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Orient Ye
来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技术创新是推动食品饮料行业产品革新的核心驱动力,从新原料的开发到加工工艺的升级,技术进步为产品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
2025 Foodaily创博会期间,Foodaily带大家直击「iSEE全球奖技术创新长廊」,探访锦旗生物、衡美健康、盈嘉合生、保龄宝、善恩康等iSEE创新技术标杆企业展区,在现场与各企业的创新大咖们进行了深度访谈。
这一场技术创新之旅,我们还邀请到喜幂健康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前嘉吉亚太区研发总经理周津博士来到现场,与Foodaily一同对此次获得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技术奖的部分技术创新产品,进行了全方位、深入浅出的解读。
通过剖析这些技术背后的创新故事和商业机会,Foodaily试图揭示:
在内卷和不确定性双重加持下,这些优秀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为行业提供差异化产品?又是如何紧随科研热点与科技新发现,站位全球市场的领军位置?又有哪些创新思路正为未来的食品饮料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与发展?
(以下顺序为直播采访顺序,排名不分先后)
1锦旗生物:
打好“组合拳”,专利益生菌让体重管理更有感知度
锦旗生物依托伊利与澳优全球资源网络,已获得益生菌相关专利总计超过130项,发表国内外科研文献100余篇。凭借行业内唯一的国家级益生菌示范产线,打造了从菌株筛选、功能验证到市场化量产全程自控的完整产业链体系,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体验,满足现代消费者在科学减重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
在本次展会中,锦旗生物郭新梅博士重点揭秘了以副干酪乳酪杆菌K56、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CP-9为代表的体重管理益生菌。
据了解,副干酪乳酪杆菌K56分离自健康中国婴儿肠道,经过临床研究证实,可以降低体脂、内脏脂肪和减少腰围[1],目前已获9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相关研究已发表12篇文献;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CP-9源自中国健康妈妈母乳,相关临床试验证明其可降低身体质量指数(BMI)、改善血脂指标、降低不同部位体脂厚度、提高肠道有益菌丰度[2],目前已获得4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发表了20篇文献。
郭博士认为:益生菌的研发是一个漫长而细致的过程。正是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锦旗生物才能在体重管理这一热点领域获得突破。她强调,在面对市场此起彼伏的各种需求时,企业要做的是根据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精准回应消费者的健康诉求,而不仅仅是追随短期的市场热点。
中国益生菌行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郭博士表示,虽然与国际巨头相比,本土企业在科研积累和菌株资源上仍有一定差距,但中国企业在基于对消费者需求的敏锐洞察,以及本土化研发,使其在市场上具有独特的竞争力。
也正因为本土企业更接近中国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和健康需求,这也使得他们能够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本土益生菌企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将有更多企业能够从中国市场走向全球。
2盈嘉合生:
减糖新风尚,以合成生物技术赋能天然甜味料
创立于2015年的本土科技企业盈嘉合生,采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甜菊糖苷及其他天然活性成分,在甜味剂赛道上率先跑出一条新路。在上个月对FIC 2025的现场直播中,Foodaily对盈嘉合生采用生物转化法和发酵法双技术生产的稀有甜菊糖苷Ingvia®Reb M, Ingvia®Reb I和Ingvia®Reb D等多款重磅产品进行了详细介绍。
此次在创新之旅现场,盈嘉合生研发创新中心总经理裴亮为我们讲解了盈嘉合生成功背后的关键科学技术——合成生物学。
合成生物学的优势不仅在于其高效性,还在于它能精确控制产品的纯度和质量。在传统植物提取中,常常会产生大量与目标成分无关的杂质,导致分离和提纯过程复杂且耗时。而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盈嘉合生能够精准获取所需的甜菊糖苷成分,避免了这种资源浪费,显著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市场应用的稳定性。
裴亮进一步谈到,合成生物学不仅解决了甜菊糖苷的提取问题,更为包括天然香精、色素等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可能。通过对微生物发酵过程的精确控制,盈嘉合生能够高效地生产出天然成分,满足市场对健康、安全食品的日益需求。
尽管合成生物学技术拥有众多优势,但其研发周期较长、技术门槛较高。裴亮坦言,合成生物学需要大量的科技投入、时间积累和精密的技术研发,这也是许多企业难以跨越的挑战。与传统植物提取法不同,合成生物学涉及从细胞工厂的构建到发酵工艺的完善,每一步都需要高度的专业性和技术积累。
盈嘉合生凭借其早期的技术积累和对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成功突破了这一瓶颈。盈嘉合生自2013年起便开始布局相关专利,走在行业前沿,领先国际部分企业。如今,盈嘉合生不仅在甜菊糖苷领域取得了突破,还在其他天然成分的合成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正在研发更多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
成立9年以来,盈嘉合生凭借自主研发的INGI™生物智造(INGI™ Biomanufacturing)新质力平台,在甜菊糖的生产效率、品质控制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实现了全面突破,为食品饮料行业提供高效、绿色的创新甜味解决方案,在天然甜味剂生物制造国际赛道上已站稳脚跟。
裴亮表示,合成生物学的技术平台是高度通用的,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香精香料等领域。通过与客户的持续沟通与合作,盈嘉合生正在不断拓展其技术应用场景,未来有望为食品行业带来更多功能性和健康化的产品。
3衡美健康:
用创新技术赋予蛋白棒云朵般绵密轻盈的口感新体验
作为国内在营养功能食品领域极具创新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衡美健康基于营养学原理和消费者需求,通过对蛋白质、脂类、膳食纤维及其他膳食营养素等原料的科学探究,以蛋白质的深度加工和创新应用为基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健康食品产业化系列产品布局。
在现场,衡美健康产品开发负责人戴阳介绍了获得iSEE全球奖年度创新技术奖的Ultra-Fluid-Orientation®液-气聚合填充技术。
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改进蛋白质的质地,通过液气聚合填充的处理方式,使得蛋白质之间的结构更加松散,最终呈现出类似云朵的绵软口感。不仅在口感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同时也确保了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蛋白质重新交联,能够保持持久的蓬松感。
除了液-气聚合填充技术,衡美健康在本届创博会上还带来了多款创新产品。比如去年推出的双舱瓶系列,该系列产品结合了液体和片剂两种形式,通过巧妙设计,不仅能够避免草本成分对口感的影响,还能保证产品的稳定性与功效。例如,某些草本成分在液体中无法完全溶解,而片剂形式则可以克服这一问题。
同时,液体产品便于消化和吸收,但在高温处理过程中往往会使一些热敏性成分失去活性,双舱设计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既能保证营养成分的完整性,也提高了便捷性。
戴阳强调,创新不仅仅是模仿市场上已有的产品形态,更要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进行超越。在不断优化现有产品的同时,衡美健康也在探索新的技术应用,力求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选择。
4保龄宝:
高纯度母乳低聚糖,助力营养升级与肠道健康
保龄宝是国内首家工业化量产膳食纤维的企业,他们深耕碳水科技28年,旗下16条产线覆盖益生元、膳食纤维、功能糖等全品类,服务超2000家客户。从异构化乳糖到母乳低聚糖(HMOs),阿洛酮糖、藻油DHA等前沿原料,保龄宝持续为食品减糖、营养强化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在直播对话中,保龄宝解决方案中心总监周清涛介绍了获得iSEE全球奖年度创新技术奖的产品——高纯度母乳低聚糖“舒慕滋”。
“舒慕滋”采用保龄宝独有的发酵工艺,能够显著促进婴儿肠道内双歧杆菌的增殖,对婴儿的便秘、腹泻、免疫力等方面有重要帮助。
“舒慕滋”的最大优势在于其高纯度和快速溶解性,这使得它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具有更高的活性,并能与真正母乳中的低聚糖成分相媲美。与市场上其他产品相比,保龄宝“舒慕滋”在纯度、速溶性和杂质控制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舒慕滋”未来将不仅限于婴幼儿产品中的应用,在成人健康产品和其他功能性食品中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周清涛表示,尽管益生元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市场认知,但消费者对益生元的认知度仍不及益生菌,尤其是在国内市场。益生元最初主要应用于乳品行业,近年来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从保健食品到休闲零食,益生元的市场需求在日益增长。
由于益生元与益生菌有着天然的契合性,益生元为益生菌提供了生长所需的“粮草”。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得益生元正成为功能性食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膳食纤维领域,正逐渐走向大众消费市场。
5善恩康:
AKK活菌/灭活菌双GRAS认证,开启新一代益生菌安全应用新时代
善恩康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益生菌全产业链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上市企业倍加洁的控股子公司。善恩康拥有2个研发中心(江苏苏州,安徽宿州),1个生产基地(安徽宿州),规划产能为年产益生菌原料菌粉200吨、益生菌制剂及相关产品2000吨。
在现场,善恩康华东区销售总监汤健俭详细介绍了善恩康的核心菌株——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 AKK PROBIO。善恩康自2019年起便投身于AKK菌(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的基础研究,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为用户带来更加健康、高效的生活方式,是中国最早研究AKK菌的企业之一,且拥有500余株AKK菌库。善恩康的AKK PROBIO菌早前已先后斩获美国 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安全认证,是全球首个同时坐拥 “活性 + 灭活” 双轨安全认证的 AKK菌菌株。
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KK菌)自2004年在荷兰被发现以来,就已成为全球益生菌领域的研究热点,尤其在体重管理和代谢健康方面,AKK菌表现出了卓越的潜力。
2013年,比利时鲁汶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AKK菌能够有效逆转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症状,从而引发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
对于很多关注体重管理的消费者来说,AKK菌无疑是一个备受期待的创新产品。汤健俭提到,善恩康已经完成了关于AKK菌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在补充150亿个活菌的基础上,受试者的体重和内脏脂肪有显著下降。
除了帮助减轻体重和内脏脂肪,AKK菌还具有改善肠道健康、调节免疫、改善睡眠和情绪等多重益处,这使得AKK菌成为了备受关注的“万菌之王”。
AKK菌株目前主要以跨境形式进入海外市场。汤健俭透露,随着法规的进一步开放,未来AKK菌株有望进入国内市场。目前,善恩康已经与国内外众多头部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未来AKK菌株有机会将在更多产品中得到应用,包括配方奶粉、膳食补充剂、功能性饮品等。
6酵母蛋白、植物甾醇、发酵谷物…
谁会掀起食品创新的下一个热潮?
探访完iSEE技术长廊的5家创新标杆企业展位后,Foodaily首席内容官Frank与周津博士一同来到iSEE全球奖大赏区域,对三款技术奖获奖产品进行了全方位解读。
iSEE全球奖技术奖旨在挖掘并表彰食品饮料行业中,在原辅料、配方、加工工艺、设备、包材等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入围与获奖产品代表了国内食品行业在技术维度上的创新水准,也成为洞察未来创新机会的一扇窗口。
(1)安琪酵母:AnPro酵母蛋白
图片来源:安琪酵母
AnPro酵母蛋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高蛋白含量和高蛋白利用率。除了高营养价值,AnPro酵母蛋白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其卓越的稳定性和广泛的应用范围。酵母蛋白具有耐热、耐酸碱、良好的乳化能力,泡沫稳定性高,表观黏度低,这使得它能够适应各种食品加工环境,并广泛应用于多种食品领域。
例如去年ffit8推出的蛋白棒就成功使用了AnPro酵母蛋白,这款蛋白棒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高蛋白、低脂肪的需求,同时还提升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口感,充分展示了酵母蛋白在食品行业中的潜力。
图片来源:ffit8
在可持续性和环保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酵母蛋白的生产方式相较传统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酵母蛋白的生产周期远低于动植物蛋白,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通常以小时计算,而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的生产周期往往需要几个月。因此,酵母蛋白的生产效率是传统蛋白的数千倍,这对于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资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周津博士指出,当前酵母蛋白在饮料等应用场景中的溶解性仍有待优化。提升其水溶性将有助于其在液体制剂中更充分发挥营养与功能价值,拓展在精准营养领域的应用潜力。比如工艺上对酵母抽提蛋白或者酶解酵母蛋白溶解性提升,提高低聚肽比例。此外,酵母蛋白的口感也是其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发酵产生的特征性味道有时会影响消费者的接受度。
解决这些挑战是酵母蛋白能够更广泛普及的关键。周津博士认为,虽然口感和溶解性问题仍存在,但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酵母蛋白有望突破这些瓶颈,迅速占领市场。最重要的是,酵母蛋白的低成本和高效生产使得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未来能够进入普通消费者的餐桌,成为大众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丰益油脂:植物甾醇磷脂固体饮料的制备技术
在健康饮食的趋势下,植物甾醇作为一种天然成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尤其是在心血管健康领域。丰益油脂推出的植物甾醇磷脂固体饮料,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突破,不仅优化了植物甾醇的应用形态,也为心血管健康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大量研究证明植物甾醇对胆固醇的管控和血脂的调节有着显著作用,通过与体内的胆固醇受体竞争,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从而达到降血脂的效果。
图片来源:益海嘉里
而将植物甾醇推向市场的最大挑战之一便是其高达220°C的熔点,这使得它在天然状态下为固体形态,限制了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丰益油脂通过磷脂包埋技术,将植物甾醇有效包裹,在食品中实现更好的分散与吸收。磷脂不仅能保护植物甾醇,还能通过乳化作用将其与其他成分更好地融合。
周津博士指出,国内外对于植物甾醇的技术进展已经有所积累,尤其是在改变植物甾醇的熔点和提高其溶解性方面。通过酯化等工艺,植物甾醇的熔点得到了显著降低,使其在常温下转变为液态,从而能更好地融入日常食品中。
对于高血脂患者来说,植物甾醇正成为一种快速有效的降胆固醇手段。周津博士表示,与橄榄油等其他心血管健康食品相比,植物甾醇具有更快的效果,因为它能够直接与胆固醇受体竞争,迅速降低血脂水平。对于需要快速控制胆固醇的消费者,植物甾醇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然而,像鱼油和膳食纤维等其他食材则更适用于长期的血脂控制,帮助减少油脂的吸收并促进心血管健康。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植物甾醇的应用正逐步从专业产品扩展到大众化消费市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植物甾醇产品或许将在未来的五到八年内,成为消费者日常饮食的一部分。
(3)百事:桂格益生菌发酵燕麦-超能纤维Q
去年10月,百事旗下桂格公司推出的益生菌发酵燕麦——超能纤维Q引发业界广泛关注。这款产品结合了益生菌发酵工艺和燕麦的健康益处,不仅提升了燕麦的营养利用率,还创造了新的产品应用场景,成为功能性食品的创新代表。
图片来源:桂格
发酵工艺在谷物应用中的最大挑战在于菌种的筛选。乳品和果品的发酵菌种已经相对成熟,而谷物的发酵则需要更加精细的技术。谷物中的淀粉和多糖分子对菌种要求较高,必须经过酶解和切割,才能进行有效发酵。因此,在谷物发酵中菌株筛选和工艺优化是关键。
通过发酵,燕麦中的大分子物质被转化为小分子,这些小分子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能更好地发挥其健康功能。例如,发酵过程中,燕麦中的β-葡聚糖转化为GABA,后者已被研究证明具有安神、抗焦虑的功效。
周津博士提到,这种益生菌发酵的燕麦产品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功能性支持,尤其是在肠道健康和代谢调节方面。这些小分子成分对身体的多方面有益,尤其是对于现代人常见的焦虑和睡眠问题,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发酵燕麦的另一项创新是其固体形态的实现。通过脱水干燥工艺,燕麦发酵产物转变为固体形态,方便消费者在日常饮食中使用。尽管这一工艺的实施可能增加能耗和生产成本,但周津博士认为,从多样化应用和产品便捷性来看,这是值得投入的。
燕麦发酵产品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技术的突破,还需要不断创新和多场景的应用。周津博士强调,发酵工艺和菌株的选择只是基础,如何将这一技术更好地应用到不同的产品场景中,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通过不断创新,燕麦发酵产品可以在多个领域找到新的增长点,从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7小结
技术驱动的产品创新,是食品品牌建立差异化竞争力的关键支柱。从这几届iSEE全球奖技术奖报奖情况看,无论是领军企业,还是后起之秀,都在持续加大技术投入力度。特异性益生菌株、合成生物学、食品配料性能优化,以及产品形态、剂型上的创新方案,都在合力推动食品技术创新迈入黄金时代。
Foodaily期待未来有更多饱含新技术的产品出现,为中国食品行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
参考资料:
[1] Kadeer G, Fu W, He Y, et al. Effect of different doses of 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 K56 on body fat and metabolic parameters in adult individuals with obesity: a pilot study[J]. Nutr Metab. 2023, 20(1): 16.
[2] Chyi A C ,Jung T F ,Hsun H H , et al.A multi-strain probiotic blend reshaped obesity-related gut dysbiosis and improved lipid metabolism in obese children [J].Frontiers in Nutrition,2022,9922993-922993.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6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