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下午,东鹏饮料(605499.SH)正式披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发行并上市申请资料。分析认为,该举措有利于提高东鹏饮料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满足国际业务发展需要,以及推进全球化战略。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东鹏饮料(按销量计)从2021年起连续4年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0%增至2024年的26.3%。2023年,主力产品东鹏特饮的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
然而,东鹏饮料不甘只在中国能量饮料领域站“C位”。近年来,东鹏饮料通过推出东鹏0糖、东鹏大咖、陈皮特饮等新产品均表现不俗。赴港上市,对于东鹏饮料来说,不仅仅是拓宽了融资渠道,背后亦是“圈粉”全球的野心。
搭上资本市场的高速列车,这家本土软饮公司业绩也跟着起飞。
该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在稳步提升,这在当下的零售市场环境下并不容易。2022年到2024年,东鹏饮料的毛利率从41.6%稳步增至44.1%;净利润率从16.9%增至21.0%。
从消费终端来看,东鹏饮料市场份额也名列前茅。据尼尔森IQ数据,2024年东鹏特饮在我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量占比由2023年的43.0%提升至47.9%,连续四年成为我国销售量最高的能量饮料;全国市场销售额份额占比从30.9%上升至 34.9%。500ml瓶装东鹏特饮在尼尔森中国饮料单品排行中稳居前三。
在2024年年报中东鹏饮料就透露,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及低糖、无糖饮品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运动健身、职场拼搏、户外社交等多元场景进一步拓宽了饮料市场的消费边界。
未来,功能性饮料的增长前景仍旧可观。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指出,以零售额计,2019年到2024年,中国功能饮料行业市场规模由1119亿元增至16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3%。可以对比的是,同期整体软饮市场增速低于上述细分赛道,为4.7%。
从“偏科”到“全能”,逐鹿全球软饮市场
在2021年登陆A股市场时,东鹏饮料还是一个“偏科生”。2018年,东鹏饮料在广东区域的收入为18.46亿元,占据公司整体营收的六成以上。到了2020年,东鹏饮料在广东区域的营收增至27.51亿元,该区域营收占据公司整体营收的“半壁江山”。
2024年,虽然东鹏饮料广东区域仍为收入占比最高的区域,营收同比增长15.93%至43.60亿元,但是该区域营收占比已下落至总营收的27.56%;而全国区域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0.10亿元,同比增长49.57%,营收占比达到56.94%。
早在2023年,电解质饮料“东鹏补水啦”一经推出便引爆市场。推出第二年(2024年),该产品全年销售额就高达近15亿元,同比增速达280.37%,成功将消费场景从传统“困累”场景延伸至运动补水的“汗点”场景,形成与原有能量饮料产品协同发展的“双子星”矩阵。
申银万国研报指出,东鹏饮料正在加大冰柜投放。截至2024年末,东鹏饮料在全国冰柜数约30万台。公司旗下的无糖茶等产品,虽尚在货架竞争中落后市场对手,但主要由于冰柜数量不足。随着东鹏饮料线下冰柜投放加码,短板逐步补齐,旗下无糖茶等产品将迎来强劲增长,东鹏特饮、补水啦等产品高增长势能亦有望得以延续。
据国际食品饮料市场咨询公司Innova,北美和亚太地区占据了全球能量饮料销售的2/3 。全球化市场一直是东鹏饮料的野望。早在2021年,东鹏饮料成立香港子公司,开展海外销售体系搭建和海外品牌推广。2022年,东鹏饮料为谋求海外发展,也曾筹划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
软饮企业在国际化征程中,强化本地供应链,有利于保障产品供应、降低成本、应对贸易壁垒、提升品牌形象。东鹏饮料亦表示,公司将因地制宜地选择最适配当地市场的发展战略,针对增长潜力大的重点市场,进一步深耕细作,倾斜资源投入、组建本地团队、布局本地供应链。
踏上了海外征程的东鹏饮料,要去全球市场与红牛、Monster等国际品牌“掰手腕”,还需要更多底气。
东鹏饮料招股书显示,本次募资将用于完善国内外产能布局和供应链升级;加强品牌建设和消费者互动;持续推进全国化战略;拓展海外市场业务,探索潜在的投资及并购机会;加强数字化建设;增强产品开发能力,继续多品类拓展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3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