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市场投资风格更趋多元,银行股占主动型基金重仓股比例较上季度末的阶段性高位小幅回落0.37pct。展望后续,短期看,中美贸易摩擦对市场预期仍有影响,在此背景下低波板块具有配置价值;中期看,在宏观“审慎”和“走弱”的两种假设情形下,银行板块相对于大部分行业而言,基本面具备相对稳健特征,相对价值显著,建议积极增配。
▍2025Q1银行股占主动型基金重仓股比例为3.03%,较2024Q4回落0.37pct。
2025年一季度,市场风格偏向成长,银行板块持仓略有回落。4月开始,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和业绩期扰动驱使市场避险情绪上升,在此背景下,银行板块相对收益受市场风格影响较大,且整体仍保持较好的绝对收益逻辑。
▍股份行和农商行持仓比例提升,国有行和城商行持仓比例回落。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占主动型基金重仓股比重分别0.65%/ 0.92%/ 1.25%/0.21%,较2024年四季度末分别-0.37/ +0.12/ -0.10/ +0.05pct。1季度国有行持仓比例明显回落至2024Q1水平,而股份行持仓比例继续提升至2022Q2之后的新高,城商行在连续四个季度持仓比例提升后小幅回落。
▍招商银行持仓比例保持第一,招商银行、渝农商行和宁波银行提升比例靠前。
1)个股持仓比例看,2025年一季度末,主动型基金前五大重仓银行股分别为招商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和工商银行,占重仓股比重分别0.81%/ 0.37%/ 0.28%/ 0.28%/0 .20%;占板块内重仓股比重分别为26.7%/ 12.1%/ 9.3%/ 9.2%/ 6.6%,合计占比63.9%(2024年四季度末合计占比为60.4%),持仓集中度明显上升。
2)边际变化看,招商银行、渝农商行和宁波银行提升比例靠前。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行板块中有21家银行持仓比例有所提升,19家银行持仓比例有所下降,持仓比例提升前五位为招商银行、渝农商行、宁波银行、浦发银行和上海银行,较2024年四季度末分别提升0.10/ 0.05/ 0.05/ 0.02/ 0.01pct。
▍北上持股小幅上升,南下持股延续提升。
1)一季度银行板块北上资金持股比例小幅上升。截至2025年3月31日,银行板块北上资金持股比例 为2.43%,较2024年四季度末+0.08pct。一季度末,北上资金持仓银行中,占比前五大银行为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和浦发银行,占比分别26.64%/ 8.02%/ 7.51%/ 7.24%/ 4.53%。较2024年四季度末来看,招商银行北上资金持仓比重提高较多。
2)南下资金持股比例延续提升。截至2025年4月22日,银行板块南下资金持股比例为14.17%,较2025年一季度末+0.46pct,较2024年四季度末+1.57pcts,延续上升趋势。南下资金持仓中,占比前五大银行为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汇丰控股、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较2025年一季度末来看,建设银行在南下资金持仓中占比有所提升,而汇丰控股在南下资金持仓中占比则有明显回落。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行;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监管与行业政策超预期变化;区域经济景气下行;各公司发展战略执行不及预期。
▍投资观点:机构持仓回落,配置空间乐观。
2025年一季度,市场投资风格更趋多元,银行股占主动型基金重仓股比例较上季度末的阶段性高位小幅回落0.37pct。展望后续,短期看,中美贸易摩擦对市场预期仍有影响,在此背景下低波板块具有配置价值;中期看,在宏观“审慎”和“走弱”的两种假设情形下,银行板块相对于大部分行业而言,基本面具备相对稳健特征,相对价值显著,建议积极增配。个股方面,推荐组合:基于客户资源禀赋、盈利能力稳定性、估值溢价空间等因素;另外,低估值品种具备修复空间,建议关注分红收益率乐观、估值仍有空间的银行。
注: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4月25日发布的《银行业2025年一季度基金持仓分析报告—机构持仓回落,配置空间乐观》;肖斐斐 林楠 彭博 李鑫 胡家俊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7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