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韩国宪法法院4日上午宣布通过对尹锡悦的弹劾,尹锡悦被罢免总统职务。
韩国宪法法院法官当天宣布,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违反了戒严法。宪法法院认定尹锡悦发动紧急戒严出动军人进入国会违反宪法,认定逮捕政治界人士违法。宪法法院表示,尹锡悦违反宪法规定的军队统帅义务。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侵犯了国会议员审议表决权、不逮捕特权。尹锡悦严重违法,法所不容。8名法官一致通过了针对尹锡悦的弹劾案。
尹锡悦本人出席安全等因素考虑,并没有出席庭审,而是在总统官邸观看弹劾案宣判直播,其代理人团队出庭。
由此,尹锡悦也成为继朴槿惠之后韩国历史上第二位被弹劾的总统。
尹锡悦弹劾案的审理已刷新历任总统从被国会弹劾到审判最长的耗时纪录。弹劾结果出炉之际已距离尹锡悦去年12月14日被国会弹劾时过111天,也距离宪法法院结束弹劾案庭审辩论已过38天。
对于尹锡悦被弹劾的结果,上海市朝鲜半岛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并不意外。他告诉第一财经, 宪法法院对于是否罢免的判断基于两个标准:是否违宪以及若违宪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多大,“首先,违宪是毫无疑问的。因为韩国宪法中对于总统能否发动戒严,有明确的理由规定;其次,就重大性而言,各种证据明白无误地指向了尹锡悦的动机,比如派军队去国会抓人等。”
在詹德斌看来,从常识以及韩国大多数民众的期望、法律界的意见来看,弹劾是大概率事件, “宪法法院的法官们其实也要思考,如果尹锡悦被复职,可能带来哪些后果。”
弹劾案前,韩国四大民调机构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57%受访者支持罢免尹锡悦,反对者占比为35%。
6月上旬提前大选
2024年12月3日,尹锡悦突然发布全国紧急戒严令,但几个小时后在国会等反对势力的压力下将其废止。12月12日,国会表决通过调查尹锡悦内乱罪嫌疑的内乱特检法,两天后弹劾案通过,尹锡悦的总统职务立即停止。2025年1月19日,尹锡悦成为韩国宪政史上首位以现任总统身份正式进入拘留所羁押的总统,并于3月8日被释放。
值得注意的是,宪法法院允许电视台对此次宣判进行现场直播,并开放公众旁听。自1日下午4时至3日下午5时在官网接受旁听申请阶段,开庭前已吸引约9万人申请20个现场旁听的名额。此前朴槿惠弹劾案宣判时,宪法法院也允许进行现场直播。
詹德斌认为,尹锡悦被弹劾后,当务之急就是各方开启大选进程。韩国法律规定,若弹劾通过,韩国将在60天内,目前来看也就是6月上旬提前举行大选。
“之前忙于弹劾、没有公开表态的潜在候选人,接下去肯定会第一时间出来表态,尤其是执政党方面。由于执政党出身的总统此前深陷弹劾案中,因此执政党内部的候选人肯定不敢公开表态已准备大选。”詹德斌分析道,“大选会马上提上议事日程。与大选相关的竞争肯定会很激烈。”
在关于韩国朝野的民调方面,上述结果显示,执政党国民力量支持率37%,较前一周上升1个百分点;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的支持率为51%,与此前持平。
此前民调还显示,在下届总统热门人选相关问题上,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以34%居首,其后依次为雇佣劳动部长官金文洙(10%)、国民力量前党首韩东勋(6%)、首尔市长吴世勋(4%)、大邱市长洪准杓(3%)等。民调显示,李在明以46.9%的支持率居首。同时,在模拟两党对决的调查中,李在明的支持率均高于执政党所有热门人选。
作为下届韩国总统的热门人选,3月26日,韩国首尔高等法院对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一案进行二审宣判,推翻一审判决,判定李在明无罪。
还有这些影响
在詹德斌看来,就社会层面而言,尹锡悦的支持者,特别是极右势力,从他们此前的种种表态等来看,基本不会接受宪法法院的裁决结果。甚至很多人已预告会做出极端行动。因此,面对当前的结果(被罢免),詹德斌认为,未来韩国社会中更激进的势力以及反对声浪会更加多,暴力冲突的可能性也会更加大,“这些事件会大概率发生,可能比朴槿惠当时更加激烈,人数可能更加多。”
4日当天,根据韩国警方的部署,韩国中央警察厅已自当天零时起面向全国警察厅发布最高级别的“甲级紧急令”。同时,在首尔地区投入约1.4万人维护治安,提前对宪法法院方圆100米的区域采取“清空”措施,要求拆除搭设在附近的示威帐篷,并禁止普通民众通行。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也在4月1日弹劾案终审时间公布后发文提醒在韩中国公民和来韩中国游客,加强安全防范。
此外,詹德斌告诉第一财经,从更长时期来看,虽然宪法法院仅是做出“罢免”的决定,不是定罪,但这一结果是基于有罪的基础上,暗示了尹锡悦违法的可能情况。“这就会导致之前被尹锡悦戒严等连累的那些人的审判空间会更大。”他说道,“如果未来大选后在野的共同民主党上台的话,会进一步清除这些势力。那些过去因为尹锡悦或执政党代总统阻挠的特检法,也会接二连三的发起,且被通过。”
而且,被罢免意味着尹锡悦不再享有特权保护,詹德斌表示,过去针对尹锡悦的各种负面事件、被曝光的丑闻,都可能在未来相继成为被调查的对象。
特朗普带来的经济冲击更大
对于弹劾结果的经济影响,詹德斌认为,总体上韩国经济主要受外部因素影响,内部因素影响不大,“戒严、弹劾的结果主要会对消费层面、股市产生冲击,但都非常短期。各方其实已经消化了戒严对韩国经济影响的预期。”
“弹劾结束意味着大选开启,大概率会是共同民主党组建的新政府上台。要看到的是,共同民主党新政府的理念与之前保守派主导的政府本身在经济领域的差异就很大。比如,共同民主党考虑分配,保守党侧重经济增长等。”詹德斌告诉第一财经。
不过,在詹德斌看来,韩国作为外向型经济体,由美国总统特朗普带来的外部冲击,更值得关注。“特朗普至今并没有与韩国的代总统通话。特朗普此前在国会演讲中提到要取消芯片补助法案等,这一结果仅靠企业前往美国游说影响其实有限。”他说道,“假设新政府上台,肯定会就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外交斡旋等努力,一定程度上也会对韩国内部经济产生影响。比如在关税加征方面,在多大程度上与美国谈判、争取妥协等,也会对韩国国内的经济产生‘安抚’效应。”
当地时间4月2日,也就是在弹劾案官宣的前夕,美国政府“对等关税”落地。根据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签署的行政令,美国将对所有来自韩国的进口品征收25%的对等关税。此举不仅意味着韩美此前签订的自贸协定事实上失效,而且开征的比例高于日本(24%)以及欧盟(20%)。韩国代行总统职权的国务总理韩德洙3日紧急召开经济安全战略工作组会议,会上就美国对韩国输美产品征收25%“对等关税”的措施讨论对策。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2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