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尔股份,即将迎来第二次辉煌?

文丨泰罗

被苹果捅了一刀的歌尔股份,又悄悄杀回来了!

根据最新发布的年报,公司主要业绩指标实现全线增长。其中,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09.54亿元,同比增长2.41%;实现归母净利润26.65亿元,同比增长144.9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9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78.3%。

2022年11月8日,歌尔股份突发公告,公司已收到境外某大客户通知,暂停生产一款智能声学整机产品。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随后证实,被砍单的正是苹果当红产品AirPods Pro 2。

根据光大证券的测算,2020年和2021年,AirPods大约给歌尔创造了206亿和244亿的营收,分别占歌尔营收总额的35.7%和31%。核心业务订单丢失,对公司的影响无疑是致命的。

2022年,歌尔股份被迫计提资产减值17.97亿元,此举直接导致公司当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近六成。2023年,歌尔股份进入全面衰退,归母净利润继续大幅下滑43%至10.19亿,只有2021年的四分之一,全年净利率1.03%,不到2021年的五分之一。股价更是一泻千里,巅峰时的歌尔股份市值一度逼近2000亿,到现在只剩下约800亿。

历史上看,苹果的“弃子”基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东山再起,因此几乎没有人想到,歌尔还能逆势杀回来。

不仅如此,2024年歌尔股份毛利率为11.09%,同比上升2.14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56%,较上年同期上升1.53个百分点。

综合所有这些来看,歌尔股份正在从苹果砍单的阴霾中走出,快步实现复苏,但这并不是公司现在最大的看点。

歌尔不仅总量在恢复,结构也在调整。

尽管苹果现在依然是歌尔股份的大客户,但绝对不能再把歌尔单纯看作是苹果的一个代工厂。相较于智能手机,VR/AR更能代表歌尔的未来。

首先,这个市场足够大。根据IDC的最新数据,去年全世界总共卖出了大约675万台VR/AR设备,在新品发布、消费需求上升等因素影响之下,2024年全球VR/AR设备的出货量预计将增长46.4%,到2028年,全球出货量将达到3500万台以上。

675万台对应歌尔587亿的智能硬件营收,如果市场格局保持不变,那么3500万台理论上将对应歌尔大约3000亿的收入,基于现实考量即便打个七折,2000亿营收也相当于歌尔现在总营收的两倍。

其次,这个行业竞争格局相对较好。在中高端VR/AR市场,歌尔已经拿到80%的份额,不排除后续随着行业扩容会有更多玩家加入,但歌尔的领先优势是确定无疑的。

随着规模不断提升,降本增效还有很大空间,这也将有效对冲竞争加剧造成的利润损失。2023年以前,歌尔智能硬件业务的毛利率基本都在两位数以上,这个利润率水平甚至不输智能声学整机。

最后还有一点,随着VR/AR成为新的业务载体,歌尔股份长期被诟病的过度依赖单一大客户的问题也将得到有效缓解。

智能手机时代,苹果一家独大,而VR/AR领域乾坤未定,Meta、谷歌、微软、索尼、苹果以及国内一些厂商均跃跃欲试,这些都是歌尔的潜在客户,不管最后谁能跑出来,歌尔都是赢家。

歌尔股份也在年报里写到,2025年,伴随着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等生成式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AI技术与新兴智能硬件产品的进一步融合,全球消费电子产品终端需求有望继续增长,适用于AI智能硬件的高性能精密零组件产品,以及搭载更丰富AI功能的智能手机、智能无线耳机、AI智能眼镜、MR混合现实、AR增强现实、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等智能硬件产品有望迎来进一步发展。

2022年,在歌尔股份最低迷的时候,《市值观察》就曾发文表达过看好公司未来的长线发展,这份信心一方面是基于对VR/AR业务前景的判断,但更重要的是对创始人姜滨充满期待。

姜滨是典型的山东人,喜欢低头干活,不爱出风头,他不止一次的告诫下属,制造业公司最重要的就是踏踏实实工作。然而,低调谦逊的另一面却是极度的偏执,姜滨是一个100%的人,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极致,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从做这行的那天起,就有一种往死里做的勇气,这个行业没有老二,你必须干到极致。”

创业初期赚到第一桶金后,所有高管都认为应该买辆像样的新车改善一下公司门面,姜滨却坚持花几十万美元打造当时世界一流的消音室;为了追求技术升级,姜滨曾亲自操刀砍掉了80%的低端制造客户,有钱也不赚。

不短视,不满足,同时又不浮躁,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穿越周期、更上层楼。2010年-2021年,加入苹果供应链的歌尔迎来黄金十年,期间营收增长29倍,净利润翻了14倍,股价更是上涨超20倍(后复权)。作为实控人,姜滨自然成了这泼天富贵的最大受益者,在福布斯发布的《2020年全球亿万富豪榜》中,他一度以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6亿元)身家夺得山东首富。

这显然还不是姜滨的极限,如果说苹果造就了他人生的第一次辉煌,那么VR/AR等AI智能硬件即将为他带来第二次更大的辉煌。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1309.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 海底捞回过神了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李佳琪 编辑|苗正卿 题图|视觉中国 3月25日,海底捞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报告。 数据显示,2024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427.55亿元,同比上升3.1%;净利润47.00亿元,同比增长4.6%。尽管连续两年增长,但增速较2023年(营收同比增5.2%,净利润增8.1%)有所放缓。这或与餐饮市场整体复苏趋缓及…

    2025年3月27日
    900
  • “千禾0”“其他没了”…品牌们的“商标游戏”玩到头了

    商家玩“文字游戏”,是侮辱消费者智商。 作者 | 张语格编辑 | 趣解商业消费组 “吃了这么多年,终究是错付了。”最近,一款“千禾0”酱油因为被检测出金属“镉”而上了热搜。 同时,还有网友表示,“千禾0”只是一个商标,并不意味着“零添加”。对此,千禾客服人员回应称:“‘千禾0’确实是我们的注册商标,是我们旗下中高端产品的品牌标识,主要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 …

    财经 2025年3月30日
    1700
  • 盈康生命,命运的齿轮悄悄转动

    一个真正闪耀的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 3月28日晚,A股盈康生命发布2024年度财报,去年公司实现营收15.59亿元,同比增长6.01%,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4.92%。具体到细分条线,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两大主业全部正增长,其中医疗器械收入同比增长超14%。 2023年扭亏为盈,2024年延续成长,作为国内肿瘤服务领域的稀…

    财经 2025年3月31日
    900
  • 智谱想给DeepSeek来一场偷袭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宋思杭 编辑|苗正卿 头图|智谱Openday现场 那个在一个月内斩获三轮国资的“国家队”智谱,终于开启与DeepSeek正面交锋。 3月31日,智谱在中关村论坛闭幕式现场发出奇袭,这同时也是一场酝酿已久的反击。 当天,智谱在智能体产品和基座模型两大维度,分别推出“AutoGLM沉思模型”和推理模型GLM-Z1-Air(以下简称“Ai…

    2025年4月1日
    1200
  • 一家咖啡To B的隐形冠军,今年要冲进咖啡门店前5名

    文丨方文 出品丨大V商业 一家咖啡领域的隐形巨头正在发力。按照创始人朱保举的计划,今年年底小咖咖啡门店数量能够进入国内前5。 门店之外,小咖的另一重身份其实还是咖啡B端的隐形冠军。 相比于小店业务,To B业务要“藏”得更深。过去8年的时间里,小咖自助咖啡机在全国布下了6万个点位,已经是咖啡连锁行业的隐形冠军。 小咖咖啡成立于2017年,要比瑞幸还早一年。 …

    财经 2025年3月31日
    1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