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2.0的“歧视性关税”框架

摘要

特朗普就职以来,不断抛出新的关税威胁及关税概念。如何理解特朗普的关税意图,背后有何政策逻辑,或将采取哪些措施?关税2.0的复杂性或超1.0时期,当前或仅处于起步阶段。

一、热点思考:特朗普2.0的“歧视性关税”框架

(一)特朗普2.0关税的意图:三大目标,真正的贸易战可能尚未到来

特朗普2.0关税存在三大目标。美国政策文件及官员发言中隐含了关税实施的细节信息。贝森特在1月16日的就职听证会上阐明了关税的目标,“应从三个视角理解关税,一是纠正不公平贸易,二是增加关税收入,三是用于国内政策谈判,主要针对芬太尼和移民问题”。

配合关税目标,特朗普政府将关税分为了两种类型。类型一为短期关税,专门针对加、墨的移民和芬太尼问题,本质是国内政策的延伸,目的并非关税。第二类是长期关税,是未来贸易战的重点,核心是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或在4月开始实施,意味着真正的贸易战可能尚未到来。

(二)特朗普2.0关税的路径:三种具体关税措施,或配合实施

具体关税措施可分为三类:全球关税、特定国家关税以及特定行业关税。三类关税可能同步实施。全球关税,主要指全球对等关税,美国或将从各国的进口关税税率抬升至对等水平。全球对等关税一方面可倒逼贸易伙伴降低税率,另一方面,也起到阻止第三国生产转移的作用。

特定国家关税,或通过301条款等方式实施。主要针对竞争对手,兼顾产业保护、贸易逆差和谈判等目的。财政部长贝森特曾提出歧视性关税区的概念,盟友国家可享受较低税率,非盟友则被征收更高税率,从而将关税与安全问题联系起来。

特定行业关税,旨在取代补贴型产业政策,通过关税引导制造业回流。此类关税本质上为产业政策的调整,扭转拜登政府过往的补贴型产业政策,以关税压力迫使钢铁、铝、铜、计算机芯片、半导体等关键产品的生产回流。另一方面,也可削减财政赤字,为减税法案铺路。

(三)新一轮关税可能带来的影响:或难以持续平衡贸易逆差,但可快速增加关税收入

关税或难以平衡贸易逆差,但能够带来直接的关税收入。历史上,美国三次加征高关税对贸易逆差的缓和效果较为有限。但由于美国收入高度依赖个税,替代收入来源匮乏,对外加关税是扩大替代收入的高概率选项。若对加、墨及中国关税生效,或可快速带来1100亿美元收入。

不同情形下,关税或使得美国GDP下跌0.4-1.3个点,通胀抬升0.3-0.7个点。美国PCE通胀结构中,进口商品占比约10.5%,其中中国2.1%,墨西哥1%,加拿大0.8%。价格完全传导情形下,或使美国PCE通胀抬升0.7个点,50%传导效率下,或使PCE通胀抬升0.36个点。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美国经济放缓超预期;美联储再次转“鹰”。报告正文

如何理解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意图,背后有何政策逻辑,或将采取哪些措施?特朗普2.0关税的复杂性或超1.0时期 ,真正的贸易战可能尚未到来。

(一)特朗普2.0关税的意图:三大目标,真正的贸易战可能尚未到来

特朗普2.0关税存在三大目标。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确定性虽较高,但政策文件及官员发言中也隐含了关税实施的细节信息。1.0贸易战的目标相对单一,主要集中于缩小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逆差。但今年新一轮贸易战则包含了多重目标,贝森特在1月16日的就职听证会上阐明了美国关税的目标:“应从三个视角理解关税,一是纠正不公平贸易,二是增加关税收入,三是用于国内政策谈判,包括芬太尼和移民问题”。为配合关税目标,特朗普政府实质上将关税分为了两种类型。

特朗普2.0的“歧视性关税”框架

第一种类型为短期谈判型关税,本质上是美国国内政策的延伸,目的并非贸易战,存在取消的可能性。卢特尼克在1月29日的就职听证会上透露,本轮关税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短期关税,属于国内政策行动,不是关税本身。2月1日针对加、墨的关税便是此类,如果加拿大、墨西哥付诸行动,控制芬太尼与移民,则能免于关税。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赛特甚至明确表态加拿大误解了美方意图。2024年,美国共查获2.2万磅芬太尼,其中南部边境2.1万磅,占比97%。非法移民问题与之类似,2022年,美国1099万非法移民中,481万来自墨西哥,占比43.8%,是非法移民第一大来源国。但可能的风险在于,即使加、墨配合美方,后续仍然存在基于其他目的征收关税的可能性。

特朗普2.0的“歧视性关税”框架

特朗普2.0的“歧视性关税”框架

第二类是长期型关税,是未来贸易战的重点,核心是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长期型关税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贸易政策,卢特尼克1月29日的听证会上称“长期型关税需要研究和审查,将可能在4月1日后开始实施”。特朗普1月20日签署的《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命令内容主要侧重于长期型关税的实施。截至2月上旬,2025年真正意义的贸易战可能尚未到来。

特朗普2.0的“歧视性关税”框架

特朗普2.0的“歧视性关税”框架

(二)特朗普2.0关税的路径:三种具体措施,或配合实施

关税政策的具体措施或分为三种:全球关税,特定国家关税以及特定行业关税。特朗普政府1月20日签署的《美国优先贸易政策》行政命令中,要求对当前的美国贸易和经济政策进行全面审查,明确了具体负责部门及截止日期,列出了20余条具体贸易政策措施。可以分为三大类:全球关税,特定国家关税以及特定行业关税。

特朗普2.0的“歧视性关税”框架

全球关税,可能通过全球对等关税的方式实施。2月8日,特朗普政府宣布或将推行全球对等关税,取代竞选时期公布的全球普遍关税,特朗普称“对等关税将影响所有人”。具体实施方式上,美国或将各类商品的关税税率抬升至全球平均水平。短期内或借助IEEPA的方式实施,中长期或通过新法案《对等贸易法》实施。1月24日,共和党议员已在众议院提出了《对等贸易法》,但尚未通过。

一方面,全球关税或倒逼贸易伙伴降低关税。2022年,美国有效适用加权平均关税为1.54%,全球平均为4.14%,墨西哥4.75%,印度11.36%,美国处于较低水平。实施对等关税可能促使贸易伙伴降低本国的关税税率,以匹配美国的关税水平。

另一方面,全球关税也起到阻止第三国出口转移的作用。对单个国家征税易产生转移效应,达到规避关税的目的。2012年,美国对韩国洗衣机征收关税,美国自韩国进口的洗衣机下跌,自中国进口量大幅增加;2016年,美对中国洗衣机征收关税,中国进口量下跌,泰国和越南进口量增加;直到2018年,美国通过201条款对全球洗衣机征收普遍关税后,关税规避现象才出现缓和。全球关税或起到打补丁的作用。

特朗普2.0的“歧视性关税”框架

特朗普2.0的“歧视性关税”框架

特定国家关税,或主要通过301条款等方式实施。针对特定国家的关税,目的在于应对关键竞争对手;削减墨西哥、加拿大、日本等特定国家的贸易逆差,抹平关税税率差距;控制第三国的出口转移漏洞。针对特定国家的关税可能并非独立实施,而是配合全球关税共同发挥作用。财政部部长贝森特曾提出分层关税(歧视性关税区)概念,与美国具有盟友关系的国家可享受较低税率,非盟友则被征收更高税率。通过这种方式将关税与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联系起来,起到遏制竞争对手的作用。

特朗普2.0的“歧视性关税”框架

特朗普2.0的“歧视性关税”框架

特定行业关税,旨在取代补贴型产业政策,引导制造业回流。此类关税本质上为产业政策的延伸,可能实施的途径包括301条款或232条款等。1月27日,特朗普表示,“将对钢铁、铝、铜、计算机芯片、半导体、药品征收全面关税,以将这些必需品的生产重新转移到美国”。特朗普政府批评拜登政府的补贴型产业政策,耗费了大量资金。截至2024年12月,拜登的芯片法案已补贴330亿美元。取消补贴,征收关税,特朗普政府也可实现减少赤字的目的,为减税法案铺路。

特朗普2.0的“歧视性关税”框架

特朗普2.0的“歧视性关税”框架

(三)新一轮关税可能带来的影响:或难以持续平衡贸易逆差,但可快速增加关税收入

关税或难以平衡贸易逆差,但能够带来直接的关税收入。历史上,美国三次加征高关税对贸易逆差的缓和效果较为有限,反而一战及二战带来了贸易改善。但关税对财政收入的提振或更加直接,美国个税占财政收入比重最大,2023年达49%,关税占比仅为2%。企业所得税税率长期回落,由1980年代的46%下降至当前的21%,进一步减税空间较为有限。由于美国财政收入高度依赖个税,替代收入来源匮乏,对外加关税是扩大替代收入的大概率选项。若今年美国对加拿大、墨西哥征收25%关税,对中国加征额外的10%关税,或能迅速带来1100亿美元左右的关税收入。

特朗普2.0的“歧视性关税”框架

特朗普2.0的“歧视性关税”框架

特朗普2.0的“歧视性关税”框架

不同情形下,关税或使美国GDP下跌0.4至1.3个百分点。若美国仅实施对中国的10%及对加拿大、墨西哥的25%关税,或导致美国 GDP 下降0.4个点,其中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的影响更大,对中国加征的影响稍低。若美国未来实施全球关税并扩大对华关税力度,则可能会使美国GDP下降1.3个百分点。

特朗普2.0的“歧视性关税”框架

不同情形下,关税或提升美国PCE通胀约0.3至0.7个点。美国PCE结构中,进口商品占比约10.5%,其中中国约2.1%,墨西哥约1%,加拿大约0.8%。若美国对中国的10%及对加拿大、墨西哥的25%关税最终生效,价格完全传导的情形下,或使美国PCE通胀抬升0.7个点,50%的传导效率下,或使PCE通胀抬升0.36个点。2025年PCE通胀或由2.3%抬升至2.6%-3.0%,可能超出联储的预测值2.5%。

特朗普2.0的“歧视性关税”框架

特朗普2.0的“歧视性关税”框架

特朗普2.0的“歧视性关税”框架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冲突升级。俄乌冲突尚未终结,巴以冲突又起波澜。地缘政治冲突或加剧原油价格波动,扰乱全球“去通胀”进程和“软着陆”预期。

2、美国经济放缓超预期。关注美国就业、消费走弱风险。

3、美联储超预期转“鹰”。若美国通胀展现出更大韧性,可能会影响美联储未来降息节奏。

注:本文来自申万宏源发布的《特朗普2.0的“歧视性关税”框架》,报告分析师:赵伟、陈达飞、赵宇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4542.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01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01

相关推荐

  • 隔夜美股全复盘(3.18) | 中国金龙指数创3年新高,YINN2个月从底部涨逾126%

    01 大盘 昨夜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涨,中国金龙指数创3年新高,特斯拉跌近5%。截至收盘,道指涨 0.85%,纳指涨 0.31%,标普涨 0.64%。美国十年国债收益率跌 0.324%,收报4.302%,相较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差25.6个基点。恐慌指数VIX跌 5.79%至20.51,布伦特原油收涨 0.45%至70.91。现货黄金昨日涨 0.54%,报3000…

    2025年3月25日
    1100
  • AI拥挤度当前消化如何了?

    拥挤度是兴证策略团队独家构建的反映热门赛道交易情绪的重要指标,由量能、价格、资金、分析师预测四大维度、七大指标合成而来,量化跟踪市场情绪变化,对于股价短期走势有较强指示意义。 资料来源:Wind,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注:时间范围为2025/2/14-2025/3/14 资料来源:Wind,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注:时间范围为2025/3/1…

    2025年3月25日
    600
  • 美国住宅市场:2025会出现周期转折吗?

    我们认为自2022年以来的美国住宅市场已经走完一个小周期,2025年伴随美国宏观经济的潜在变化也可能出现周期的转折。目前看这种转折具体以何种形式呈现仍存不确定性,二级市场方面也进入盘整期,等待方向的进一步明确。但结构上,后续我们更建议关注和二手房相关的上下游领域(比如房产中介、家装零售等)的投资机会,住房成交的修复仍是大方向。 摘要 美国市场走到哪儿了?美国…

    2025年3月25日
    1300
  • 海创光电冲刺IPO,专注激光雷达元器件领域,华为参投

    “2025年将成为全民智能驾驶的元年。” 这是2月10日比亚迪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董事长王传福的霸气发言。 会上,比亚迪更是抛出了一个足以震撼行业的计划:将高阶智能驾驶技术普及到售价7万至20万的所有车型中,打破了智能驾驶仅限高端车型的格局。 这一举动将极大提升比亚迪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市场也预期未来公司商业模式有望转变,并带来估…

    2025年3月25日
    800
  • “阉割版”FSD入华,特斯拉这回是真着急了

    特斯拉 FSD 入华了,但又还未完全进入。 2 月 24 日晚间,彭博社报道称特斯拉公司正在为中国客户准备一个软件更新,后者即将在中国部署 FSD 功能(Full Self-Driving,全自动驾驶,售价为 6.4 万元)。次日,特斯拉中国发布一则资讯,表示开始分批推送 2024.45.32.12 软件更新,升级城市道路 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

    2025年3月25日
    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