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7日,因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提高进口汽车关税,德国奥迪汽车公司决定暂停向美国经销商交付新车。该公司的一位发言人在7日证实了该消息。
奥迪在声明中表示,4月2日后抵美的车辆将被暂扣,并要求经销商“集中精力减少库存”。目前奥迪在美国库存约3.7万辆,仅能满足两个月需求。
这不是孤例。英国捷豹路虎早在4月7日同步暂停对美出口整车一个月,其美国市场年营收高达65亿英镑,占全球销量近四分之一。
美国本土车企斯特兰蒂斯则因关税导致成本激增,宣布裁员900人并暂停加拿大、墨西哥工厂生产。
裁员、投资与电动化战略
消息面,自4月3日起,美国对进口汽车和轻型卡车征收 25% 的关税,这对依赖美国市场的汽车制造商产生了巨大冲击。
奥迪2024年财报显示,其全球销量同比下滑11.8%至167万辆,营业利润暴跌38%至39亿欧元,利润率仅6%,首次被特斯拉超越。日前消息,为缩减成本,奥迪宣布到2029年裁员7500人,其中6000人将在2027年前裁撤,主要涉及行政、研发等非生产部门。
其布鲁塞尔工厂于2024年关闭,该厂曾被视为电动化标杆,但因Q8 e-tron等车型销量低迷,产能长期闲置。2024年奥迪纯电车型销量仅16.4万辆,同比下降8%,在德国市场更因补贴退坡暴跌33%。
面对颓势,奥迪将希望寄托于中国。2024年奥迪在华销量64.9万辆,同比下滑10.9%。为扭转局面,奥迪宣布2025年发起“史上最大规模产品攻势”:基于PPE平台的Q6L e-tron等三款纯电车型将上市,燃油车阵营推出全新A5L、Q5L。
更关键的是,奥迪与华为联合研发的高阶智驾系统将搭载于多款新车,首款搭载华为智驾的燃油车A5L预计年中上市。
其他车企的应对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倒逼全球汽车产业重塑格局,从欧洲老牌车企到亚洲制造商,无一不在权衡成本、调整策略。
捷豹路虎暂停对美出口后,其英国工厂减产15%,2000名工人被迫休假。斯特兰蒂斯则因每辆车成本增加4200美元,选择裁员并关停北美工厂。大众、宝马等德系车企加速向墨西哥转移产能,利用美墨加协定规避关税。宝马CEO直言:“墨西哥是我们对冲贸易风险的核心筹码。”
福特启动“全美同享”促销计划,F-150降价8%,Mustang Mach-E电动车价格低至4.2万美元,市占率回升至14.2%。现代、丰田则宣布在美投资建厂,现代计划到2028年累计投入210亿美元,将北美电动车产能提升至80万辆。
法拉利、阿斯顿马丁选择将成本转嫁消费者,部分车型涨价10%。奔驰则考虑从美国撤出入门级车型,因低价车在关税下“无利可图”。
2024年中国对美汽车出口仅11.6万辆,占比不足2%。有分析指出,关税对中国车企直接影响较小,反而为新能源车开拓东南亚、欧洲市场创造窗口期。比亚迪、蔚来等品牌加速布局墨西哥、匈牙利基地,以“迂回战术”渗透北美市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3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