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要 ·1月社融、信贷数据实现“开门红”,政府债发行节奏较快、企业信贷项目储备前置释放,或是主要贡献。这也体现了政策推动“宽信用”的动力。在去年四季度的央行货币政策例会上,就明确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这一表述较之前的“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有明显变化,反映政策前置发力、推动“宽信用”的动力较强。然而,在项目储备可能前置释放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接下来信贷需求的变化还需要密切跟踪。
货币降息的紧迫性有所下降。一方面,当前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处于高位震荡态势,人民币汇率仍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也明确表达了“稳汇率”的态度。降准及降息的实施都还需要和稳汇率进行权衡。另一方面,从金融数据来看,今年经济金融形势“开门红”表现或尚可,短期降息的紧迫性也有所下降。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不及预期、房地产走势的不确定性。
2025年2月14日,央行公布2025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866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维持在8.0%。2025年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同比多增2100亿元。我们解读如下:
1
社融同比连续多增
社融同比持续多增。2025年1月新增社融7.06万亿元,同比多增5866亿元,新增规模创历史新高。1月社融存量增速为8.0%,与前一月持平。各分项中,未贴现银行汇票、信托贷款同比少增;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同比明显多增,为1月社融的主要支撑。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2万亿元,同比多增3799亿元,而且去年1月的基数也不低,信贷实现“开门红”。
1月政府债净融资6933亿元,同比多增3986亿元,较2024年12月增幅(8242亿元)有所下降,仍是社融的主要贡献项。今年以来,受置换债发行和专项债自身自发试点的影响,地方政府发债进度加快,1月地方政府债发行额为557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844亿元明显放量。
1月企业债净融资4454亿元,同比小幅多增134亿元。非标融资方面,委托贷款同比多增808亿元,信托贷款同比少增109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少增983亿元。
2
信贷实现“开门红”
1月信贷“开门红”,企业部门是主要贡献。1月新增信贷5.13万亿元,同比多增2100亿元。考虑到去年的基数并不低、隐性债务置换继续影响存量贷款等因素,今年1月“开门红”成色较好。1月票据利率的走高也侧面印证了信贷增长较好——6M国股转贴现利率均值从去年12月的0.8%上行至1.4%。分项上,企业部门信贷同比大幅多增,而居民部门则转为拖累项,这一结构与去年四季度的“居民改善、企业偏弱”表现形成鲜明反转。
企业部门信贷如期“开门红”。1月企业信贷新增4.78万亿元,同比多增9200亿元。其中企业中长贷新增3.46万亿元,同比多增1500亿元,短贷同比多增2800亿元。考虑到今年1月企业贷款一定程度上还受到春节假期、地方隐债置换的拖累,1月份信贷增长确实较为强劲。这或源于银行“早投放、早收益”的诉求比较强,前期储备的项目得以集中投放。
同时,1月企业票据减少5149亿元,处于历年同期较低水平,2018-2023年1月票据融资均值为893亿元。包括票据利率的上行也印证了信贷需求的改善,银行“以票冲贷”需求明显降低。我们认为,今年企业信贷“开门红”成色不错,但1月份往往是银行集中投放的季节性高点,信贷数据表现较好具有季节性原因。因此,对于信贷需求的持续性,仍需继续跟踪观察。
房地产市场对居民信贷的支撑力度边际走弱。1月居民信贷新增4438亿元,同比少增5363亿元,新增规模处于历年同期的偏低水平。其中居民中长贷同比少增1337亿元,短期贷款同比少增4025亿元。此前居民中长贷已连续三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我们认为,对于1月住户中长贷的同比走弱,一是春节的错位效应有一定的影响;二是房地产销售市场较前几月边际降温,对居民信贷的支撑下滑。截至1月24日(春节前),30城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7%,相比去年11月、12月增速(分别同比19.8%和19.7%)回落明显。
同时,居民短贷同比少增的幅度不小。不过由于春节前后,企业通常会发放年终奖或奖金等,居民可能会集中进行还款,这与假期消费信贷支出形成对冲。因而短贷的表现或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春节期间消费活跃度的变化。
3
M1、M2双双回落
货币方面,1月M2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至7.0%,除了信贷派生因素外,非银存款的减少或是主要拖累。1月非银存款减少1.1万亿元,同比多减1.66万亿元,延续了去年12月的下降趋势,或主要受到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影响。而从财政存款同比少增5280亿元来看,年初财政前置发力,支出进度相对较快,支撑M2表现。
新口径下,M1统计纳入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1月新口径M1同比增长0.4%,较去年12月的可比口径增速回落0.8个百分点,仍处于低位震荡区间。相较于旧口径,新口径中计入个人活期存款后,企业发放奖金的行为仅是将企业活期存款转移至个人活期存款,属于M1内部结构的调整,春节因素对M1整体增速的影响明显减弱。
综合来看,1月社融、信贷数据实现“开门红”,政府债发行节奏较快、企业信贷项目储备前置释放,或是主要贡献。这也体现了政策推动“宽信用”的动力。在去年四季度的央行货币政策例会上,就明确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这一表述较之前的“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有明显变化,反映政策前置发力、推动“宽信用”的动力较强。然而,在项目储备可能前置释放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接下来信贷需求的变化还需要密切跟踪。
货币降息的紧迫性有所下降。一方面,当前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处于高位震荡态势,人民币汇率仍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也明确表达了“稳汇率”的态度。降准及降息的实施都还需要和稳汇率进行权衡。另一方面,从金融数据来看,今年经济金融形势“开门红”表现或尚可,短期降息的紧迫性也有所下降。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不及预期、房地产走势的不确定性
注:本文来自海通宏观2025年2月15日发布的《靠前发力:融资“开门红”——2025年1月金融数据点评》,分析师:梁中华S0850520120001、应镓娴S0850521080001、贺媛 S0850123030080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4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