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互加关税导致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悲观情绪过后,建议关注长期产业链调整带来的潜在机遇,重点关注自主可控产业链和民族品牌出海(非美)以及配套产业链两大方向。
▍中美互加关税且局势愈演愈烈,产业趋势出现新变化。
复盘来看,4月2日,美国宣布加征对等关税;4月4日,中国宣布反制,同样对美加征34%关税;4月7日,特朗普宣传若中国不取消加征关税,将于9日对中国再加征50%关税;中方表示将奉陪到底。在此背景下,市场避险情绪浓厚,最近三个交易日电子板块跌幅约15%。若后续谈判进展不顺利,美国与中国或全球对抗升级,原有的全球化国际分工合作模式预计会受到影响,会带来长期产业趋势的变化,其中自主可控+民族品牌拓展非美市场两个趋势尤其值得重视。
▍重点关注方向一:自主可控重要性再度提升,关注卡脖子环节。
参考上一轮中美贸易摩擦,当时自主可控重要地位显著提升,以半导体为代表的卡脖子赛道开启国产替代加速之路。中信证券认为,在当前时点,自主可控继续成为重要且紧迫的任务,短期模拟芯片方向最受益(参考前期外发报告《新一轮关税对半导体行业影响几何》),长周期维度下低国产化率细分赛道均有望受益。另外,中信证券预计受益于科技强国趋势,科技产业领域会出现更多自上而下的资源整合趋势,加速解决卡脖子问题。
▍重点关注方向二:中国民族品牌积极拓展在美国以外市场,并带动相关产业链。
为解决需求问题,中信证券认为未来中国民族品牌出海,拓展美国以外的市场仍是大势所趋,配合民族品牌出海的全球化布局的供应链龙头中长期也有望受益于品牌端格局洗牌趋势,同时受益于国内高效率的成本优势。
▍风险因素:
关税等贸易限制进一步加码,全球宏观经济低迷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国产化推进不及预期,汇率大幅波动等。
▍投资建议:
中美互加关税导致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悲观情绪过后,建议关注长期产业趋势变化带来的机遇,重点关注自主可控产业链和民族品牌出海(非美)以及配套产业链。
注: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当日发布的《晨会》报告,分析师:徐涛S1010517080003;雷俊成S1010520050003;夏胤磊S1010521080005;王子源S1010521090002;程子盈S1010523030002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3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