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资产即期信用遭遇挑战!对等关税政策下,美元资产受到冲击。4月21日亚洲交易时段,美元大幅下跌,美元指数一度跌破99关口,为2022年4月以来首次。此前的4月4日至11日,10年期美债利率从4%快速上升至4.5%附近,全球传统避险资产面临信任重估。
天风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吴开达认为,本次美元指数跌破100点,反映了美国广义国家信用出现缝隙。从供求视角来看,“制造业回流”与“强美元”的错位暗示着美元信用正在遭受更深层次的挑战。近期美债价格异动背后的原因指向了以美债为代表的美国资产即期信用问题,市场开始担忧美元资产。此外,美债收益率飙升之际,美国政府滥施关税引起基差交易平仓,导致通胀上升和经济衰退的风险显著增加。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后续美元指数确定跌破100点关键点位,则可能触发进一步趋势性下跌。
今年以来,美元持续走弱。据Wind数据,自2025年2月以来,美元指数从109上方连续3个月逐步下跌至100附近,在100的整数关口震荡多日后进一步跌破99。截至4月21日15时,美元指数报98.3097,日内下跌幅度为0.94%,年内美元指数跌幅为9.38%,其中4月跌幅为5.66%。
美国资产“即期信用”遭遇挑战 美元指数跌破关键点位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4月7日以前,美元的走弱主要是因为美国衰退预期的升温。1月10日以来,美国经济持续走弱,花旗经济意外指数由14.5回落至-19.5。衰退担忧下,市场的降息预期也逐步回升,10年期美债利率随之大幅回落62个基点,导致美元相对疲软。4月7日以来,尽管美债利率反弹,但美元仍在走弱,或因海外资金在逃离美国。
在赵伟看来,关税等政策不确定性冲击下,美国经济或将继续走弱。美国关税政策一方面导致经济、贸易不确定性快速上升,冲击企业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关税也导致通胀预期大幅升温,压制消费者信心。综合GTAP模型、弹性测算、外资预测等,关税对美国GDP的冲击或达3个百分点。
全球投资者对美国资产的抛售仍在持续。吴开达指出,短期来看,上周美债拍卖不佳及基差交易或是主要原因。美债期限溢价的走扩可能是由于美联储购债、美债的供给端或需求端的变化。中金公司指出,基差交易的风险主要来自回购展期、期货保证金和高杠杆。这些因素使得基差交易去化引发美债风险的可能性大幅增加。
从长期视角来看,吴开达认为,地缘格局的复杂化及美国财政问题日趋严峻动摇了美债作为“安全资产”的定位。近年来逆全球化程度的持续放大,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日益严重,海外投资者加速抛售美债。截至2025年1月,美债海外持有比例降至23.54%的低位。
美国“对等关税”引发全球震荡。高盛首席执行官David Solomon表示,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上升。他指出,未来道路的不确定性对美国和全球经济构成了重大风险。即便在关税升级前,全球经济增长就已放缓,新政策几乎重置了全球对未来增长的预期。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也指出,经济面临相当大的动荡,客户已经变得更加谨慎。富达基金投资策略总监孟峤建议投资者冷静分析,避免在市场情绪宣泄期盲目操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6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