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美国上任政府和此任政府的多轮关税加征,目前汽车行业对美税率已经在55%-200%以上不等。对于整车板块,中信证券测算自主品牌几乎没有对美出口敞口;汽车零部件绝大部分公司没有直接对美出口敞口,有直接对美出口敞口的公司敞口多在10%以下,5%左右。两轮车板块公司同样也在积极应对,包括更深入的墨西哥本地化供应以及加速完工美国工厂等。由于美国此轮与全球多国的关税纠纷,欧盟也重新开启与中国的新能源车进口新的谈判;同时,墨西哥汽零产业链在本轮关税纠纷中暂不受损,且相对竞争力提升。
▍美国挑起关税纠纷,目前我国在汽车领域的关税税率为75%-200%。
在本届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前,美国已经通过301调查等方式在2024年9月落地对中国的新能源车和部分汽车零部件加税(新能源车100%,部分电池相关零部件25%);在特朗普上台之后,2月和3月两次以“芬太尼管控不利”为由加征20%的关税。3月26日,特朗普援引232条款,对除美加墨协定(USMCA)可以豁免的汽车零部件再加25%的关税,5月3日开始执行。4月2日开始,美国政府又加征基础关税10%和数轮对等关税。因此我国目前整车出口美国税率已经在100%以上,其中新能源车出口税率已经超过200%;目前,汽车零部件由于232调查关税不与对等关税叠加,因此税率暂时在55%-80%之间。
▍整车:美国并非主要出口方向,或受益于欧洲新能源车关税降低。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中国车企2024年对美出口约为11万辆,在总出口中占比约为1.7%,占比低,且均为非中资品牌,美国并非中国自主品牌发展方向。由于欧盟同样受到美国关税新政策的压力,4月11日,欧盟暂停对中国进口新能源车的关税,并宣布与中国重新开始谈判新能源车最低价格承诺的具体执行细节,中信证券认为相对高端车型更有可能在新的方案中获得更低的关税,这将关税边际修复出口高端EV车型的中国品牌。
▍零部件:机大于危,中国汽零硬实力突围。
目前汽车零部件对美国出口的税率在55%-80%。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的狭义口径,2024年中国直接向美国出口汽车零部件产品超过445亿人民币,因此总体看零部件板块将受到一定影响。但是相关汽车零部件公司已经在墨西哥建立了较大产能,甚至部分公司已经实现将美国需求完全转移到墨西哥配套。中信证券认为本轮已经在墨西哥自建产能的零部件供应商并没有因此受损,而其他有美国敞口的零部件公司短期正在和客户和供应商积极谈判成本的分摊,也在加速向墨西哥转移。
▍两轮车和非道路用车:短期受损,长期格局改善因此被动加速优化。
中国对美国电动自行车几乎没有出口,但是EBIKE、滑板车、平衡车、全地形车、高尔夫球车等均有对美出口敞口。短期内,由于相关公司均没有在美墨加地区完全本地化的生产基地,因此不论从中国直接出口或由东南亚/墨西哥转出口美国均需要缴纳加征后的关税税率。企业短期应对措施主要是与渠道商/商超等产业链多角色共同分摊增加成本。考虑到特朗普已经宣布对75个国家暂缓对等关税,中信证券认为后续转道由东南亚或墨西哥本地化配套仍是较好选择。但是,中信证券注意到,该类赛道每个赛道往往只有1-2家具备资金和经验的头部玩家可以进行产能海外转移,因此该类赛道供给长期出清趋势明显。中信证券看好两轮&低速车辆各细分赛道龙头在短期阵痛后,享受更好的竞争格局。
▍风险因素:
中美政治关系进一步恶化,关税税率或者其他限制进一步提升的风险:美墨加政策调整的风险:美国需求大幅度萎缩的风险:美国OEM调整供应关系的风险;美国政策扰动带来的相关公司短期运营成本超预期的风险。
注: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4月20日发布的《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美国关税事件专题—美国挑起关税纠纷,汽车板块“机”大于“危”》报告,分析师:尹欣驰S1010519040002;李景涛S1010520120003;康凯S1010523030005;李子俊S1010521080002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6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