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啸虎,再一次预判了一切

很多人知道朱啸虎,或许依然还是因为他在共享单车风靡时期对于ofo的投资。

然而,如果我们深入分析朱啸虎对于共享单车投资的成功之处的话,他对于共享单车未来发展的预判,或许是再合适不过了。

当时间的指针来到了2025年,当我们开始被来自AI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地侵袭的时候,朱啸虎再次以犀利的风格,预判了人形机器人的一切。

3月28日,朱啸虎在一次对话当中,因为「商业化并不清晰」的缘故,他自己正在行业高共识的情况下,批量退出对于人形机器人的投资。

朱啸虎的这一番言论,被很多人看成是「撤退宣言」,并因此担心未来的人形机器人的融资计划将会受到这一言论的影响。

对此,很多人形机器人的创业者们对于朱啸虎的言论进行了回击。

比如,众擎机器人CEO赵同阳就认为朱啸虎的这番言论「短视」,「用眼前来否定未来」、并且认为「他是非常成功和精明的商人,但很多创业者不是。」

除了人形机器人的创业者之外,就连曾经和朱啸虎站在同一条阵线的经纬创投的张颖,同样也站在了朱啸虎的对立面。

他质疑,朱啸虎的言论或许将会损害行业的声誉。张颖声称,「朱老板别闹」,直言朱啸虎的言论可能影响其在未来机器人领域的投资机会。

不过,虽然朱啸虎的言论引发了创投圈的口诛笔伐,但是,如果我们将朱啸虎的言论和以往他在投资共享单车时候的作风联系在一起的话,不难看出,朱啸虎的言论,其实是有一定的正确性的。

估值过高,人形机器人不再有「天使轮」

对于人形机器人的投资,很多人的第一感觉,便是高昂的估值。曾经我们在互联网时代只有到A轮,甚至B轮才能达到的估值,现在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早已是一个司空见惯的估值数额。

根据星海图的联合创始人许华哲的说法,目前人形机器人整机公司,融到1个亿美金是一个小门槛。

3月26日,它石智航宣布融资1.2亿美元,由蓝驰、启明、联想创投、高瓴创投等投资机构为其提供资金,同时注入产业资源。值得注意的是,它石智航才刚刚成立了50天的时间。

同日,阿米奥机器人完成亿元种子轮融资,安克领投、Z基金和险峰长青跟投。

几天后,千寻智能完成了5.28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领投方是阿美旗下Prosperity7 Ventures P7,深度参与的有招商局创投、广发信德、靖亚资本、东方富海、华控基金等多家产业资本,老股东则有达晨财智这样的老牌人民币基金。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才刚刚成立了一年多的时间。

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到了诸多其他的一系列的人形机器人概念的公司开始在朱啸虎发表言论前后获得了融资,而融资的数额都是相当大的金额。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人形机器人早已不再仅仅只是以往互联网时代的种子轮、天使轮的融资金额,而是更多地是A轮,甚至是B轮的融资金额。

在如此巨大的融资金额的背后,其实是这些人形机器人的高昂的估值的体现。

对于很多刚刚成立,甚至还停留在图纸上的人形机器人公司来讲,有如此高昂的估值,对于投资机构来讲,其实更多地代表的是资金成本的增加。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人形机器人行业早已不再有「天使轮」的概念。

高额投资下,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并不顺利

当人形机器人的创业公司高昂的投资门槛之下,我们看到的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上的路径,并不如融资额度这般强大。

事实上,人们对于人形机器人的关注,还是得益于deepseek的崛起以及宇树科技在春晚上的精彩亮相。

然而,我们同样要看到的是,这两家公司其实是成百上千人形机器人当中的为数不多的公司。

多名人形机器人初创的创始人及投融资负责人表示,人形赛道的投资人总共分为三类,一类专门看水下项目,2022年时就已存在,以挖掘学院派创业者为主;一类专门投资硬科技,沿着自动驾驶到大模型再投到具身,投资不太受赛道波动影响,这类比例很高;另一类是看到人形机器人起势,才关注度飙升,这类机构越往后越多,有一部分是引导基金。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人形机器人公司,我们都可以看出,他们其实都有一个硬伤,即,它们都缺少一条相对较为清晰的商业化路径。

作为行业的头部,宇树科技早在几年前便已经实现了盈利。然而,对于其他的人形机器人的创业公司来讲,如何找到类似宇树科技一样的商业化的路径,或许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和实践。

当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进展并不顺利的时候,这些创业型的公司必然需要依靠融资的方式才能延续自身的发展。

然而,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过高的估值,最终让很多投资机构在进行人形机器人的投资时,通常处于一种相对较高的风险状态之中。

对于朱啸虎来讲,或许是看到了这样一种问题,并且单纯地从投资的角度,早已洞悉了人形机器人再延续融资的发展路线图业已不再具备一定的发展潜能,于是,他开始向人形机器人开炮,并且开始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的创业公司。

现在的人形机器人,过去的共享单车

对于朱啸虎这样的投资人来讲,对于任何一个项目的投资,对于任何一个赛道的布局,其实都更多地是从行业和赛道的增长性和资本的回报率来思考和看待问题的。

如果我们对于当下朱啸虎对于人形机器人的投资进行总结和定义的话,它更多地像是以往的共享单车。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朱啸虎之所以会在共享单车上投资,其实就是看到了后期共享单车的火爆,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本回报率。

现在,朱啸虎对于共享单车的投资,其实更多的是看到了共享单车的资本回报率。

根据朱啸虎的说法,某人形机器人项目在B轮估值3亿美元退出,账面回报率300%,但企业实际年营收仅800万美元,现金流缺口达2700万美元。

如果有如此巨大的缺口,而后期的人形机器人的公司又无法通过自身的商业化盈利来填补这一缺口,更加无法通过在资本市场上的持续融资来获得更高的估值,那么,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势必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在AI的极速发展下,所有人都相信具身智能的未来是确定的。特别是当大模型开始持续不断地发展和逻辑,人形机器人将会是一个终极形态。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其实对于人形机器人的投资逻辑,早已不再是互联网时代的投资逻辑,而是更多地依靠长期的陪跑和赋能才能获得更好的资本投资回报。

对于朱啸虎来讲,他仅仅只是用互联网时代的投资逻辑来看待人形机器人的投资,于是,他便得出了当下的人形机器人已经不再具备投资价值的结论。

无论人形机器人是否存在如同朱啸虎所说的泡沫,但是,对于这个赛道的投资来讲,其实早已不再仅仅只是依靠传统的逻辑来评判的时刻。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找到与这个赛道相契合的投资逻辑和模式,或许才是真正将这个行业的发展带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关键。

当朱啸虎抛出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路径不清晰」的言论时,我们看到是,他似乎早已预判了人形机器人的一切。

无论是对于朱啸虎这样的投资人来讲,还是对于人形机器人的创业们而言,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真正找到被现在的投资机构所接纳的发展模式,或许才是保证人形机器人可以走出以往的发展路径和怪圈的关键所在。

朱啸虎,再一次预判了一切。

这,并不仅仅只是一场投资机构投资逻辑的大调整,同样是AI时代的创业者们的创业逻辑的大洗牌。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2925.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5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4月5日

相关推荐

  • 中产白女的“美人鱼梦”,成了中国公司的金矿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周月明 编辑|苗正卿 题图|TYMO供图 为了记录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脚步,虎嗅出海专栏【出海潜望】推出《奔向浩瀚的中国公司》系列,这一篇我们聊一聊美发个护品牌TYMO的出海路径。 虽然新版《小美人鱼》被称为史上最丑,但拥有一个美人鱼同款发型仍是不少欧美女孩的心头好。 在TikTok、Instagram,常常可以看到before/af…

    2025年4月1日
    1500
  • 从“油车霸主”到“新能源追赶者”,奇瑞IPO能带来转机吗?

    ​ 新能源淘汰赛加剧,已经落后的奇瑞转型力度还远不够。 撰稿午小哥,全文3200字,读完约需要8分钟。 靠上市拥抱资本,是创业企业实现飞跃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当下也是巨头企业战略扩张的关键一步。 前不久,国内老牌车企奇瑞向港股递交了上市申请。为何国内同梯队的比亚迪、长安、吉利等老牌车企能纷纷早早上市,从而很早就能在研发和产线布局上获得资本助力,而业绩并不差的奇…

    财经 2025年4月4日
    600
  • 国内母港邮轮市场又站起来了?

    国内邮轮市场继2月天崩开局之后,3月、4月销售量逐渐露出回暖迹象。 闻旅获得的最新进展是,从3月下旬开始,邮轮市场的售卖进度提速,特别是4月,全中国的航次售卖都所剩不多了。 究其背后原因:一方面是,上海荣耀号结束了第一航期的运行。少了一艘大船,市场供应量直接拉下来了,竞争格局发生转变;另一方面是代理商定价策略作出调整,为确保销量以先出舱为主,哪怕前期赔点也出…

    财经 2025年4月4日
    900
  • 在线教育退潮,硬件增长哑火!网易有道押注AI!

    当在线教育行业告别往昔野蛮生长的炽热浪潮,步入深度洗牌与转型的阵痛期,行业内头部企业的境遇犹如冰火两重天。 高途教育虽收入增长显著,但盈利压力巨大。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高途教育实现营收45.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8%;净亏损为10.49亿元,上年同期为730万元,亏损增幅高达14270%,令人咋舌。 反观网易有道,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表现均创历史新高…

    财经 2025年4月1日
    1400
  • 不要让“AI+医疗”变成一次性买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氨基观察,作者:武月 AI医疗从未如此热闹。 DeepSeek开源模型的横空出世,让医疗大模型的落地速度远超预期。药企忙着将AI嵌入药物研发管线,医院争相部署智能问诊系统,而AI企业也加速转向——百川智能裁撤B端业务All in医疗,润达医疗与华为云合作推出“良医小慧”大模型,就连华为也组建了医疗卫生军团加入战局。 资本市场的狂热更添一把…

    财经 2025年3月28日
    1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