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浪费任何一场危机

不要浪费任何一场危机

懂王的王炸,终于出来了。

全球咂舌,最终的关税税率,几乎超过所有主流机构、主流经济学家的预测,全球多数对美贸易的国家,个个中招。而原先的各种温和的、中性的预测,最后也都落了单。

美股自己也先跪了,盘后股指期货、各大公司股价全线下跌,几乎无一幸免。

今日A股、港股走势也出现波动,有些板块出现下跌,但也表现出一定的韧性。

短期看,悲观情绪依然很浓,应该管住手。

但中长期上看,很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错的配置机会。

这些机会,到底会在哪里呢?

01

内需?

虽然关税出来有点出乎意料,但好在市场在之前已经有一定的消化。

这也是今天股市,低开后又能拉回来的重要原因。

当然,后面的不确定性还很多,比如全球对美的反制措施会是什么,后续的谈判、博弈、讨价还价又是什么,会不会进一步增加全球经济下行风险,都是未知数。

很难说利空已经完全落地,后面不排除继续下探,或者宽幅波动。

对于一些短线能力比较强的人,也可以择机搓一下交易,体现一把富贵险中求。

但对于大多数人,保守起见,依然要对市场的高波动性保持足够的敬畏之心,表现到投资策略上,轻仓是相对合适的,空仓也是不错的选项,这是总体的。

在具体的策略上,需要坚定一个认知,那就是每一次大事件的发生,每一次所谓的危机,都可以提供出一些投资机会。

就拿今天的走势来说,在果链集体下跌的同时,内需板块表现还是不错的,特别是茅台,股价盘中一度上涨2%。

不要浪费任何一场危机

不要浪费任何一场危机

所以,循着关税这个大逻辑,总体上是可以、也应该给予内需板块更多的关注。

不仅仅是因为内需是对冲外部关税的一大手段,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看到国家在切实做一些具体的工作。

这个工作,主要体现在对家电、消费电子、电动车的购买补贴上。

大家不要去纠结什么只是补你一点钱,但大头还是自己出的问题上,也不要总是纠结要老百姓花钱,得先让他们有钱之类的浅层认知上,要看到背后的一个重大转变,这其实是国家在主动调节分配收入。

如果你经常看外国机构对中国经济给出的解决方案,会发现一个很核心的点,那就是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转型消费型社会,他们也会列举出一些数据对比,比如居民消费占GDP总额过低等等,以此来证明只要这一步转型成功,经济的难题会迎刃而解。

我相信国家对这些观点都是知道,也在一定程度上是认同的,但过去投资驱动型的路径一下子还不能完全转过来,中间需要切换时间。而且,如此大的一个国家,如此多的人口,某种程度上也需要国家层面进行调节。

幸运的是,我们已经看到相应的措施,或许这些做法还有不少提升的空间,但至少愿意走出这一步,就是进步。

要知道,国家的一小步,于普通人,可能就是非常大的一步了。

另外,内需板块其实一直都还处在低位,性价比优势是有的,未必马上就可以带来很高的收益,但在中长线上的配置价值是有的,短期的避险功能也是不缺的。

02

科技?

除了消费,大家能够想到的,应该是科技。

这个是有逻辑支撑的,如果说内需是转型消费型社会的必须,那科技则是整个国家转变发展方式的决定性力量。

在过去几年,传统的增长引擎,比如房地产遭遇了比较大的调整,而科技却成为新的资源集中地,包括国家资源、社会资源,还有外来资源。

今年更是出现DS、宇树机器人等亮点,说明科技这条线上有不少的突破,这让资本看到了新的增长点,所以催生了一大波中国科技股重估行情。

科技这个方向,不管是实体界,还是资本界,都比较认同,这个中长期的逻辑毋庸置疑。

至于具体方向,AI是逃不掉的,上至算力,中至大模型,下至机器人,都是可以一直跟踪的。

不过,短期看,由于过去几个月涨得比较多,科技股价格方面相对内需股,未必很有优势,加上海外科技股、港股科技股,都处在集体回调阶段,A股这边也很难走出单边反弹行情。

从技术线看,各大科技股还高高在上,即使破了一些20天、30天线,到了短期的支撑点,但由于前段时间涨幅过大,很难断定已经跌到位。

另外,像果链这类直接受关税冲击的板块,需要暂时规避。

投资者需要更多的耐心,等待盘整结束再看看有没有介入机会。

需要提醒的是,前期踏空的投资者,容易形容肌肉记忆,一旦回调,就以为机会来了,然后急匆匆买入,结果一买入就亏损,体验非常差。

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这一轮科技股行情,夹杂了不少纯蹭概念的公司,这些公司基本面、财务数据、过往的经营,存在诸多的瑕疵,其中不少是游资、散户强行拉上去。但是,纯看股价涨幅,它们又可能是最大的一批,诱惑力十足,非常容易吸引一些跟风的投资者。

另一方面,现在又到财报季,这对于前期炒作过高的科技股,是一个大考验,如果能够交出相应的业绩,还说得过去,但如果不能,估值回撤还会继续,关税这个宏观事件,可能会加速估值回撤。

里面的资金,大概率不会继续拉升了,反而会想办法出逃,一些泡沫非常严重的股票,一旦破裂,大概率是很难回去的,大家切勿做高位接盘侠。

这个时候,应该多回归基本面,回归业绩,不要再拿原先那些未来故事来自我麻痹,否则亏损的苦果就只能自己承担了。

还是那句话,估值处在高位的科技股,又交不出相应业绩的,应该考虑撤退,坚决一点也无所谓。

03

后市怎么办?

正如前文所述,由于关税政策才刚刚公布,后面肯定还有反制、博弈、谈判等阶段,反反复复拉扯,肯定是不可避免的。

懂王第一个任期,两个大国之间的贸易协议,直到2019年才谈成,那已经是他上任后两年了。

要知道,上一次只是针对个别国家,这一次针对的,可是全世界,就算愿意谈,但一个个谈,也不知道要多少轮了。

很明显,这大概率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市场在这样一个阶段,也注定会反反复复,震来震去。一有好消息传出,比如谈判获得好的进展,市场就会兴奋一把,反之,市场又会下跌。中间会产生一些波段机会,对于擅长波段交易的投资者,是好事。

但保守起见,还是多一点风险意识,多注重胜率,不见兔子不撤鹰。

做好对冲是必要的,仓位高的自不必说,避险资产比例应该高一些。仓位轻的,也需要配置对应的避险资产。

如果是在海外市场配置,对冲工具比较多,像期货、期权、2倍、3倍的对冲工具,还有vix这类波动率指数。国内对冲工具相对少一些,所以黄金的配置比例可以相对高一些。

只要对冲保护到位,后面就可以从容很多。即使没有好消息也不怕,如果传出好消息,那就更好,顺势做一些趋势,顺利吃到市场反弹的红利。

因为做好对冲,做好风险控制,也可以小仓位做一些中间的波段,搓一搓交易也无妨。

我一直认为,选股和择时之间,更重要的是择时,因为好的股票大家都是知道的,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需要寻找新的股票,只要做好一些优质的,有长期上涨动力的股票,做好高抛低吸,就已经可以很成功。

犹如巴菲特一样,他买的那些股票,基本都是几十年不变的,但丝毫不影响他一直赚大钱。

如果有能力挖掘到新股票,喝到“头啖汤”,当然是好事,但这要求也很高,相信并不是人人都有这个能力。

既然如此,为何不专注于自己的能力圈?为何不在自己熟悉的股票上择好时机呢?

要知道,做生不如做熟,熟悉的股票,既简单又轻松,还能实现更好的盈利,何乐而不为?

04

结语

懂王掀起的巨浪,看起来可怕,但经历过经济周期变换,股市周期起落的投资者,会有另外一种感悟,这也可能是一个好机会。

这倒不是说要无视风险,毕竟下雨冲出去,难免会成落汤鸡,而是说当一场危机来临时,既要看到危,也要看到可能出现的机会。

在过去几年,经历的危机其实也不少,疫情、高通胀、战争、强力加息,每一次都来势汹汹,也确实造成不少破坏,但不能否认的是,每一次摧枯拉朽之后,都给你一个以极低的价格买入优质资产的机会。

不管是2020年的负油价,2022年跌到182的腾讯,跌到8.31的小米,跌到101的特斯拉,还有跌到10.8(前复权)的英伟达、2024年跌到62的阿里巴巴,无一例外。

拉长时间看,狂风暴雨虽然可怕,但总不会一直下,停雨之后一定会重现阳光。

但雨究竟要下多久,确实无法预知,唯有耐心熬过这段时间,去等翻倍的,甚至10倍、百倍机会的出现。

有这层意识指引,其实没有什么特别担忧的,如果真的要担忧,反而是价格有没有跌得足够低。

所以,在这个时点,尽管未来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尽管股市依然有阴云笼罩,但我始终相信:

不要浪费任何一场危机。(全文完)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2653.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 当前债市的支撑与约束

    主要观点 本周债券利率大幅波动,但累计下来,全周利率变化有限,长端利率小幅上行,信用和短债则有所下行。10年和30年国债本周累计小幅上行1.4bps和2.8bps至1.85%和2.07%。而信用和短端利率则总体有所下行,3年和5年AAA-二永债利率分别下行6.6bps和7.5bps。1年AAA存单同样下行2.5bps至1.94%。 当前债市处于向上有约束,但…

    2025年3月25日
    800
  • 英特尔“千亿美元”芯片工厂再度延期,投产至少等到2031年

    近年来,英特尔作为昔日的芯片巨头,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再度延期 当地时间2月28日,英特尔宣布,其在俄亥俄州的芯片制造工厂建设不断推迟,原本计划2025年投产的第一座工厂,现预计要到2030年或次年才能投产,第二座工厂的投产时间也相应延后。 这一方面是由于英特尔试图使晶圆厂的投产与业务需求和市场需求保持一致,以负责任地管理资本;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近年来…

    2025年3月25日
    1000
  • 中信证券:高切低后的市场演绎

    在近期市场演绎完高切低后,我们预计后续内外资回流港股的趋势会放缓,港股明显跑赢A股的状况会告一段落;年报季市场回归业绩驱动,A股核心资产蓄力上涨;特朗普的理想“政策三部曲”进度在加快,美国在年中发生衰退的概率在明显提升;美国衰退预期交易不会影响中国资产,但真实的衰退如果发生仍然会产生负面影响;预计春季躁动的中后段纯资金驱动的主题会降温,建议聚焦A股和港股核心…

    商业 2025年3月25日
    800
  • 4月哪些方向胜率较高?

    进入4月,市场将来到最“看业绩”的阶段,基本面因子对市场指引的有效性显著提升。从股价和业绩相关性来看,进入4月年报、一季报披露期,是全年股价-业绩相关性最强、市场对基本面关注度最高、景气投资最为有效的月份。 从各风格胜率看,进入4月,市场也将向稳定、绩优方向进一步聚焦和缩圈。统计近十年(2015-2024年)细分指数/风格/板块和一级行业的绝对和相对胜率,4…

    2025年3月29日
    1600
  • 港股收评:恒生指数重挫2.35%!权重科技股、汽车股惨跌,航空股逆势上扬

    3月25日,港股三大指数重挫,市场情绪表现十分低迷,恒生科技指数跌3.82%,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下跌2.35%及2.65%。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全线下跌,小米集团跌超6%,美团跌超4%,阿里巴巴、快手、京东跌超3%,腾讯控股跌超2%,网易、百度跌超1%;大金融股(银行、保险、券商)、中字头股等权重普遍表现低迷;半导体股集体下跌,英诺赛科跌超7%;汽车股走…

    2025年3月25日
    1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