行趋势。
对此,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艾亚文向北方经济网表示,“LPR基准利率的下行,直接压降银行贷款定价基准;近期部分银行的负债端成本压力有所缓解也起到关键性作用,也有个别银行因竞争压力主动下调利率抢夺优质客群。”
“提高个人消费贷款额度上限、延长贷款期限并适当简化对资金用途、流向管控要求,确有必要。”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北方经济网表示,“近年来,我国消费环境、商品价格、居民收入等都发生了变化,在这样背景下,适当提高个人消费贷款额度,合理延长贷款期限,放宽相关要求,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消费金融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满足居民大宗消费需求,进一步助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消费者需警惕“利率幻觉”
在业内人士看来,个人消费贷款利率过低可能产生一些负面作用。“一是可能让消费者产生‘利率幻觉’,不顾个人实际盲目申请,从而加重个人债务负担;二是消费贷款可能被套用、挪用,从而导致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理财市场等。”董希淼表示。
不过,银行对消费贷用途有一定限定措施。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经历称,其贷款进股市后,不到一周便被抽贷。“我放款的卡绑定了证券账户,才借了几天就还回去了,还进了银行黑名单。”
其同时指出,消费贷需要强化场景服务,聚焦场景创新、产品适配与生态共建,服务创新方向,比如数字消费领域,开发“人工智能+消费”金融工具,比如绿色消费,定制新能源车、节能家电专属贷款,让消费贷在提振消费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董希淼也建议称,对消费者而言,申请消费贷款要基于个人和家庭的消费需求和实际需要,应量力而行、合理适度,将个人债务负担控制在合理水平之内,切不可因为额度高、利率低就随意申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1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