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摄于2022年。彼时,韩国经济因疫情遭到重创,时任总统文在寅不得已宣布“大赦天下”,签署总统令,提前释放了尚在狱中服刑的三星掌门人李在镕,并在官邸设宴款待这位财阀领袖。
这张照片记录了三星车队抵达官邸,李在镕走下商务车的一瞬间。
从表情和动作不难看出,此刻的李在镕有多么的得意!他的眼睛冰冷地盯着摄影记者,似乎在警告对方小心点;嘴角的笑意却难以控制地微微上扬。
昨天还是阶下囚,今天就成了总统府的座上宾,韩国财阀再一次逼退了韩国政府,李在镕当然有狂的资本!
常言道:人狂必有祸。
这张照片是今年初,李在镕在三星业绩说明会上,向股东道歉的场景。因为,去年三星交出了一份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最差的一份财报——营收缩水15%,利润暴跌85%!
芯片、手机、家电、显示器,四大核心业务全线溃败,被竞对按在地上爆锤。
“三星共和国”要完了?
因此,李在镕宣布三星进入紧急状态,称2024年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一年”,所有三星员工必须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誓与企业共存亡!
随后,李在镕放弃了个人所有的假期,韩国总部也启动996,全员每周无偿加班一天。不愿加班的“刺头”,支付法定赔偿后直接解除《劳动合同》。
李在镕的秘书室传话道:无论是谁,只要不愿加班,不管要赔多少钱,坚决让他走人。但拿了赔偿金的人也要想清楚:以后还想不想在韩国混了?三星的势力,大家都懂的。
同时,提高员工加班效率,三星出台了史上最严格的考核措施,每个部门与董事会签《对赌协议》,承诺如果年底达不到年初定下的业绩指标,部门负责人自愿离职或降职留用。
对海外员工,三星更不客气,直接裁员,砍掉了9万名低效率员工。
掌控韩国经济命脉、能逼迫总统大赦天下的三星财阀究竟怎么了?为何会突然沦落到如此地步?
近几年,三星主要犯了三个错误:
第一,芯片业务赌错了技术方向;
第二,得了大企业病;
第三,太看重短期收益;
先聊芯片问题。
众所周知,前几年,芯片代工非常赚钱,三星作为仅次于台积电的大厂,自然赚得盆满钵满。
虽然整体工艺比台积电差,但三星在存储芯片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产量一度占到全球的70%,是公司利润最丰厚的一块。
但随着英伟达的崛起,市场对HBM类的储存芯片需求大增,HBM的份额从几个点迅速蹿升到了20%。问题是,早在2019年,三星内部开会讨论业务重点时,认为“HBM是边缘技术,市场不会太大”,放弃了对HBM产线的投资。
这给了美光和海力士机会,两家拼命扩充HBM的产能,目前已成为HBM市场的王者。
美光得意地宣称:“2025年的产品已预售一空,要新货只能预订后年的了。”三星眼瞅着HBM的巨大需求,却无法大规模生产,只能干着急。
其次是三星为了追赶台积电的先进制程,不断地制造“技术泡沫”。每当芯片制程进入下一个节点时,三星总喜欢抢在台积电前面,发布技术突破的消息,3nm、5nm、7nm,都是这样,给外界一种“三星技术比台积电先进”的印象。
但熟悉芯片产业的人都知道,三星所谓的领先是实验室、论文上的“纸面领先”,与大规模量产是两个概念。
切一片3nm芯片不难,难的是切一亿片,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良率上。三星仅有切一片的水平,却满世界地嚷嚷,搞得像能量产一样。
结果,别的公司把订单给了三星,三星因良率低,交不出货。久而久之,市场不敢相信三星了,只敢给它次一级的订单。
再聊大企业病的问题。
作为一家拥有26万员工的巨无霸企业,说三星没有大企业病才有鬼。三星的大企业病主要反映在中层员工思想老化,不愿冒险创新上。
中层员工一般在三星工作了10年以上,年薪百万,在韩国妥妥的中上阶层,日子过得很舒服。
他们最大的压力是应付每年的业绩指标,为了完成指标,多赚钱,对于前景不明,有一定风险,会亏钱的项目,中层是不愿尝试的。
有个刚大学毕业的实习生,写了一份企划书,希望做点营销上的创新,让三星多投入TikTok。结果交给上级审核后,上级问他:这项目之前有人做过吗?
实习生说:没有。
上级回答:那我们也不能做。
把实习生气坏了,他在《辞职信》中写道:现在TikTok是全球年轻人最喜欢的平台,三星的产品在TikTok上居然毫无露出,而外国品牌正在占领TikTok,俘获年轻消费者的心智。
长此以往,只怕三星渐渐会被年轻人抛弃。
最后聊下三星的短视。
比如在全球最火的AI产业,三星没有能拿出的拳头产品。因为三星太重视股价,所有的经营行为都围绕为股东创造最大利益展开,本该留存投资新技术的资金,大部分被股东分了,表面上推高了股价,企业一片欣欣向荣,实际上透支了企业未来的竞争力。
当下,在芯片主业受挫、未来又没有“大饼”可画的情况下,三星确实已被推到了悬崖边,再不拼一把,短则三年,长则十年,三星便会陷入破产危机,到时不是某个银行给三星买单的问题,而是4000万韩国老百姓都要为三星买单!
作者:9527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024/10/07/26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