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伴随AI能力普惠化,医院信息化厂商值得关注

中信证券对AI医疗公司应用落地、商业化进展进行梳理。应用形态方面,目前以医生Copilot为主,科室级、全院级智能体有望形成;空间展望方面,AI应用将成为G&B端信息化建设增量,C端长期空间近千亿元;竞争格局方面,短中期,核心关注能够获取医院数据实现AI模型能力提升的厂商,长期来看,伴随AI能力普惠化,医院信息化厂商也值得关注。

模型能力:稀缺的高等级医院真实诊疗数据是模型能力提升的核心支撑。

目前,国内发布的医疗垂类大模型数量已超50个,主要基于临床指南、专家共识、学术文献等公开数据集训练得来,结合高等级医院真实诊疗数据是医疗垂类大模型能力提升的关键。从海外来看,Tempus AI凭借庞大的高质量临床及检测结果数据支持垂类AI诊断模型开发。从国内来看,以讯飞医疗为例,积累了亿级权威精品医学知识库、亿级高质量脱敏诊疗数据,结合医疗专业知识增强、专家反馈强化学习等技术,实现幻觉问题的大幅降低。中信证券预计,院内数据流通将为医疗垂类大模型能力提升提供基础,部分地方已开始尝试,如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启动院内专科数据挂牌交易的探索。

应用形态:以医生Copilot为主,科室级、全院级智能体有望形成

G端,智医助理作为基层AI辅助诊断应用已在安徽、江西全省范围推广,为全科医生提供AI能力支持;2024年讯飞医疗累计提供超8.77亿次AI辅诊建议,规范病历3.4亿份。B端,院内应用主要体现为病历生成、病历质控、就医咨询、语音查房,全新形态的科室级、全院级智能体正在形成;如根据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创业慧康打造的关键患者精准追踪系统,对门诊、住院患者病历、检验检查结果进行追踪,精准筛选需复诊患者,在浙大二院试点中,一周内助力肝胆外科找出118例关键患者、成功召回60例,预计2025年浙大二院将在10个专科部署该系统。C端,围绕着慢病管理、健康管理需求,患者个人付费的模式正在逐步跑通。

空间展望:AI应用将成为G&B端建设增量,C端长期空间近千亿元。

目前,AI医疗公司AI商业化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传统AI收入,如CDSS、病历质控、影像辅助诊断;另一部分为AI大模型收入,如基于生成式AI的病历生成、患者追踪系统。在政策、需求多方面支撑下,AI医疗公司订单、收入体量具备爆发属性。参考国家卫健委、国家统计局、采招网数据,中信证券测算,2025-29年G端大模型诊疗智能化项目合计市场空间47亿元,由财政资金支持;2025-29年B端合计市场空间142亿元,AI应用有望成为医院IT建设的增量,资金来源不局限于医院IT预算,也涉及科研预算、财政补贴等;C端AI慢病管理/健康管理、诊后管理两大市场年理论市场空间有望达到722亿元。

竞争格局:短中期关注数据-模型闭环链路,长期关注客户卡位。

AI医疗行业处在跑马圈地阶段。短中期来看,中信证券建议核心关注能够获取医院诊疗数据实现AI模型能力提升的厂商;近期,一些公司如讯飞医疗、润达医疗与高等级医院联合发布专病AI模型,中信证券认为有望在稀缺数据获取上取得进展;此外,华为成立医疗卫生军团,“昇腾+DeepSeek智慧医疗应用一体化解决方案”成为AI医疗公司实现软件销售的重要载体。长期来看,伴随AI模型本身的格局走向集中,AI能力普惠化的背景下,在医院客户中存在信息化卡位将是参与AI医疗市场的重要前提,如医院电子病历、HIS供应商也值得关注。

风险因素:

AI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AI被不当使用造成严重社会影响;AI应用拓展不及预期;信息安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

投资策略:

短中期来看,中信证券建议核心关注能够获取医院诊疗数据实现AI模型能力提升的厂商;长期来看,伴随AI能力普惠化,在医院客户中存在信息化卡位的厂商也值得关注;C端AI慢病管理/健康管理、诊后管理年理论市场空间近千亿元,互联网医疗公司有望在应用模式探索上取得积极进展。

注: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3月26日发布的《计算机行业智能体系列报告8—AI医疗:一张表看产业进展》报告,分析师:杨泽原S1010517080002;陈竹S1010516100003;丁奇S1010519120003;宋硕S1010520120001;潘儒琛S1010520110001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1152.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午6:03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 倒挂再现,衰退几何?

    美债二次筑顶已经结束。十年期美债从1月中旬接近4.8%的高位大幅回落至近期4.2%左右,完成了特朗普自选举成功后的“二次筑顶”。这印证了我们此前在一月初的判断,彼时市场“再通胀交易”蔚然成风,加之1月经济基本面数据不弱,所以美债利率水平持续走高。但我们当时认为更可能的情景是,关税力度大致符合或略强于预期,但美联储政策受到掣肘,降息幅度并不像市场目前预期的这样…

    2025年3月25日
    500
  • 平安证券:春节错位是CPI转负主因

    核心观点 事项:2025年2月CPI同比为-0.7%,PPI同比为-2.2%。 春节错位是CPI转负主因。2月CPI翘尾因素(即上年价格变动的滞后影响)为-1.2%,新涨价因素为0.5%。春节错位的影响集中在:交通工具使用和维修、食品、旅游,以及邮政和家庭服务,这几个分项均规律性地表现为在春节月价格明显上涨、春节次月显著回落。需要注意,第一,与春节同在1月的…

    2025年3月25日
    400
  • 中信证券:年内还有两个关键时点

    年内还有两个关键时点:一是4月初外部风险落地后带来的交易性机会,二是年中中美经济和政策周期同频后带来的配置性机会。第一个关键时点是4月初外部风险落地。这些外部风险包括了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调查结果公布以及“对等关税”的加征方式和范围明朗;从风险落地后的进攻方向上看,经过3月大幅调整且后期有催化的科技主题,因其弱宏观关联和强产业催化,预计会成为4~5月最好的…

    商业 2025年3月25日
    800
  • 地方“新春第一会”的信号

    今年的早春更加检验地方节后“发令枪”的成色,尤其是对于一季度的“开门红”。今年春节来得比较早,考虑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地方政府部署之间间隔时间较短,节前地方对2025年工作的展开可能“心气足、时间不够”。节后各省市(尤其是一些经济大省)即刻召开了“新春第一会”,为2025年经济工作描绘出了更详实的画卷。聚焦于年后地方的首次会议,科技成为了打开一季度“开门红”…

    2025年3月25日
    800
  • 中信证券:高切低后的市场演绎

    在近期市场演绎完高切低后,我们预计后续内外资回流港股的趋势会放缓,港股明显跑赢A股的状况会告一段落;年报季市场回归业绩驱动,A股核心资产蓄力上涨;特朗普的理想“政策三部曲”进度在加快,美国在年中发生衰退的概率在明显提升;美国衰退预期交易不会影响中国资产,但真实的衰退如果发生仍然会产生负面影响;预计春季躁动的中后段纯资金驱动的主题会降温,建议聚焦A股和港股核心…

    商业 2025年3月25日
    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