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光环”不再,白酒行业也有了“中年危机”。
行业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优势资源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2023年,白酒TOP5(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山西汾酒)营收占行业整体收入的比例达到43%。持续的挤压式增长与结构性繁荣促使白酒行业加速洗牌,中小酒企陆续出局,白酒新贵亦光环褪去。
业外资本星夜赶科场
今年2月,中国环保能源与四川杜甫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杜甫酒业”)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国环保能源将负责杜甫酒业白酒产品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多个市场的独家销售权,以及中国内地的非独家代理权。
根据Wind数据,2020-2024年,中国环保能源多次出现营收负增长,最近三个财年连续出现亏损。2024年,中国环保能源实现营收0.66亿港元,同比下降3.67%;亏损0.19亿港元。
中国环保能源浅尝白酒并未掀起太大波澜,四川地产商王仁果跨界卖酒则赚足了眼球。
2023年3月,沛华集团收购成都崇阳古窖酒业有限公司,生产草本香白酒,从销售端转向上游生产端,在2023年推出了三款标价在千元以上的产品,包括一款浓香型白酒和两款药香型白酒。
至此,王仁果已经掌握三家白酒企业:崇阳古窖、古恒酒业和在贵州的一家配制酒厂,实现草本香、浓香、养生酒、酱香酒四种白酒的产业格局。
“经济下行周期是并购重组最佳时期,估值和交易条件容易形成共识。”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认为,大量金融资本介入大消费领域项目投资,是响应“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以消费拉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大势。
白酒新贵风光不再
2016-2019年,白酒市场经历了一轮复苏行情,上市酒企营收利润高速增长,股价屡创新高。
热钱如潮水般涌来。
2015年,金融圈父子档韩宏伟、韩啸拿下岩石股份控制权,装入章贡酒业、高酱酒业等业务实体,变身为“上海贵酒”。2018年,青海春天跨界白酒,先后推出凉露和听花酒。2019年,江苏综艺系收购贵州醇、枝江酒业、蔺郎酒业、贵州青酒、贵州匀酒等多家中小酒厂。2020年,复星系通过豫园股份拿下舍得酒业控制权。2023年,华润啤酒斥资123亿元收购金沙酒业,创造白酒行业最大的并购案。
“并购是起点,重组整合才是达成并购目标的关键。”德勤认为,重组整合实际操作过程中,涉及消费市场的解读、利益的再分配、不同文化的融合磨合等,任何一方面处理不当,都可能面临重组进程延缓、效果不佳等局面。
新晋酒商们很快就尝到了苦头。
现实很骨感,舍得酒业也未能脱离行业调整周期。根据Wind数据,2020-2024年,舍得酒业分别实现营收27.04亿元、49.69亿元、60.56亿元、70.81亿元、53.57亿元,同比增幅为2.02%、83.80%、21.86%、16.93%、-24.41%;实现归母净利润5.81亿元、12.46亿元、16.85亿元、17.71亿元、3.46亿元,同比增幅为14.42%、114.35%、35.31%、5.09%、-80.46%。
2024年,上海贵酒首次出现亏损。据其公告,上海贵酒预期2024年度实现营收为2.6亿元至2.9亿元,同比降幅为82.20%-84.04%;实现净利润为-1.8亿元至-2.5亿元,同比降幅为306.90%-387.36%,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抱上华润啤酒大腿,金沙酒业也未吃到红利。2024年,华润啤酒白酒业务实现营收21.49亿元——虽然营收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但仅占整体收入的5.56%,且远远落后于华润啤酒白酒业务中长期百亿收入目标。
肖竹青认为,杜甫酒业品牌缺乏以公众认知为基础的心理价位预期,缺乏全国代理商分销体系和销售服务体系,在“茅五洋”等一线品牌渠道下沉的大背景下,特别是泸州老窖宣布下沉攻打乡村市场,中国白酒行业已经进入内卷缩量竞争状态,杜甫酒业这样的边缘化中小酒厂处境会越来越艰难。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4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