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我们缅怀那些为共和国科技事业奉献一生的先辈。过去一年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失去了34位院士,他们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周光召是这34位已故院士中唯一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1999年,他因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设计中作出重大贡献而获此殊荣。他在苏联留学时就已在国际物理学界崭露头角,回国后投身于国防科研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了自己最宝贵的岁月。
黄旭华、王永志和张存浩三位院士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黄旭华作为共和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隐姓埋名30年,解决了核潜艇研制中的许多关键技术问题。王永志则在战略导弹、运载火箭及载人航天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张存浩多次改变研究方向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成果。
常印佛是这34位已故院士中唯一的两院院士,他在矿床地质学方面成就卓著,为中国矿产资源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逝去的院士大多已是耄耋之年,其中有两位百岁老人,25位九十多岁的老科学家,6位八十多岁的院士,还有一位70多岁的孔宪京院士英年早逝。他们或攀登科学高峰,或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或为新学科奠基,虽然生命已经结束,但他们的学术成就和科学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2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