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正文
3.政策跟踪:推动各方面政策措施早出手、快出手
3.1 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迈上新台阶
2025年4月15-17日,习近平主席分别会见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领导人,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迈上新台阶。习近平主席与越方会谈聚焦增进战略互信、建设安全屏障,推进“一带一路”与“两廊一圈”对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同马来西亚会谈聚焦建立外交、国防“2+2”对话机制,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前沿领域深化产业链融合,推动“两国双园”提质升级并打造“陆海新通道”枢纽等;与柬埔寨会见聚焦“工业发展走廊”“鱼米走廊”及能源、交通等务实合作。
3.2 李强总理:推动各方面政策措施早出手、快出手
2025年4月17日,李强总理主持国务院第十三次专题学习时强调推动各方面政策措施早出手、快出手。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要做好预期管理,增强政策针对性与有效性;找准政策重点,针对关键问题集中施策;把握好政策出台的时机,在关键时间窗口及时推出政策影响预期;必要时敢于打破常规,打好“组合拳”,让市场真正有获得感;加强政策宣传解读,主动精准送达政策,加强与市场互动,让群众和企业充分受益;加快政策落实落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解决群众和企业面临的困难,规范行政执法。
3.3 国务院领导人调研,强调做强国内大循环
2025年4月15-16日,国务院多位领导人调研多地,围绕做强国内大循环提出系列部署。李强总理在北京调研时指出,要以更大力度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通过创新贸易渠道、衔接国内外标准、搭建内销平台稳住外贸基本盘;同时增强居民消费意愿,促进企业良性竞争;落实好各项相关政策,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等。
3.4 优化消费环境,大力改善消费供给
2025年4月17日,市场监管总局多举措并行,大力改善消费供给。在优化消费环境方面,选取48个地区开展试点工作,涵盖内陆沿海、东西部等不同区域,部署17项重点任务,推动放心消费主体培育和消费维权综合治理;在规范市场秩序上,开展广告市场秩序整治;针对新兴业态,召开直播电商经营主体座谈会,强化监管执法,推动网售产品质量提升;此外,召开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加强涉企收费监测预警与联合惩戒,深化监管方式改革,建立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等。
3.5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民生的深度融合
2025年4月1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印发2025年工作要点,强调加快完善数据产权制度、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等基础制度。在基础设施方面,统筹“东数西算”与城市算力建设,推进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和统一标准规范,试点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数据流通技术。产业发展上,着力培育国际竞争力数字产业集群,实施数字消费提升、品质电商培育等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重点行业“一链一策”数字化转型,支持平台企业规范创新并保障新就业形态权益。
3.6 多项出口限制措施出台
2025年4月,我国在技术出口管制、文化旅游等领域出台多项措施。4月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宣布对部分中重稀土矿物、永磁体等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作为对相关外部关税举措的回应,并将美国光子公司等12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向其出口两用物项。同日,文旅部提醒中国游客赴美旅游充分评估风险,4月10日国家电影局表示将遵循市场规律、尊重观众选择,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
3.7 多地出台稳就业举措
2025年4月12日至17日,多地出台系列稳就业举措。北京市推出金融助企政策,延续一次性扩岗补助至2025年底,为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小微企业提供最高3000万元贷款及税收减免;广东省针对高校毕业生及16-24岁失业青年推出就业见习补贴,用人单位可按当地最低工资80%-100%申请补贴,单年最高3万元;安徽省修订法规,将工会等群团组织法律援助纳入地方性法规,建立劳动纠纷一站式化解机制;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布三年行动方案,围绕六大领域推出22项措施,开发“妈妈岗”、“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岗位”等特色岗位;陕西工会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爱新餐”优惠、技能大赛等服务,推动相关劳动权益保障立法落地。
风险提示
1)经济变化超预期。海内外形势变化使内需修复偏慢。
2)政策变化超预期。稳增长政策可能会影响内需修复的斜率。
注:本文内容节选自申万宏源宏观2025年4月21日发布的《关注关键窗口期——政策周度跟踪》,分析师:赵伟、贾东旭、侯倩楠 、侯倩楠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6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