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22日,国内35家上市钢企中,17家发布了半年业绩预报。其中,甬金股份、抚顺特钢、盛德鑫泰、太钢不锈、友发集团实现盈利,其余企业出现不同程度亏损。什么原因导致多数钢企陷入亏损窘境?下半年钢铁行业能否迎来拐点?针对以上问题,期货日报记者采访了行业人士。
下行周期拉长 行业调整近三年
7月10日晚间,重庆钢铁发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在行业需求持续偏弱、原燃料价格高位运行的情况下,重庆钢铁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6.9亿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亏损幅度有所扩大。重庆钢铁表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钢铁行业仍呈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库存、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格局,市场整体处于磨底阶段。订单和需求偏弱,供应强于需求,加之原燃料价格高位运行,成本重心实际下移幅度小于钢价下移幅度,导致购销两端价格不断收窄,报告期内经营业绩出现亏损。
7月11日晚间,山东钢铁公告称,预计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亏损8.9亿~10.4亿元。
2023年上半年,中南股份、新钢股份、杭钢股份均实现盈利,但2024年上半年集体转亏。其中,中南股份至少亏损3.9亿元。中南股份称,除钢价下跌和原燃料价格高位运行外,高炉大修导致钢材产销量减少,也是其由盈转亏的重要原因。
东海期货黑色金属首席研究员刘慧峰认为,钢企普遍亏损的主要原因依然是供需失衡。尽管地产政策持续加码,但地产行业改善迹象仍待显现。2024年上半年,地产投资同比降幅超过10%,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为19%。虽然钢材供应减少,但不足以弥补地产对钢材消费的拖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国内粗钢产量为5.3亿吨,同比下降1.1%,而同期,据测算,粗钢表观消费量为4.73亿吨,同比下降4.37%。
“目前,钢材价格和企业利润仍处于较低水平。”江苏富实数据研究院院长蔡拥政说。
2016年,钢铁行业进入上行周期。2021年5月,螺纹钢期货加权价格达到2016年以来的新高,一度攀升至6191元/吨。之后,运行重心下移,钢铁行业进入下行周期。截至2024年7月22日,螺纹钢期货加权收盘价为3460元/吨。
据刘慧峰介绍,尽管在粗钢平控的影响下,2021年全国重点大中型钢企利润创出3524亿元的历史新高,但当年12月全行业亏损,2022年、2023年的利润分别为982亿元和85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2.1%和12.5%。
钢铁行业下行周期拉长,已成为共识。国投安信期货高级分析师何建辉告诉期货日报记者,2021年是钢铁行业的分水岭。2020—2021年钢材价格一路上行,并于2021年5月创出历史新高。而2021年下半年开始,地产市场主要指标明显下滑,基建增速有所放缓,造成建材需求大幅走弱。虽然汽车、家电等制造业和钢材直接出口表现相对较好,但难以扭转钢材需求整体下行局面。随着钢材供应的宽松,钢材价格运行中枢下移,在压力传导之下,上游原燃料价格也相应回落。目前,钢铁行业下行周期已持续3年。
“具体看2024年上半年,钢铁行业利润先抑后扬。一季度,利润承压,而二季度,钢材价格有所回升,钢企利润随之增加。但整体而言,钢企普遍亏损。”新湖期货副总经理李强说。
何建辉认为,钢企大面积亏损,主要由于终端需求复苏力度较弱。目前,地产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继续下滑,且化债背景下地方政府资金面趋紧。制造业整体表现良好,但从PMI、企业排产等方面看,景气程度边际下降。此外,原燃料价格虽然跟随回落,但表现相对抗跌,钢企利润进一步受到挤压。
原燃料价格高 钢企业绩承压
“尽管一季度原燃料价格出现回落,但二季度随着长流程钢企高炉开工率的提升,铁水产量逐步增加,钢企原燃料需求持续回升,其价格得到支撑。相对钢材价格,铁矿石、焦炭等原燃料的价格处于高位,从而提高了钢企的生产成本,最终令业绩承压。”李强说。
在采访中期货日报记者发现,近年来在钢材价格持续下行的过程中,铁矿石和焦煤价格也相对承压,但整体表现较为抗跌,这也导致钢企利润大幅下滑。从产业链利润分配情况来看,当前,利润仍集中在上游,铁矿石和焦煤盈利情况相对较好,而焦炭和钢材等中下游利润欠佳,企业缺乏话语权。钢材和铁矿石的比价基本处于历史最低水平,钢材和焦煤的比价处于偏低水平。在终端需求明显好转前,这种利润分配不均的局面难有太大改观,钢材和焦炭市场遵循成本定价逻辑。
何建辉解释,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供应端的调整节奏较为缓慢。受就业、税收等因素影响,钢企并未进行相应力度的减产,粗钢产能维持在高位。近年来,国内粗钢年产量维持在10亿吨,主要通过增加出口的方式来缓解内需不足的压力。另一方面,相比钢材和焦炭以出口为主,铁矿石以进口为主。铁矿石进口依存度超过80%,且供应较为集中,焦煤进口依存度不算太高,但进口量呈增加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表现出一定的资源属性,其具有全球定价的特点,受强势美元支撑。虽然目前港口铁矿石库存水平偏高,对价格构成压力,但想要价格持续走弱并向钢企大幅让利,较为困难,后期关注粗钢产量调控政策实际执行情况。
刘慧峰认为,2024年铁矿石供应回升是确定性因素。据估算,全年铁矿石供应增量为3090万吨,其中主流矿增产1800万吨、非主流矿增产1290万吨。结合已经公布的矿山财报考虑,2024年下半年,铁矿石供应增量预计在1800万~2000万吨。铁水产量的变化以及节能降碳政策的执行情况成为决定铁矿石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按全年粗钢产量下降2000万吨、铁钢比0.85估算,2024年下半年,国内铁矿石需求减少880万吨,港口库存可能进一步累积。需要注意,100美元/吨为大部分非主流矿的成本,一旦跌破这个价格,就会导致非主流矿减产。不过,受制于基本面,铁矿石价格突破120美元/吨的可能性也不大。
“2024年上半年,废钢供应增量略低于预期。年初至今,全国300家钢企废钢到货量均值为50.82万吨,2023年全年均值为54.33万吨,回落6.5%。废钢到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钢企普遍亏损以及国内外价格倒挂。钢企对废钢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当前废钢的成本优势并不明显,螺纹钢和废钢价差在580元/吨,处于近5年的低位。尽管2024年下半年钢材出口依然具有韧性,基建也具备触底回升条件,政策端又有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和以旧换新支持,但废钢市场预计保持供需紧平衡格局,价格走势强于钢材。”刘慧峰说。
盈利出现分化 普钢亏损明显
期货日报记者梳理上市钢企半年报发现,已经披露业绩预报的17家公司中,仅5家实现盈利。其中,柳钢股份和太钢不锈在业绩预报中均提及,通过降本增效的方式实现了扭亏为盈,而抚顺特钢提到,为打破高附加值产品的产能瓶颈,前期进行技术改造的项目陆续投产,使得公司特冶产能进一步增长,实现了利润的增长。
“从上市钢企的半年报来看,2024年上半年,钢铁行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环境。不同企业因产品结构、成本控制能力、市场定位等不同,业绩表现呈现显著差异。部分企业,如抚顺特钢,专注于特殊钢材,表现出相对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增长潜力。普通钢材生产企业利润则受到挤压。”李强说。
蔡拥政认为,企业业绩分化,以生产管材和不锈钢为主的企业利润较好,品种钢材产品毛利率较高,而建筑钢材产品毛利率较低。除企业自身的区位、管理及财务因素外,产品结构和所处行业形势也成为影响企业盈亏的主要因素。
刘慧峰表示,高附加值产品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对应着近两年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根据中钢协公布的数据,我国制造业用钢占比从2020年的42%提高到目前的48%。其中,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提高到35%。2023年三季度公布的《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加强钢结构的推广和应用,建立深化钢铁与船舶、交通、建筑、能源、汽车、家电、农机、重型装备等重点用钢领域的上下游合作机制,挖掘风电、光伏等领域的钢材消费潜能。因此,与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结构调整相关的细分钢材领域,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短期来看,根据测算,《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将给2024年中高端制造业用钢带来500万吨的增量。
从细分市场来看,能源、采矿、造船、钢结构、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2023年,汽车、家电、造船行业表现强劲。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3000万辆;三大白色家电(洗衣机、冰箱、空调)产量保持两位数的同比增长;船舶完工订单、新承接船舶订单、手持船舶订单保持两位数的同比增长。“2024年,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新型电力布局体系建设规划等支持下,机械、家电、汽车、能源等行业将间接拉动和改善用钢需求。”蔡拥政说。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钢铁行业的周期性影响,目前,诸多钢企在向产品高端化转型。不同产品类型的企业,受到钢价下跌影响的程度不同。
供需格局难改 钢价重心下移
2024年下半年,钢铁行业是否会有转机?对此,李强告诉期货日报记者,钢铁行业仍旧面临基本面压力。尽管下半年存在粗钢产量压减预期,但钢材产量特别是热卷产量没有明显下降预期,钢材供应端处于相对高位。需求端,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负增长,基建资金紧张局面有待进一步好转,建筑业用钢需求可能再下一个台阶。另外,汽车产销同比下行,家电排产未见回升,热卷需求面临走弱预期。钢材出口量虽有望维持在高位,但海外政策的不确定性将限制出口的增长空间。
“整体分析,2024年下半年,钢价重心料继续下移。”李强说。
蔡拥政认为,2024年下半年,钢铁行业会在波折中前行。三季度,在降准降息、国债资金支持、出口增长及政策呵护下,市场运行相对平稳,价格筑底后小幅反弹的概率较大;四季度,美联储货币政策大概率转向,加之多国大选落地,人民币汇率、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增加,钢价再度面临调整风险。
在行业人士看来,2024年下半年,钢铁行业依然供过于求,但在节能降碳及行业自律生产的环境下,供需关系会阶段性平衡,企业利润将随之改善,但整体难现大幅好转。供应方面,低碳发展基调下,去产能、产能转型及区域降产是大方向。需求方面,造船、新能源等领域的钢材需求是主力。因关税壁垒增加及部分经济体大选,出口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当然,国内制造业企业也在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运营方针,以适应新的出口形势,如向非关税贸易国家寻求合作。
记者观察:期货工具助力企业规避经营风险
随着期货市场不断发展完善,越来越多上市钢企都在运用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如南钢、华菱等。
数据显示,2023年,A股上市公司中,有1311家实体企业发布了与套期保值相关的公告,同比增加178家,增幅为15.71%。参与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的数量连续10年正增长,其占比从2022年的22.95%上升到2023年的25.18%。同时,参与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也从传统的钢铁、有色企业扩展到生猪养殖、新能源汽车等企业。这些公司参与期货市场的态度积极。
2021年四季度开始,国内钢材价格逐步下跌,而原燃料市场受到供应收缩以及海外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钢企微利甚至亏损成为常态。在此背景下,通过衍生工具规避经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对钢企而言,套期保值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参与过程中最关键的两点是分析风险敞口以及坚守操作理念。也就是说,要通过完善的制度将衍生工具与企业自身的经营目标相结合,以求赚取稳定、合理的利润。”刘慧峰说。
事实上,多数上市钢企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期货市场,利用期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沙钢、鞍钢、宝钢等上市钢企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锁定利润,以稳定经营。
“上市钢企利用期货工具来规避原燃料价格波动风险,尤其是铁矿石、焦煤、焦炭等的价格上涨风险。另外,上市钢企利用期货工具锁定成品价格,确保利润不受成材价格下跌的影响。上市钢企通过深入参与期货市场,不仅有效管理了价格波动风险,而且高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李强说。
对企业而言,利用期货工具可以解决实际运营中遇到的很多风险问题。决策上,可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全面性及及时性。生产上,能够较早发现预期影响因素,进而调整采购、销售计划和目标。某钢企表示,与其对原燃料进行现货冬储,不如在期货市场建立虚拟库存,一方面可以缓解资金压力和减轻库存成本,另一方面期货库存相比现货库存有更多的处理方式。
蔡拥政认为,企业运营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现货市场交易的是当前的供需关系,期货市场交易的是未来的供需关系,即便不适合进行期货交易,期货市场也有很多值得关注和重视的信号,比如热卷和螺纹钢价差走势、远期合约虚拟利润变化、实物交割情况等。2024年以来,不少行业企业高度重视期现数据及信息收集分析,重视市场风险的蝴蝶效应,甚至为了加强自身情报收集能力,专门成立了期现市场信息部,这体现了企业决策靠数据说话,而不是完全凭感觉、凭经验。这对企业而言,比简单进行期货交易更有意义。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024/07/24/4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