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作弊器通过亚马逊面试,亚裔小伙的“朋克”创业路

自制作弊器通过亚马逊面试,亚裔小伙的“朋克”创业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面AI,作者:小金牙,编辑:肖阳,原文标题:《亚裔小哥F翻大厂!自制作弊器通过面试,却霸气拒绝Offer,录视频发油管,还……》,题图来自:AI生成

“如果我最终无家可归或入狱,那就这样吧。”

说出这句话的,是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大二学生Roy Lee,今年还不到20岁。

实际上,他刚从社区大学转学到哥大一年半的时间,却做出了一个让哥大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都尴尬的面试作弊器——他不仅通过了亚马逊、Meta、TikTok等多家公司的程序员实习面试,还将在远程面试中使用作弊器答题的视频录制下来,并且发布到油管(YouTube)上。

将一切推向高潮的,是当亚马逊发现Roy的行为并举报给学校后,Roy非但没有因为丑闻而被钉上耻辱柱,反而获得了行业大佬的夸赞和普通从业者的追捧。

因为他拒绝了亚马逊的Offer,并且对哥大对他做出的“停学一年”的决定不屑一顾,表示不会再回去。

一个不到二十岁的亚裔小伙,就这样戏耍了常春藤大学和科技巨头。

谁说“朋克已死”?

当亚马逊高管看到那个油管视频

一月的最后一天,冬风依旧,招聘季已经开始。亚马逊公司刚给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学生Roy Lee发了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实习Offer,他成功通过了技术面试,而且得分不低。

对于这个仅在美国本土就有超过百万员工的科技巨头来说,这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招聘动作。

然而,事情突然变得非同一般。

一名高管发现了一个油管视频,一位年轻人录制了参与亚马逊“技术面试”的全过程。镜头时远时近。镜头对准年轻人电脑屏幕的时候,可以看到他在做测试题时使用了某种作弊软件。镜头拉远时,能清晰地看到男孩的样貌。

实际上,这个视频正是这名年轻男子自己录制并发布的,已经有2万次播放。他正是已经拿到亚马逊实习生Offer的Roy Lee。

错愕和愤怒之中,高管直接向Roy就读的哥伦比亚大学发送了一封举报邮件,在信中先肯定了该大学多年来为亚马逊输送了大量人才,控诉了Roy的恶劣行径,并说道:

“亚马逊和哥伦比亚工程学院的长期合作关系是基于双方对正直和公平的共同承诺,因此我们对此类事件深感担忧。 我们信任哥伦比亚大学能够对这位学生采取适当的措施,并希望继续保持我们长期的合作关系。”

于是,哥伦比亚大学将Roy停学一年,并且要举办针对他的纪律听证会。

到此为止,一切都看起来像是一个“作弊通过大厂面试的学生被揪出来”的丑闻。

但Roy的反击让所有人惊讶。

他反手就把哥伦比亚大学发给他的“处分邮件”,以及亚马逊那封举报信全都公开在了X(前推特)上,并且详述了整个经过。

原来,他不仅用作弊器通过了亚马逊程序员的实习Offer,这个作弊器还是他自己做的。

他不仅拿到了亚马逊的程序员实习Offer,而且还拒绝了Offer。此外,他还用同样的作弊器通过了Meta、TikTok、One Capital等多家大厂的实习生技术面试,顺利拿到Offer。

他不仅不怕被学校“留校察看”,还声称这对他来说就是“开除”,因为他不会再回哥大。

就此,这个故事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常春藤学生面试作弊被抓”的丑闻,而陡然变成极富叛逆精神的“励志故事”。短短两个多月,Roy已经正式注册公司,多次接受知名媒体的采访,眼瞅着开辟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去他的Leetcode”

Roy从一开始就没想要加入“大厂”。

他创造的作弊器名叫Interview Coder,对外公开。打开官网,最醒目的是中心的一行大字:“去他的Leetcode。”

自制作弊器通过亚马逊面试,亚裔小伙的“朋克”创业路

他今年不到20岁,成长于一个韩裔中产家庭。做编程并不是他从小的梦想,实际上,从前他幻想过自己成为华尔街的交易员。直到18岁之后,他才开始学习编程。这放在硅谷,类似于65岁才上小学。

他到底是有一些天赋的,一年半之前,他顺利地从社区大学转学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计算机。

然而,别人眼中的常春藤学府,在Roy眼中很没劲。而且AI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他立刻觉得,自己不可能在这里待到毕业——传统编程将在两年内过时,自己必须在那之前做点什么。

于是,他到处找“看起来聪明”的人,问他们想不想创业,只有一个人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于是两个人搭伙开始做事。

说干就干,他们很快捣鼓出了两个产品,一款笔记应用程序,和一款面向酒类经销商的AI销售代理。但是收获甚微,这两次尝试,都失败了。

时间来到2025年,新的一年,新的招聘季。哥大的学子们都开始行动,计算机系的同学更是纷纷攻坚大厂的实习生岗位。

Roy也试了试。要拿到大厂程序员实习生的工作,就要通过技术面试。而大部分大厂使用的是Leetcode式的测试题。Leetcode虽然2015年才成立,但迅速成为全球技术面试准备的核心平台之一。其题库庞大,且具备系统性,和技术面试高度契合,有广泛的影响力。

自制作弊器通过亚马逊面试,亚裔小伙的“朋克”创业路

也就是说,要想通过大厂技术面,得提前花大量的时间泡在Leetcode上“刷题”(网站有各种系统性的试题分类,也有针对谷歌、Meta等大厂面试的试题)。Leetcode的题库并非完全免费,要想获得更多试题、更好地“备考”,需要花钱开通服务。

Roy觉得,这一点和自己理解的富有创造力的编程相去甚远。刚开始刷题的几个小时,他还学到了一些东西,随后就是漫长而枯燥的“死记硬背”。一些试题的刁钻程度,让他怀疑在工作中永远都不会用到:“(就好像)我是亚马逊的一个大坏蛋高管,然后对你说——嘿!你能不能在倒立并做十个开合跳的同时,找出所有偶数长度的逆序回文子序列?”

所以,这种“刷题”的结果是考验你是否记忆了足够多的试题,而不是你是否真的掌握了编程。“所以真正的考验不是你有没有能力解题,而是:你以前见没见过这道题?有没有做过?有没有把答案背下来?你现在能不能把这个答案原样吐出来。”

这也太没劲了。Roy一边在Leetcode上怒刷600道题,并且拿到了前1%的好成绩,一边着手制造作弊器。

而作弊器的达成路径其实并不难,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Electron应用,前端用的是React,后端是在Vercel上托管的一些serverless函数。

说人话就是:截图给ChatGPT来解题。用户在使用Interview Coder时,首先会截取当前面试题目的截图,发给ChatGPT,由这个AI好帮手解题。然后屏幕上会有一个透明的浮动显示层,显示答案。用户最终要做的,就是照抄。

自制作弊器通过亚马逊面试,亚裔小伙的“朋克”创业路

是的,AI直接给你递小抄。这个浮动层既不会被监测到,看答案的时候还会给面试官一种你在“思考”的错觉。

以亚马逊的远程面试为例,一场面试总时长1小时左右,其中有半个小时左右是用来做题的。面试官就在镜头里看着(不是所有面试官都会要求共享屏幕),相当于远程监考官。

至于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工具却能瞒天过海,Roy表示,大多数大厂的面试网页都看起来很老旧,感觉停留在10年前。自己打字答题,“表演”出努力解题的样子,问题不大。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那条有关视频诞生了——Roy录下了参与视频的过程,并且放出了Interview Coder作弊器。

危机还是机遇?作弊者还是英雄?

当学校的邮件一封接着一封出现在Roy眼前时,他曾有过自我怀疑:难道要因为这个断送整个事业吗?

虽然他的油管视频被删除,但随着他在X上发布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并持续更新近况,巨大的关注让他明白,事情还有转机。

这也许不是一个危机,而是一个机遇。

哥大让他参加纪律听证会,他将这封邮件公开,随后哥大又以泄露机密文件通知他参加另一个听证会。而亚马逊高管的那封邮件被公开时,Roy还圈出“我们信任哥大能对这位学生采取适当的措施”,标写“LOL(放声大笑)”。

这注定已经是一条不归路,Roy的姿态很明显,他已经放弃学业,也放弃任何在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工作的可能性,专心自己干。而且要趁着这股“戏耍大厂”的舆论风暴,尽量做大。

这一切都让哥大和大厂愈发尴尬:亚马逊痛斥我面试作弊?可是我压根没想接你们的Offer啊。哥大要给我停学一年?可是我压根就不准备再读下去了。

当你以为你对这个年轻人有压制力量的时候,却发现对方早就不在压制范围内了。

在另一条路上,Roy迅速积蓄力量。

公司注册好了,Interviewcoder.com的域名买下来了。即便已经爆火,这个作弊器依然可以正常使用。本月初,Roy在X公布了过去两个月的“战绩”:收入22.8万美元,利润22.4万美元。其中94%的收入来自每月60美元的用户订阅。利润率99%,每月唯一的账单是vercel的3000美元。

自制作弊器通过亚马逊面试,亚裔小伙的“朋克”创业路

他也毫不避讳自己的“叛逆行动”是一次成功的营销:“作为一名年轻人,我的‘病毒’直觉比任何人都好,在这个构建工具如此简单的时代,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技能。”

有一次有人请教他,是如何获得“病毒式传播”的,Roy直言:“毁掉你的整个教育生涯和职业生涯,然后把它发到网上让全世界看到。”

自制作弊器通过亚马逊面试,亚裔小伙的“朋克”创业路

最近,他仍然在X上更新近况:拿到了Zellow的小额投资(类似一个创业训练营),准备种子轮融资。计划在4月20日落地名为“Cluely”的产品,Roy称这将是Interview Coder的最终形态,并透露光是在发布的宣传视频上就花了六位数的资金。

名誉向Roy涌来。

很多人支持Roy,其中不乏大佬。比如曾在苹果供职12年的Ray Fernando说:“谢谢你保持勇敢、听从直觉并分享经历。你会走得很远。那些机构因为没有为你的好奇心、独创性和挑战现状的意愿投资你而遭受最大的损失。”

自制作弊器通过亚马逊面试,亚裔小伙的“朋克”创业路

前思科软件工程师、PDF.ai创始人Damon Chen在看了Roy的故事之后大呼:“哥伦比亚大学!我绝不会送我的孩子去那里!”

普通从业者领略到了Roy所挑战的技术面试僵化的问题,赞同Leetcode“很愚蠢”,在AI的影响下,技术面试应当改变,如何找到/判断很优秀的开发人员是科技大厂需要思考的问题。而Roy实际上是帮他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比起举报Roy、敦促哥大开除他,以亚马逊为代表的大厂更应该做的是及时纠正自己不完善的招聘制度。

在支持者的眼中,亚马逊气急败坏,不反思自己,只想铲除提出问题的人。而哥大不保护有才能的学生,而是心疼自己和亚马逊建立的“合作关系”,对学生动刀。

还有的年轻人受到了Roy的鼓舞,激动地告诉他:因为你,我也终于决定做点什么了!

但质疑声也并不少。

人们质疑Roy不过就是一个“作弊者(Cheater)”,而亚马逊和哥大的反应在情理之中。有从业者劝年轻人还是乖乖刷题,并为“刷题”正言,认为这是作为开发者精进技艺的好方法,而就职在一家大型公司也是一条很好的路径。

Roy到底是一个美化、包装自己的“作弊者”,还是一个具有反叛精神的英雄?这个问题人们争论不休。

也许正如某次接受采访时,主持人的嘱咐:在边缘试探和真的违法之间有一条微妙的界限,Roy需要做的是千万不能越过去。在边缘试探、挑战权威和规则,他有大好未来。但跨过界线,触犯法律,贪欲蒙心,他有可能变成下一个Sam Bankman-Fried——那个创办了加密货币平台FTX并最终入狱的年轻人。

Roy似乎已经决定不论如何,拼尽全力继续下去,在一个X帖子中,他这样说:“我坚信自己有能力塑造世界,并且我不会满足于长期实现除我之外的任何人的愿景/梦想。如果我最终无家可归或入狱,那就这样吧。”

“朋克精神”能不能当饭吃?都看Roy的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面AI,作者:小金牙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241437.html?f=wyxwapp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5596.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6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6日

相关推荐

  • 江苏宏信超市成功上市,区域零售的另类突围

    宏信超市的成功上市打破了市场对区域零售企业的固有认知。 作者:喻博雅 出品:零售商业财经 ID:Retail-Finance 在消费分级与渠道重构的双重压力下,区域零售企业的资本化路径正呈现出新的可能性。 3月31日,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2625.HK,以下简称“宏信超市”)以“苏中超市第一股”的身份登陆港交所,募资约1.5亿港元。当日,…

    财经 2025年4月1日
    1900
  • 泡泡玛特、名创优品们,能让“谷子经济”走多远?

    年轻无国界,潮玩有新解。 鲸商(ID:bizwhale)原创 作者 | 胡笃之 近日,泡泡玛特市值再创新高,突破2100亿港元,自2024年以来股价整整上涨了10倍。 这背后离不开“谷子经济”的崛起。 作为二次元爱好者们的一大精神食粮,“谷子”是英文单词“goods(商品)”的谐音,指的是以动漫、游戏、小说、潮玩等IP为原型制作的二次元商品,如卡片、徽章,海…

    财经 2025年4月7日
    900
  • 中国科幻破千亿,未来已被“预言”

    2025中国科幻大会3月28日开幕。 开幕式上,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对外发布《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 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科幻产业总营收1089.6亿元,科幻阅读、科幻衍生品与科幻文旅板块原创能力凸显。 报告显示,中国科幻阅读产业2024年总营收35.1亿元,同比增长10.7%。2017至2024年连续保持增长态势。 科幻新书码洋贡献率明显提升,科幻…

    财经 2025年3月31日
    1900
  • 总部撤场,大量门店暂停营业,又一加盟品牌暴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餐品招,作者:锐工,编辑:方圆 “投资700万元,只收回5万,账户内的资金无法提现。”“或涉及投资人500多名,按此测算,总金额可能高达2亿多元。” 近日,浙江电视台1818黄金眼报道,浙江的摩内咖啡疑似暴雷,从2024年12月底开始,部分门店投资人发现无法通过“摩内助手”APP提现,账户内剩余资金无法取出。 根据报道,摩内咖啡方面给到…

    2025年4月10日
    1600
  • 赛博医生凶猛,"神经病"慌了

    出品 | 虎嗅科技医疗组 作者 | 陈广晶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视觉中国 AI和脑机,可能正在颠覆人类对于大脑以及生命的认知。 这个进程,比我们想象的要快。我们可能会亲眼看到1980年代的科幻影片《机械战警》曾描绘的画面:第一次执行任务就被匪徒打断双臂惨死的警察,被医生救活后,获得了钢铁和机械的身躯,一跃从警界菜鸟,升级为超级警察,不仅刀枪不入、力大…

    2025年4月6日
    1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