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批准《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下称预算报告)。2025年财政一、二本账收入增速目标较低,反映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支出则保持较高强度,财政逆周期调节加码。我们测算今年的广义财政赤字约为11.4万亿,对应约8.0%的广义赤字率,分别为历史上最高以及第二高水平。今年1-2月财政支出进度快于收入,财政前置发力特征明显,财政对民生保障以及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较大,有望推动年初经济温和回升。
▍财政一、二本账收支目标。
第一本账: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的预算增速分别为0.1%和4.4%,前者反映“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将持续向财政传导,2025年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等压力,后者则是加强财政逆周期调节作用的体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和科技领域占比提升。根据财政预算报告,2025年民生领域支出占比为37.1%,较去年有所提升,此外,科技支出占比也上升至4.2%的历史最高水平,体现国家对于民生保障以及科技创新的重视。
第二本账:2025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增速为0.7%,延续过去两年的低增长预期,支出预算增速则提高至23.1%,体现财政第二本账积极发力。
▍2025年广义财政赤字约为11.4万亿,对应约8.0%的广义赤字率。
根据财政预算报告中4%的赤字率对应5.66万亿赤字规模,我们计算出其隐含的2025年名义GDP为141.5万亿,名义GDP增速约为4.9%。我们计算得到2025年的广义赤字规模约为11.4万亿(未纳入用于补充国有大行资本金的特别国债以及2万亿的隐债置换额度),对应约8.0%的广义赤字率,其中广义赤字规模为历史最高水平,广义赤字率也仅次于2020年。
▍今年1-2月财政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主要源于税收收入同比负增。由于今年春节早于去年,在春节错位下企业停工较早伴随着员工年终奖发放较早,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所得税同比负增长以及个人所得税同比高增。此外,企业所得税收入下滑或反映企业经营仍面临一定压力。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年初政府债加快发行下财政支出进度快于收入进度,财政前置发力特征明显。从结构上来看,科技(10.6%)、教育(7.7%)、社会保障与就业(6.7%)等方向开年支出较快,反映出财政支出对民生领域以及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较大,考虑到这些方向在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占比有所提升,预计年内财政支出或将继续向民生及科技领域倾斜。
▍结论:
2025年财政一、二本账收入增速目标较低,反映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支出则保持较高强度,财政逆周期调节加码。我们测算今年的广义财政赤字约为11.4万亿,对应约8.0%的广义赤字率,分别为历史上最高以及第二高水平。今年1-2月财政支出进度快于收入,财政前置发力特征明显,财政对民生保障以及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较大,有望推动年初经济温和回升。
▍风险因素:
国内政策力度超预期变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海外主要经济体衰退风险;地缘政治冲突进一步加剧。
注: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当日发布的《晨会》;明明 彭阳 章立聪 周成华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1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