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铲子”才是最赚钱的。
“近年来,随着行业大规模扩张、技术迭代加速以及海外光伏市场发展,公司凭借高性价比优势的设备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产品订单不断增加,报告期内随着订单持续验收转化为收入,带来收入的增长。”营收均来自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的捷佳伟创在年报中表示。
与光伏设备厂商的盈利相比,陷入亏损的光伏二线厂商,生存局面则变得尤为艰难。
“受2024年光伏市场阶段性供需错配引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下降,公司营业收入和毛利水平下降,同时计提大额资产减值损失以及存货跌价损失。”东方日升在年报中解释业绩下滑的原因。
二线厂商仅少数盈利
根据财报,2024年钧达股份(002865.SZ)实现营业收入99.52亿元,同比下滑46.66%;归母净利润亏损5.91亿元,同比下滑172.47%;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1.18亿元,同比下滑299.96%。
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二线厂商,同样处于亏损的状态。
“报告期内,公司所处光伏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受行业内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持续处于低位。公司产品价格下滑,销售收入有所下降,导致公司盈利能力下降。”弘元绿能表示。
时创能源(688429.SH)则在业绩快报(未经审计)中指出,其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11亿元,同比下滑58.94%;归母净利润亏损6.28亿元,同比下滑455.16%;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6.40亿元,同比下滑569.58%。
横店东磁(002056.SZ)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59亿元,同比下滑5.95%;实现归母净利润18.27亿元,同比增长0.4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72亿元,同比下滑17.44%。
协鑫集成(002506.SZ)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5500万元至8000万元,同比下滑49.28%至65.13%;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00万元至5000万元,同比下滑27.52%至85.50%。
从各家二线厂商的业绩表现和原因解释中不难看出,在当前周期底部要实现盈利,对企业的经营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和二线厂商们境况相反的是,设备厂商们却是大赚特赚。
光伏设备厂商捷佳伟创2024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7.64亿元和归母扣非净利润25.66亿元。而同样是销售光伏设备的晶盛机电(300316.SZ)也有不错的业绩。
根据财报,晶盛机电在光伏设备领域实现了硅片、电池片及组件环节核心设备的产业类闭环。其中,兼容BC和TOPCon工艺的管式镀膜类电池设备及EPD设备,创新的设计和工艺实现竞争的差异化。创新工艺的去银组件设备,能够极大降低电池及组件环节贵金属的用量,大幅降低组件成本。
作为光伏设备细分市场龙头的奥特维(688516.SH)明确指出,提高光电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光伏行业的技术发展主题,也是未来的发展思路。相应地,光伏设备行业需持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需求。
除此之外,奥特维还在财报中列出了光伏设备未来发展的几个关注点:N型电池及相应设备、光伏电池增效设备以及新的栅线制备技术。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年全年国内光伏发电装机达277.57GW,同比增长28.33%。而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为530GW,同比增长35.90%。
“如果全球光伏装机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新兴市场的带动下,超出市场预期,将推动行业走出亏损泥潭。”柏文喜说,“2024年底,各大券商机构观察到产品价格和企业盈利已达到历史低位,产品累库、产能建设已见放缓。随着产能出清和需求增长,价格有望在2025年第二季度逐渐回升。”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7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