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让郑州中学教师顾少强受到全网关注,这封信也被网友称为“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十年后,顾少强接受专访,完整回溯这段“出走人生”的轨迹:从教师、民宿主理人再到心理咨询师,她以不断跃动的生命轨迹证明自由的存在。
顾少强说:“走出去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井底之蛙,但背着一口井,也要去看看世界。”十年间,她在敦煌、乌镇、重庆等地留下足迹,曾住青旅、吃路边摊,用一万元启动资金开启旅途。她拒绝商业资助与流量裹挟,坚持清醒地生活;放弃年薪可观的旅游博主邀约,只因质疑对方“蹭热点”的态度。如今,她以青少年心理咨询师身份投身线上直播,帮助更多家庭,坦言“中年妇女全情工作,反而更自由”。
面对外界对其“创业失败”“负债离婚”等传言,顾少强坦然回应:“客栈还在开,婚没离,活得挺好”,并直言“网络拼凑的顾少强,与我无关。”
十年来,外界的眼光与标签不断更迭,但顾少强的内核未变,她仍保持着那份随时跳转人生频道的果敢。顾少强表示,吸引她不断出发的是一种生活的未知与不确定性。她分享了一次在古镇开客栈时的经历,有一天没有订单,她突发奇想决定去看电影,结果出门路上碰见要住店的客人,她直接跑到了都江堰看电影,看完还去吃了肯德基。虽然那天看的电影并不精彩,但她觉得很快乐,因为这种新奇和不确定的生活让她感到满足。
顾少强认为,出去看世界的行为对她的心理咨询工作有很大帮助,能扩宽自己的包容性。她常开玩笑说自己得的是家族遗传的“不折腾就会死”病。30多岁时,她发现自己和别人活得不一样,总想每个阶段找到一件喜欢的事去做。比如曾经在酒吧驻唱三个月,唱王菲的歌能有八成像,还在教师卡拉OK赛拿过第一。有一年找不到事情可做,她开始资助希望工程,每月拿出1000元资助一个孩子完成小学学业。
顾少强强调,辞职不是她生命中最牛的事。她从未想过会火,也没预料到这会成为一场持续的社会讨论。辞职那天,她只是发了朋友圈,准备回家先睡个懒觉,再起来收拾行李。结果下午各大媒体的电话就开始打过来。她惊讶于大家的惊讶,因为家人和熟悉她的人都觉得这事没什么可惊讶的。
顾少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在心理学上这叫做投射。她从未觉得辞职是一件特别伟大的事情,只是一个普通中年女性做出的一个普通选择。写辞职申请时,她想起了余秋雨的一篇文章,感受到生命的有限和珍惜的重要性。她决定以有限的时间,力所能及地去行走。
辞职后,顾少强身上只有11000元,但她相信自给自足没有问题。她拒绝了各种商业赞助和邀约,因为她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她现在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形式上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直播间,这份工作给了她很大的满足感。她每天都很开心,觉得自己活得精神,全情投入到工作中。
顾少强认为,自由不仅是物理上的行走,更是灵魂的自由。她不会被任何琐事困顿,也不会为任何差评沮丧。回到郑州并不是终点,她依然会带着家人和孩子一起去旅行。她不想成为网红,也不想被记住,一直是个普通人,没有任何改变。她希望提升直播技巧,帮助更多家庭,同时照顾好孩子和家人,把精力分配到爱好、业余生活、朋友和圈子当中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5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