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国中水务(600187.SH)发布公告宣布终止筹划近八个月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原计划通过收购上海邕睿持有的诸暨文盛汇股权,从而间接控股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汇源”)。
收购终止的消息公布后,国中水务股价遭遇重创,连续两日跌停,截至最新收盘报3.43元/股,市值蒸发近13亿元。而在此之前的10个交易日,其股价涨超40%。
曾7天涨超96%
国中水务对汇源的“执着”始于2022年。
彼时,这家以污水处理为主业的公司正陷入业绩泥潭,2021年亏损超9000万元,2022年续亏1.16亿元。为扭转颓势,国中水务瞄准了破产重整中的北京汇源,这一曾被誉为“国民果汁”的老牌企业虽因债务危机陷入低谷,但品牌价值和市场基础仍存。
2022年6月,文盛资产斥资16亿元接盘北京汇源60%股权,并通过轻资产运营推动其复苏。2023年,北京汇源实现营收27.45亿元、净利润4.24亿元,完成首期业绩对赌,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
国中水务迅速行动,分三次累计投入9.3亿元,从文盛资产手中受让诸暨文盛汇36.49%股权,间接持有北京汇源21.89%股份。凭借此,2023年贡献利润8283万元。
尝到投资收益甜头后,其于2024年7月高调宣布进一步收购计划。拟以现金收购上海邕睿持有的诸暨文盛汇不低于51%股权,实现间接控股北京汇源。
彼时,消息刺激下,公司股价7日内暴超96%,市值一度飙升超140%。
粤民投半路杀出
然而,这场看似美好的“联姻”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波折。
2024年8月,文盛资产股东粤民投其旗下慧桥捌号(深圳)、慧桥叁号(深圳)以“侵权责任纠纷”为由,申请冻结上海邕睿持有的诸暨文盛汇52.47%股权,导致股权转让陷入僵局。
此后,双方围绕北京汇源实缴资本的争议浮出水面,文盛资产认为其已通过7.5亿元注资完成实缴义务,但北京汇源工商登记显示实缴仅4.21亿元,剩余资金被划入资本公积。标的估值分歧叠加股权冻结问题,最终迫使国中水务在延期三个月后无奈终止收购。
上海邕睿虽已提起复议和异议,但股权冻结问题未解决前,收购难推进。同时,北京汇源股东诸暨文盛汇及天津市文盛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的出资款未完全到位,导致交易双方在估值作价上难以达成一致。
双方在实缴资本认定上分歧严重,影响交易进程。此外,国中水务未能完成尽职调查、审计、评估工作,也使得收购难以推进。
第三次资本“联姻”失败
消息传出,也很快连续两日“爆锤”股价。这一幕,有投资者不禁感慨:“炒的是重组,一失败就打回原形。”
或许市场担忧的不仅是收购失败本身,更是公司转型前景的黯淡。国中水务主营业务污水处理行业增长乏力,2023年虽靠投资收益扭亏,但扣非净利润仍为负值。此前跨界农业、养老等领域的尝试均告失败,如今押注消费赛道的计划再度落空,投资者信心遭受重创。
而对于汇源而言,这已是第三次资本“联姻”失败。2008年可口可乐179亿港元收购因反垄断审查折戟,2019年天地壹号合资计划因条款分歧流产,如今国中水务收购受挫,暴露出老牌企业重振之路的艰难。
但汇源的市场生命力依然顽强,凭借供应链优势和100%果汁品类的口碑,其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0%,近期更是与用友合作推进数字化管理,显示出重整效率的决心。
目前,国中水务在公告中留下“待限制解除后再行评估”的伏笔,但市场已用脚投票。这场耗时八个月的收购闹剧,终成A股并购史上一道深刻的警示注脚。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7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