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车企格局“大变天”

新势力车企格局“大变天”

出品丨虎嗅汽车组

作者丨肖漫

头图丨视觉中国

汽车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

本是销售淡季的 2 月,各家车企依然火力全开。从 2 季度的交付数据来看,包括比亚迪、蔚小理、零跑、极氪、领克等多家车企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同比增长。

尽管车企都在加速卖车,但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

新势力车企格局“大变天”

谁领先?谁危险?

新势力车企中,小鹏汽车凭借连续 4 个月交付过三万已经站稳头部位置,紧随其后的是理想和零跑。

今年以来,凭借 MONA M03、P7+两款爆款车,小鹏汽车接连坐上新势力销冠的位置。其中小鹏 P7+ 贡献了超过 1 万台、MONA M03 超 1.5 万台,贡献了近 80% 的销量,两款新车均已达到爆款级别。

值得注意的是,MONA M03 搭载 XNGP 的 MAX 版本即将在 5 月交付,15.58 万元的售价或将是“智驾普及”战役的强有力选手。

小鹏 G6 在 2 月 28 日迎来改款亮相,并迅速进店, 3 月上旬上市,一改小鹏此前的发布节奏。新款车型在内饰和电池上做了全新调整,全系标配 5C 电池。

可以预见,两款爆款车型叠加新款小鹏 G6,小鹏 3 月交付或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理想2 月共交付 26263 台新车,环比下降了 12%。在长达半年没有新品发布,且去年 12 月一系列优惠措施释放之后,理想今年以来一直处在稳态交付当中。在 L 系列智驾改款车型以及纯电车型 i8 发布之前,理想的交付量大概率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

零跑的交付量略低于理想汽车,2 月交付了25287 台新车,但同比增长幅度高达 285%。零跑自去年 6 月进入 2 万阵营以来,交付量一路走高。

在淡季的一季度,零跑也连续两月给出 2.5 万的交付水平,交付趋稳。在接下来的 3 月,零跑 B10 将开启预售,车型定位在 10~15 万元区间,配备激光雷达和高通 8295 座舱芯片,是零跑少有强调智能化配置的车型。

三甲选手之外,鸿蒙智行、小米、深蓝、极氪、蔚来、岚图、乐道紧随其后。

鸿蒙智行 2 月全系交付新车 2.15 万辆,环比下降了 38.5%。从官方口径能够获知的是,问界新M7系列2月交付 5204 辆,智界 R7 2 月交付 8748 辆。

可以看到,鸿蒙智行正在经历产品换代的交付动荡期。鸿蒙智行在售车型有6款,包括问界M5、M7、M9、智界R7、智界S7、享界S9。尽管车型系列不断扩展,但鸿蒙智行爆款车型的后劲已经发力,新的爆款车型尚未接棒。

尊界 S800 在 2 月进行了技术发布之后虽然引起了一阵热议,但售价高达百万的车型难以对销量带来明显支撑,鸿蒙智行亟需新变量改变现状。

另一家陷入交付疲软的车企是蔚来。蔚来品牌交付 9143 台,乐道品牌仅交付了 4049 台,后者的交付表现严重低于预期。

按照乐道汽车总裁艾铁成曾立下的销售目标——乐道今年 2 月的销量目标为 1.5 万台,目前完成度不及 1/3。更加严峻的情况是,同级竞对产品特斯拉 Model Y、小鹏 G6 改款接连上市,还将进一步增大乐道 L60 的销量压力。

各家车企都还有后招

透过二月的市场表现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空前,尽管新的市场格局已经显现,但各家车企的手上依旧有牌,短暂的排名浮动还不是这场战役的最终结果。

在新品上市前的空档期,车企们给出了新一轮的优惠政策。

理想 2 月 28 日推出的限时购车优惠政策显示,2025年2月28日至3月31日(含)定购理想L系列,可至高立省3.8万元,其中尾款至高立减1.6万元,3年0息金融方案最高节省利息2.2万元。

鸿蒙智行也在加速发牌。先是智界新S7推出3年0息、5年低息限时金融政策,而后在3 月 1 日官宣智界 R7 上线同样的限时金融政策。另外,问界新 M7 Pro / Ultra 也推出类似权益,但活动限时有效期为 2025 年 3 月 1 日~2025 年 3 月 31 日。

蔚来发布了 5 年 0 息的销售政策来促进销量,乐道汽车则是上新长续航(85kWh)电池灵活升级服务。

新车储备决定后续战局。仅是在上半年,已有多家车企宣布改款车型和新车上市。据悉,理想将计划推出 L 系列智驾换新版车型;小鹏则是发布 G6 改款以及新款车型小鹏 G7;问界 M5 Ultra 已经开启预订,M8 计划在上海车展前后上市;新款蔚来ES6、EC6、ET5、ET5T 或将于二季度上市,乐道第二款新车 L90 计划于今年二季度亮相,三季度正式上市;小米 YU7 将在 6-7 月间上市。

可以预见,接下来的战况还将不断升级。车企的任何动作都有可能成为市场竞争的新变量,或登顶,或淘汰,有限的市场扩容空间里,各家车企都将面临更严苛的考验。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1609.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上午10:31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上午11:00

相关推荐

  • 中国城市AI大战,北京才出一栋楼就赢了

      有义务也有实力做些不一样的事。   文 | 华商韬略 刘柏铖   DeepSeek之后,中国AI加速。   国内一、二线城市们的焦虑也进一步加深。   但北京,有些不一样。   【AI,离不开北京】   北京似乎不担心“会不会错过DeepSeek”,因为DeepSeek更担心自己错过北京。   尤其是错过这里的人。   先后爆火的DeepSeek和Man…

    财经 2025年3月26日
    1300
  • 苏宁易购“技术性”盈利

    斑马消费 范建 时隔数年,苏宁易购终于再度盈利。 不过,这并非全是经营改善的结果,更有“技术性”财务调节的功劳。仅多个债权人对公司各项债务的减免,就贡献了投资收益超过12亿元。 站在新的起点上,任峻领衔的苏宁易购,仍然任重道远。经营层面的全面盈利或许可以很快实现,但高达数百亿元的债务,始终是横亘在眼前的高山。 业绩改善 在归母净利润连续亏损4年之后,ST易购…

    财经 2025年3月31日
    600
  • 国内首款“三文鱼针”即将问世,又一大单品已到爆发前夜?

    再生领域风水轮流转,这次终于轮到了PDRN。 先是在今年1月,瑞吉明生物宣布已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人工合成PDRN原料,并中试成功。2个月后,也就是近日,江苏吴中也传来好消息,旗下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PDRN)复合溶液已完成全部临床受试者入组,预计于今年下半年提交上市申请,届时将向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PDRN三类械发起冲击。 图1.PDRN的化…

    财经 2025年3月26日
    2100
  • 小米财报:高增长背后迎来新挑战

    近日,小米集团发布了2024全年及第四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小米集团总收入为人民币3659亿元,同比增长35.0%;经调整净利润达到人民币272亿元,同比增长41.3%,创下新高。其中,第四季度,小米单季营收达到了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这也是其单季度营收规模首次突破千亿。 作为知名消费电子品牌,小米集团向来备受关注。在消费电子行业增长放缓…

    财经 2025年3月26日
    1200
  • AI家电,摆脱噱头?

    出品 | 虎嗅科技组 作者 | 丸都山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虎嗅拍摄 两年前,笔者在参加完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展会后,脑海中有个疑问久久不能散去: 烤箱里面加枚成本不超过20块钱的温控芯片,它怎么就跟AI扯上关系了? 彼时,ChatGPT爆火,中国家电企业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热点,并在送展产品上悉数植入“AI智能XX”的名头。 但在刚刚结…

    2025年3月25日
    1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