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只有进攻一条路,换扬科维奇可能继续防 战术争议不断。国足在主场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中以0-2失利,除了王大雷和黄政宇制造了一些笑料外,责任主要落在了老帅伊万身上。中国队的第一个丢球与伊万坚持使用的442菱形中场单后腰阵型有关。黄政宇在解围时滑倒,导致澳大利亚的杰克逊·欧文抓住机会得分。
黄政宇显然不具备独挑大梁的能力,现阶段很少有球队还在使用单后腰战术体系。媒体和国足前辈对此多有批评,范志毅直言伊万是死脑筋,詹俊认为他太死板,黄健翔则质疑伊万的战术意图。
李毅也恳求伊万放弃这种战术,董路更是直接表示这种阵型不适合大赛。那么,为什么伊万如此执着于单后腰战术呢?
从比赛数据来看,上半场国足表现混乱,反击毫无章法,防守如同一盘散沙,控球率只有20%。下半场塞尔吉尼奥和拜合拉木替补上场后,情况有所改善,尤其是前20分钟,国足甚至压制住了澳大利亚。下半场中国队控球率回升到49%,射门次数达到12次,但仅有一脚命中目标。
伊万选择了增加进攻套路而非加强后腰配置。他认为后腰位置一个就够了,可以多安排边前卫。进攻时采用41212阵型,防守时变为4312阵型。虽然这个思路有一定道理,但在实际操作中效果不佳。澳大利亚利用场地宽度,将中国队防线引向两边,使得黄政宇压力巨大,徐皓阳和谢文能也不得不在两个边路上来回奔波。
赛后采访中,伊万表示对球队的表现感到满意,并强调自己接手时球队正处于低谷。他带领新组建的国家队尝试了新战术,尽管结果不尽如人意,但他认为球员的表现和比赛内容都值得肯定。相比之下,前任教练扬科维奇带队时常常采取死守策略,最终未能取得进球,受到广泛批评。
伊万承认自己年事已高,改变阵型并不容易。他表示即使输球也要坚持442阵型,希望年轻球员能在实战中成长。未来国足的新教练或许能从中受益。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1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