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深水” 难趟!慈星股份野心“碰壁”,股价狂泻超13%

资本市场再爆重磅消息,又一家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之路戛然而止。

2月5日晚间,慈星股份发布公告,宣布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武汉敏声新技术有限公司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公司股票于2月6日开市起复牌。

受此消息影响,慈星股份今日开盘即一字跌停,尽管随后股价有所回升。但截至发稿,跌幅仍超13%,报8.50元,总市值67.51亿元。

跨界 “深水” 难趟!慈星股份野心“碰壁”,股价狂泻超13%

资产重组缘何终止?

在昨晚的公告中,慈星股份明确了终止此次资产重组的原因。

跨界 “深水” 难趟!慈星股份野心“碰壁”,股价狂泻超13%

自与部分交易对方确立交易意向以来,公司积极组织交易各方推进本次交易,但经进行多轮协商和谈判后,交易各方对本次交易的最终交易条件未能达成一致。从维护上市公司全体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经慎重考虑,公司决定终止筹划本次交易事项。

公告同时指出,本次交易事项尚处于筹划阶段,交易相关方就具体方案最终未达成实质性协议,交易各方对终止本次交易无需承担任何违约责任。公司与已签署意向性协议的交易对方于2025年2月5日签署了《股权收购意向性协议之终止协议》。终止本次交易事项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

此外,公司承诺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少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停牌前股价暴涨

公开资料显示,慈星股份成立于2003年8月10日,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化针织机械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并于2012年3月2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其产品涵盖电脑横机、智能鞋面机、无缝内衣机、工业机器人等,广泛应用于毛衫、鞋面及各类纺织品生产领域。

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热潮兴起的大背景下,慈星股份也积极投身其中。

1月15日,慈星股份发布公告,公司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武汉敏声新技术有限公司控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

收购标的武汉敏声,作为一家专注于无线通讯射频前端滤波器、压电式麦克风和超声传感器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行业内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目前慈星股份是其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9.40%。

慈星股份进行此次资产重组,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跨界并购实现业务的多元化拓展,进入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射频滤波器制造以及工业自动化系统装置销售等领域,与公司现有的针织机械业务形成互补,助力公司实现多元化发展。

然而,在此次资产重组过程中,一些细节值得关注。慈星股份在1月15日停牌前,股价曾出现异常波动,1月13日至14日,其股价累计涨幅高达38.38%。

尽管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股价异动与资产重组相关,但市场中关于内幕消息提前泄露的猜测也随之甚嚣尘上。

另外,从武汉敏声的经营状况来看,近三年来,公司虽营业收入逐年增长,但始终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幅度较大。2022年,武汉敏声营业收入为5.78万元,净亏损1.58亿元;到了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至16.20万元,但净利润进一步亏损1.97亿元。

如此经营表现,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方资产重组的进程以及最终的交易条件。

2024年业绩预告亮眼

值得关注的是,慈星股份近年来业绩呈现出一路高歌猛进的增长态势。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2.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17.16万元,同比增长116.73%。

2022年,虽然营收稍有回调,营业总收入下滑至19.01亿元,同比下降10.80%,但净利润依然稳健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9126.46万元,同比增长3.50%。

2023年,公司再度发力,营业收入稳步增长至20.32亿元,同比增长6.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水涨船高,达到1.14亿元,同比增长24.99%。

近期,公司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同样亮眼,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5亿至3.30亿,比上年同期增长149.84%-189.29%。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夯实主营业务、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市场推广力度,进一步强化了品牌影响力。

跨界 “深水” 难趟!慈星股份野心“碰壁”,股价狂泻超13%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4223.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2:59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2:59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关税”误伤友军,特斯拉警告:或成报复性关税目标

    当地时间13日,由埃隆·马斯克任首席执行官的美国汽车企业特斯拉警告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战可能使其成为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的目标,并增加在美国制造汽车的成本。 截至目前,马斯克与特朗普均未对特斯拉相关警告发表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的警告正值公司面临挑战之际。由于对其销售下滑以及经济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其股价自年初以来已下跌40%。 华尔街分析师…

    2025年3月25日
    900
  • 2024年,纯债基金有哪些变化?

    核心观点 整体规模:快速扩容。2024年末,主动管理型纯债、被动指数型债基规模分别为7.7万亿和1.3万亿,较2023年末分别增长16%和71%。 行业格局:持续变化。在短债基金中,大中型机构的增幅及增速均相对更快,主要依靠1-2只拳头型产品贡献增量。在中长债基金中,大小机构均有扩容,但中小机构增长率更高,且凭借多只产品实现规模的快速增长。 投资者结构:存款…

    2025年3月25日
    1700
  • 走出低通胀:“去产能”和“促消费”谁更有效?

    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去产能政策常被当做是提振物价的不二之选,但是对当前价格周期而言,更重要的不是去产能,而是扩大消费需求,以促进服务价格回升。这是因为,服务价格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才是本轮低通胀的核心症结,而去产能政策通常只能带动工业价格回升,对服务价格无济于事。假设采取去产能政策,使得短期工业价格在2024年的基础上回升2个点,GDP平减指数将从2024年的…

    2025年3月27日
    900
  • 特朗普政策解码:目标、逻辑与不确定性冲击

    摘要 特朗普上台以来政策频出,对市场带来较高干扰。我们认为,特朗普正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政府支出削减、打压油价和减税等措施,构建一个“貌似自洽”的政策体系,以实现制造业回流和财政收支优化的长期目标。然而,数十年来的全球化已使全球分工高度复杂,资源配置已形成稳定模式,强行推动制造业回流势必会打乱现有资源配置格局,导致成本上升,效率下降。此外,政策调整的短期阵痛已…

    2025年3月25日
    900
  • AI科技周期开启:TMT板块或迎70%上涨空间

    投 资要点 1、DeepSeek横空出世带动中国科技资产重估,2023年以来的AI科技周期和2009-2015年的移动互联网周期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2、从相同点来看,两轮周期均是由海外技术创新(iPhone和ChatGPT)开始,国内产品后来居上(国产智能手机和DeepSeek),带动产业浪潮爆发(移动互联网和AI+),同时文化传媒领域均有重大突破(国产电影…

    2025年3月25日
    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