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7事故后,20年老司机谈安全驾驶

SU7事故后,20年老司机谈安全驾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判官老司机,作者:判官老司机,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根据媒体报道,3月29日夜,3名女大学生从湖北自驾小米SU7到安徽参加考试,于德上高速枞阳至祁门路段发生事故,两人当场身亡,一人送医后抢救无效去世。

在此哀悼三位逝者,愿类似悲剧不再重演。

现在事故还在调查中,但我想先跟各位司机,尤其是新手司机,好好聊聊安全驾驶这个事。

声明,以下内容与本次事故无关,不存在任何对本次事故原因和责任划分的判断、推测、评价。

我是2004年10月份考取的B1驾照,当时遇到的教练都非常严厉,动不动把学员骂到飞起。

但我从一开始开车就是很保守的。我在大学期间,春节回老家路上,就目睹过一次非常惨烈的事故现场。死者状况之惨烈,家人坐在地上欲哭无泪,给我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

不知道现在驾校培训什么样,那时候我们上交规课,都要看好久的事故现场无码视频,驾校宣传栏里专门有一处,挂满视觉冲击力极强的死者照片。

培训教师说,害怕就对了。给大家看这些,就是为了让大家对开车这件事心存敬畏。

那会的汽车也没什么高级安全配置,ABS防抱死、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都不是标配,有任何问题就靠车身强度、主副驾安全气囊和安全带来保命。

对了,当时不系安全带不扣分,酒驾也不入刑,有些地方的驾照甚至可以直接花钱办。

不过当年的驾驶环境倒也没特别危险,一方面当时的机动车数量不多,另一方面也没有快递、外卖、电动自行车这类交通参与者。

另外,当时的购车价格门槛较高,车辆性能不高,操控难度大(手动档为主),驾驶员有充分的时间慢慢锻炼升级,人菜就慢点开,其他老司机也不会为难你。

我开过各种古早车型,包括四个前进档十字排列的桑塔纳,没有换档同步器的小面包,油离配合十分熟练,现在给我个手动档车我也能开,就像骑自行车,一旦学会就忘不掉了。

但我仍然很怂,我知道自己开的是个一吨多的、快速移动的金属机器,撞坏了还能修,报废了还能再买,而我自己和其他人都是凡胎肉身,只有一条命。

我前后换过六辆油车,开过的车型不计其数。新能源车很好,配置很丰富,充电比加油便宜,这些我都知道。

但我每次试驾新能源车的时候,在销售迫不及待让我开启辅助驾驶的时候,我都回答,谢谢,我想自己开,辅助驾驶功能我完全无所谓,能跟车就行。

对,我知道目前的辅助驾驶已经无限接近L3,可以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应对大多数路况。

我也知道现在的车前后左右长满了雷达和摄像头,判断车距不需要靠经验,看屏幕听语音提示就行。

可是目前的新司机,在他们拿下驾照,喜提新车后,有多少人是会自己老老实实先开个十万公里,再逐步让辅助驾驶这类高科技介入呢?

我觉得一万公里可能都难,毕竟辅助驾驶就摆在那里,按一下就能开启,很少有人能抵挡诱惑吧。

于是新司机的成长曲线越来越平缓,反正辅助驾驶、智能泊车能应对日常各种需要。

但是突发情况需要司机接管的时候,这些司机是否有足够的经验、能力、反应速度来应对?

我不知道,希望他们有吧。

我为什么强调新司机应该有个十万公里自主驾驶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是锻炼你对车速、车距、路况、突发状况的经验和处理的。

很多突发状况的处理是反直觉的,比如什么情况下应该一脚踩死刹车,什么情况下应该一脚油门踩到底,什么情况下应该迅速打方向盘。

你需要在一秒内通过眼看耳听手动脚踩完成判断和动作,这是一种经过锻炼才能获得的技能,很多情况下是违背人的本能反应的。

上边说的仅是技能类,更重要的是心理层面。

新司机都要经历一个“怂”-“逐渐胆大”-“放飞自我”-“遇到/看到事故”-“又怂”-“逐渐胆大”-“遇到事故”-……-“已老实”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需要在十万公里的自主驾驶中完成。

近几年我在网上看各种事故视频,有很多司机遇到紧急状况不是踩刹车,而是“啊啊啊啊啊啊”。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声控刹车这种技术。

我很怀疑这些司机并没有老老实实开着车出新手村,而是被辅助驾驶抱出新手村的。

有人可能会认为,拿到驾照说明就会开车了。

要知道,驾校教你的是通过考试,具备驾驶的资格,而开车这件事的学习曲线漫长而陡峭,具备资格并不代表你就会开车了。

车企在这个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大家这几年也看到了。

对辅助驾驶能力的宣传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某些车企高管,早些年还演示开启辅助驾驶然后吃便当。

如果真的有天真的司机照做,不但能吃便当,也有机会领便当。

更麻烦的是,现在新能源车的马力一个比一个大,提速一个比一个快,价格越来越低。

以前百万豪车的动力水平,现在被20万级别的车轻松拿捏。

廉价的动力被新司机低门槛获取,然后开启辅助驾驶到处溜达,这就是近几年的现状。

我常说汽车是和平年代普通人能掌握的威力最大的大杀器,何况现在加了电池的新能源车,自重还上升了。

学过初中物理的都知道,更快、更大质量的物体意味着什么。

每次一出事,就有人说菜刀是无辜的,责任在使用菜刀的人。

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避免把菜刀给到幼儿园孩子?

或者,当菜刀已经进化到机关枪的时候,普通人还应该随意购买和使用吗?

按照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辅助驾驶出了问题,责任仍然是司机承担。

任何司机主观上都没有发生事故的意愿,只是很多司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客观能力,能够驾驭什么动力的车辆,或者自己是否已经具备了处理紧急状况的能力。

我只是老司机,不是专业司机,不教大家具体如何开车。我只是开车久了,见得多了,真心为当下汽车产品快速发展与驾驶人技能迅速蜕化的矛盾,感到担心。

最后两个建议,希望新手司机能听进去:

  • 胆小不丢人、怕死不丢人,不敬畏驾驶才丢人。

  • 取得驾照后,前两三年、五万公里,尽可能自己驾驶、泊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判官老司机,作者:判官老司机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188097.html?f=wyxwapp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2348.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上午11:08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上午11:43

相关推荐

  • 腾讯、京东,打开AI时代金融科技的新蓝海

    当下,一场以AI为主导的新变革,正在各行各业上演着。 如果对于这样一场变革进行总结与定义的话,用AI去做那些在互联网时代想做却做不了的事儿,用AI去达成那些在互联网时代尚未达成的目标,无疑是一个主要方向。 金融科技,作为一个在互联网时代衍生和发展起来的果实,自然同样不可幸免地走入到了AI的新周期里。 时至今日,以腾讯、京东为代表的玩家们业已通过AI的手段对于…

    财经 2025年4月3日
    800
  • 今年GTC:美股续命?抑或本土AI逆转?

    每一年的“科技AI春晚”、英伟达GTC大会,都是全球科技从业者的目光聚焦的技术盛宴。每年的GTC大会不仅是英伟达创新精神与科技领导力的象征,也是AI科技图腾的象征,用一件又一件“核弹”级别的产品吊起整合科技产业的好奇心。 今年的GTC大会有1000多场会议、2000名演讲者和近400家参展厂商,有约25000名与会者亲赴现场,还有30万人线上参加;并且特意设…

    2025年3月28日
    2300
  • 为什么最会吃的中国人,没有世界级的零食?

    题图|视觉中国 中国人到底有多会吃?从调理刁钻食材的能力便可见一斑。 禽畜类的脚爪富含角质蛋白,未经处理口感韧硬,多数国家的人都对其束手无策。但落到中国厨子手中,猪牛羊、鸡鸭鹅的脚爪却能成为一席囊括猪脚姜醋、葱烧蹄筋、糊辣羊蹄、虎皮凤爪、芥末鸭掌和鲍汁扣鹅掌在内的盛宴,不仅给你料理得明明白白,而且原产地和味型绝不带重样。 在现代食品工业的加持下,不少料理从正…

    2025年3月26日
    1600
  • 90亿,腾讯投了“刺客信条”

    还记得巴黎奥运会的开幕式中,那个手持奥运火炬头戴兜帽在房顶跑酷的角色吗?他就是法国育碧的传奇游戏IP《刺客信条》。 育碧是法国的老牌游戏巨头,成立于1986年,至今手握《刺客信条》《孤岛惊魂》和《彩虹六号》等多个知名游戏IP。而就在近日,育碧有了新动作。中国游戏厂商腾讯再一次参与了其的投资。 据悉在3月27日晚间,巨头育碧宣布将与腾讯达成深度合作,成立一家专…

    财经 2025年4月2日
    1200
  • 中国潮玩,30年完成三级跳

    斑马消费 陈碧婷 茶饮咖啡、汽车、网红户外运动、潮玩,已经逐渐成为各大商圈一楼的“四大金刚”。其中,潮玩,虽最不起眼,吸金能力却丝毫不容小觑。 其实,仅仅在十几年前,国内市场还没有潮玩的概念。中国玩具产业刚刚开始有品牌意识,但受到乐高、美泰、孩之宝等头部国际品牌的挤压。更多的玩具企业,靠代工业务生存,处于行业的最底端。 最近十年,潮流文化滋养下的年轻人们,逐…

    财经 2025年3月26日
    1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