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斌最新谈AI机会:2025年或能看到软件端和应用端的企业有突破

东方港湾董事长但斌,在昨日(2月14日)一场线上对话中,围绕AI投资等话题分享了最新观点。

东方港湾近两年成绩斐然,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斩获百亿私募年度收益冠军。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2024年,东方港湾旗下70只产品平均收益率达60.59%,旗下表现最好的基金收益为74.37%,在众多百亿私募中遥遥领先。

并且,东方港湾作为海外市场管理规模10亿美金以上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2024年,同样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这样的“双料冠军”与高收益,离不开东方港湾全面拥抱AI的决策。

从2022年末ChatGPT横空出世以来,但斌始终不掩自己对AI未来长期前景的看好,在2023年即提出了“ALL IN AI”。

投资报分析了但斌最新的美股持仓,他用行动在践行这一点,具体点此查看。

但斌认为,每一轮颠覆性的技术进步周期往往都是在十年以上,

即便在AI大方向的股票已经涨了两年之后,当前的AI依然处于周期开始的这样一个阶段;

同时,当前的市场也不存在像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的高风险。

2025年即便不是风调雨顺的一年,至少也是没有颠覆性可能的一年,机会依然精彩纷呈。

但斌认为,在过去几年,硬件这个方向出现了极大的市值增长。

但是,软件和应用端虽然也增长,但增长幅度有限。

很可能在2025年,能看到软件端和应用端的相关行业和企业有突破。

投资报整理提炼了但斌分享的精彩内容:

对科技类公司的

投资、思考是持续的

问:此前市场给您贴的是消费股投资专家的标签,但您前两年开始公开表示全面拥抱AI,不少人对这种跨界持怀疑态度,您如何完成这种转变?

但斌:其实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时候,当时腾讯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没有犹豫就买了一些腾讯。

当时,东方港湾已经成立了,在A股、港股投资,我们在港股主要投的就是腾讯这样一类的公司。

所以说,东方港湾对新的商业模式的思考和投资是一致的、连贯的。

而且,像研究特斯拉,我们也是才30块钱的时候,就开始研究特斯拉。

我第一笔买美股就是买的特斯拉,大概是在90块钱左右,买了这一笔。

当时我们两个人还去特斯拉调研,

在纽约见特斯拉的董秘,他还觉得很奇怪,说两个中国人不远万里跑到美国研究我们公司。

因为当时特斯拉是个小公司,他约我们到加州的弗里蒙特工厂去试驾,我们也去试驾。

当时,就在它那个跑道上开特斯拉,那也是第一次开特斯拉。

我那本《时间的玫瑰》2018年再版的时候,

除了谈很多的中国公司以外,其中有很大的篇幅也谈到了像以英伟达为代表的这样一些巨头公司。

回头看,我在2018年写的文章,当时这些文章对英伟达的描述,现在都还有相对来说比较好的指导意义。

在2017年的时候,当时我们也持有相关的公司。

所以说,我们对这类公司的投资、思考是持续的。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聚焦在改变人类的方向上

问:站在2025年起点,对未来两年的投资布局有何规划?

但斌:我研究资本市场的规律性东西,其实我觉得,人类社会的财富增长主要是还是由技术进步来推动的。

我们再看过去的几个时代,

无论是电子硬件时代,还是互联网时代,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

上升的周期都在十年以上,甚至更长。

我们说,目前人类正在迎来一个人工智能的更具颠覆的技术进步。

它的上升周期应该是在十年以上,或者说大概率在十年以上,不可能两三年就停止。

如果我们认为2022年是人工智能元年的话,那么这个周期应该持续到2032年,或者说更久远的岁月。

所以说,在2025年,我们依然认为,它处于周期开始的这样一个阶段。

价值投资虽然不完全等同于长期投资,但是至少,长期投资是价值投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我们来说,在2025年,包括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东方港湾的组合可能主要还是集中在能改变世界的人工智能这些方向上。

2025年我们可能会做微调,但总的来说,还是全力以赴去迎接这样一个人工智能时代。

2025年,

AI应用端很有可能会爆发

问:从产业的角度,如何看待2025年AI行业发展阶段?是技术迭代期还是应用爆发期?

但斌:在过去一年,技术有了蓬勃的发展。

2025年,黄仁勋先生在活动中的发言也是非常震撼的。

无论是在无人驾驶领域,还是在人形机器人,还是在AI电脑这样一个方向,其实都有很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

人工智能开始从过去传统式的一对一的变化,走向推理、思考,甚至检索、反思的过程。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判断,在2025年,AI的应用端很有可能会爆发。

在过去几年,我们看到,硬件这个方向出现了极大的市值增长。

但是,软件和应用端虽然也增长,但增长幅度有限。

很可能在2025年,我们能看到软件端和应用端的相关行业和企业有突破。

问:2025年会否显著调整A股或者美股的持仓结构?

但斌:我们当然不会放弃硬件端,

但是,会多看一些软件和应用端这一类商业模式的公司。

其实,我最近用豆包感觉特别好,

我觉得在人工智能应用这个方面,国内公司表现的非常出色。

就像移动互联网时代,比如说微信、抖音,其实在应用端,中国的企业非常具有优势。

所以说,东方港湾在2025年,除了立足于硬件软件以外,在应用端的发掘,我们也会去付出更多的努力。

AI的应用,

或令服务业出现超级大公司

问:如何看待AI Agent对各行业重塑的具体表现?

但斌:无论是硬件成本的下降,还是训练模型成本的下降,

其实对AI的应用,总的来说是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比方说,无人驾驶这个方向,它很可能会产生颠覆性的变化。

以新势力为代表,包括华为,

这类公司,因为它有大量的数据让AI得以应用,有可能在行业竞争当中保持优势。

传统公司,因为没有数据积累,很可能就面临着倾覆。

所以说,以汽车行业为例,新势力的公司和传统公司之间可能会分出一个胜负了。

可能2025年、2026年,我们大概就会看到这样一个结果。

软件方面,以CRM为代表的软件公司,因为它过去有很多商业数据的积累,它已经从类似销售软件的公司,向一个软件应用公司去发展。

所以说,软件行业很可能也会出现一些颠覆性的变化。

全世界市值最大的公司,基本上是有些产品的,还有就是互联网平台。

但是在服务类公司里面,其实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超级大公司。

但是,AI的运用,很有可能让类似这样的公司出现很大的变化。

比方说教育,管100个老师和管1万个老师、10万个老师,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能不能运用AI技术,

过去教育行业的竞争,取决于你对老师的培训能力,

未来教育行业的竞争可能类似于,你能不能训练出来一个AI,它非常厉害。

一对一的教学,是AI老师的教学,而且没有数量的限制。

这样的话,某一个教育公司,它有非常强的能力,能够训练出一个AI老师,或者很多种AI老师,那这个行业也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所以说,AI应用,无论是在艺术领域还是在法律等等,变化会颠覆很多行业。

也许未来人类社会90%的行业都会被AI给颠覆。

AI硬件

软件、人形机器人

问:从资本市场而言,AI普及过程中哪些细分领域最受益?

但斌:无论这几年还是未来,我们会专注几个方向。

第一个是AI硬件方向。

无论全世界还是中国企业,都在这个方向上试图打破英伟达的垄断,这个方向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点。

第二个方向,就是软件。

无论是中国的软件公司,还是全球顶尖的相关公司,在2024年,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

第三个方向,人形机器人。

这个方向很可能是2025年甚至2026年,取得重大突破的方向。

人形机器人方向,应该投入足够的重视。

很可能,下一个带动全球市值增长的就是人形机器人方向。

当然,在AI中,有很多的细分应用领域,包括我们刚才说的教育方向,软件公司,还有无人驾驶。

今年,无人驾驶这个方向有很可能会有一个突破性的变化,

传统产业链和现代产业链之间会出现一个颠覆性的变化,我想这都是机会。

2025年机会精彩纷呈‍

虽有挑战但不是颠覆形

问:如何看待2025年全球市场的潜在风险?

但斌:我个人认为,2025年的整个宏观背景:

第一,没有像互联网泡沫那样高估值的背景。

出现像2000年互联网泡沫那样,对全球资本市场有重大影响的变化的概率,这个比较低。

第二,类似于像次贷危机的宏观背景,我个人认为也没有。

所以说,我的基本判断是,2025年,我们不说风调雨顺,至少是没有颠覆性变化可能性的一年。

鉴于AI技术在2025年的爆发——2023年、2024年都是一个准备期,

2025年刚刚开始,我们在电子展当中已经看到一些技术,它有很大的推动。

我自己判断,2025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总的来说,是精彩纷呈的一年。

当然,因为前两年的涨幅,可能面临的挑战是有一点点的。

但它不是一种颠覆性的变化,总的来说是精彩纷呈,机会不断的涌现的一年。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4972.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03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03

相关推荐

  • 阳光精机冲击IPO,专注轴承领域,依赖第一大客户晶盛机电

    近期,一家高端装备制造公司更新了上市动态。 格隆汇新股获悉,近日,无锡阳光精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精机”)回复了北交所第二轮审核问询函。据悉,2023年12月,阳光精机IPO申请获得受理,保荐人为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精密主轴、主辊、弧形导轨和精密轴承等机床功能部件及其零配件的制造企业。 报告期内,阳光精机的业绩稳步增长,但是对大…

    2025年3月25日
    1100
  • 关税“谜团”下的政策突围?

    2月以来,美国经济持续放缓,美股回调,中国风险资产表现抢眼。3月,面临较高的关税不确定性,国内资产韧性背后的宏观逻辑、后续“政策突围”的潜在演绎? (一)2月海外市场的主线?美国降息预期再度升温,关税、俄乌扰动频频2月,美国经济整体走弱,降息预期的升温再度成为宏观聚焦的主线。2月以来,花旗经济意外指数由月初的16.8大幅回落至2月27日的-16.5,亚特兰大…

    2025年3月25日
    900
  •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要怎么收?

    “公平互惠计划”标志着美国贸易政策的根本性转变,这也是自1947年现行多边贸易体系建立以来最重大的贸易政策变革之一。特朗普以美国这个全球最大消费国作为筹码,频繁发出关税威胁,并通过与贸易伙伴的谈判达成自己的真实目的。这也意味着,关税的落地将充满不确定性。 特朗普在2025年2月13日签署《互惠贸易和关税备忘录》,宣布了一项针对全球的新关税计划——“Fair …

    2025年3月25日
    2300
  • 早报 (03.18)| 经济警报拉响!经合组织发布最新预测;比亚迪再放大招:充电5分钟跑400公里;巴菲特大举买入日本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将于18日早上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乌克兰问题通话。 经合组织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25年和2026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和3.0%,较去年12月预测值分别下调0.2和0.3个百分点。将美国2025年增长预测从2.4%下调至2.2%,将2026年预测从2.1%下调至1.6%。 欧盟将于周三宣布对铝市场展开调查,目的是核实进口突然…

    2025年3月25日
    1500
  • 两会的政策线索 | 2025年两会前瞻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分别将于3月5日、3月4日在北京召开。我们结合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的一些政策信号对两会的政策线索进行梳理。地方两会对全年经济形势判断仍然比较谨慎,短期资本市场的表现可能并不会改变两会对全年经济仍有下行压力的判断。财政加码的总基调大概率不会改变,关键是落实扩内需任务的思路和财政的方向:新质生产力的建设可能是重点…

    2025年3月25日
    1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