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今年一季度起,公司大概率可实现现金流回正,三季度实现月度盈利,四季度实现季度盈利。”
在经历去年的业绩亏损后,协鑫科技(03800.HK)联席CEO兰天石在最新的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如是表示。
多晶硅是光伏产业链中最上游的原材料。目前市场主流的多晶硅生产技术路线有改良西门子法和硅烷流化床法,产品形态分别为棒状硅和颗粒硅。而协鑫科技的代表产品为颗粒硅。
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相较2024年三季度33.18元/kg的现金成本和28.98元/kg的售价(不含税),今年1月至2月,协鑫科技颗粒硅产品的现金成本为27.14元/kg,售价(不含税)为31.1元/kg。
据该公司管理层介绍,改良西门子法的生产成本大约为4万元/吨,颗粒硅的生产成本已低于3万元/吨。颗粒硅的碳足迹较低,在部分海外碳壁垒严重的市场,使用颗粒硅可帮助组件厂降低产品的碳关税。
2025年一季度,协鑫科技颗粒硅市占率为25.7%。去年四个季度,公司的市占率逐步提升,分别为12.3%、13.2%、15.2%和19.1%。
谈及当下市场现状,协鑫科技(03800.HK)董事局主席朱共山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光伏行业正经历转型阵痛,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但这不是行业本身的问题,而是缺乏差异化创新导致的。他认为,“内卷”的根源在于抄袭,企业必须共同保护自主创新。
朱共山还重申了对行业自律的呼吁。他说:“协会和企业应共同限制低端产能扩张,避免恶性竞争。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和技术升级,行业才能走出周期低谷。”
兰天石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目前行业自律政策限制了各家企业的产能释放,部分友商甚至未用完配额。预计今年二三季度可能会有更多产能释放,但关键在于避免内卷。
“‘531’政策推动组件端的价格上涨,但硅料端尚未有明显反应。全年来看,预计价格将遵循市场规律。”兰天石认为,光伏行业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随着BC电池等新技术对高纯度硅料需求的增长,但低端产能的复产将面临挑战。
财报显示,2024年,协鑫科技实现营收约151亿元,同比下降55%,归母净亏损约47.5亿元。2023年协鑫科技归母净利润约为25.1亿元。按业务拆分,光伏材料业务(包括多晶硅、硅片和工业硅)实现营收约150亿元,包含资产减值的情况下,亏损约53亿元;光伏电站业务实现营收约1亿元,亏损约3亿元。
2024年,协鑫科技颗粒硅总产能为48万吨,产量为26.92万吨,同比增长32%,出货28.19万吨,同比增长45%。
值得一提的是,3月21日,协鑫科技公告宣布,朱共山、朱战军、孙玮、兰天石及杨文忠等执行董事已主动自愿削减年度薪酬,全体执行董事年薪合计削减至约1640万元(2024年度)和约1630万元(2025年度)。相较于2023年度的1.88亿元,此次执行董事薪酬削减幅度超过90%。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1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