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新耀-B(01952.HK)按计划实现销售目标。根据3月26日发布的年度业绩公告,2024年,云顶新耀录得收益7.067亿元,同比增长461%;年内亏损为10.414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8.445亿元,同比亏损扩大。
对于2024年业绩情况以及后续发展等,云顶新耀CEO罗永庆在3月26日上午召开的业绩沟通会上表示,“凭借我们现有的财务状况,我们现在已经有资格申请摘掉云顶新耀股票名称前面的‘B’标志,这意味着公司已经从Biotech company 成长为Biopharma company,我们以后的增长会更加稳健,基础更加扎实。同时,我们也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双轮驱动的战略,还会继续引进与我们的产品和治疗领域有协同效应的重磅产品,同时我们会前瞻性地投入一些具有突破性治疗方法的领域,包括mRNA以及膜性肾病、自免性肝炎。”
两款拳头产品大卖超7亿元
依嘉和耐赋康均为云顶新耀已实现商业化的产品。其中,依嘉为抗生素产品,2023年7月下旬在中国内地上市,用于治疗成人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IAI),云顶新耀凭此正式步入商业化阶段。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依嘉录得收入3.528亿元,同比增长256%。
2023年10月、11月,耐赋康分别在中国澳门及中国内地获批;2024年10月、11月,耐赋康分别于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获批,并成功纳入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耐赋康录得收入3.534亿元,同比增长1581%。
在纳入医保后,对产品放量的影响如何,在上述会议中,罗永庆提到,“今年一季度有超过1万名患者已经正在使用耐赋康,我觉得是符合我们预期。我相信随着医保目录的落地执行,在第二季度左右的时间可以非常通畅地执行,那时的放量会更加客观。”
对于海外市场销售方面,罗永庆则进一步提到,“整个海外市场的这个贡献可能主要发生在 2026 年以及 2026年以后。”
除了上述两款拳头产品,目前云顶新耀还有第三款商业化产品——伊曲莫德(中国大陆商品名:维适平;港澳台地区商品名:维长宁),其主要用于治疗16岁及以上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2024年4月,伊曲莫德在中国澳门获批,同年在澳门成功实现商业化上市。根据公告,该药物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被纳入《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临床急需港澳药品医疗器械目录(2024年)》,并于2024年12月在广东省开出首张处方。
随着产品的陆续获批及商业化上市,2024年,云顶新耀的分销及销售开支进一步扩大。财报数据显示,其2024年的分销及销售开支为5.081亿元,2023年为2.314亿元。
其中,头孢吡肟-他尼硼巴坦的研发进展最快,根据此次业绩公告透露,预计今年将在中国大陆递交头孢吡肟-他尼硼巴坦的新药上市申请。这也是一款抗菌药物,其开发的适应症为复杂性尿路感染,云顶新耀拥有大中华区、韩国、东南亚三地权益。
EVER001则分别有两项适应症在开发,分别为膜性肾病和革兰阴性菌感染,分别处于1b/2a 期、1期。据云顶新耀方面透露,基于公司拥有EVER001在肾科领域的全球权益,其正在积极寻求中国以外地区的战略合作机会。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云顶新耀的研发开支为5.28亿元,这一数字在2023年为5.401亿元。
二级市场上,继3月26日收跌11%后,3月27日,云顶新耀延续前一日跌势,截至午间收盘,报53.70港元/股,跌0.92%,总市值约175亿港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1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