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芦哲:“科特估”重塑体系初见成效

核心观点

2024年以来,各项监管政策和配套体系密集落地,资本市场“1+N”体系逐步发展、完善,尤其是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大支持力度,引领市场风格逐渐向成长轮换。年初以来,DeepSeek横空出世引发了市场对AI板块的高度关注,DeepSeek的成功主因在于提高了AI的训练效率,降低了AI的算力成本,减少了对海外高性能GPU的依赖,也因开拓了算力国产化的新市场;另一方面,以DeepSeek大模型为风向标的AI应用场景不断拓宽,DeepSeek接入到日常应用场景的方方面面,各地政务系统也在积极部署DeepSeek使用,海量的用户需求进一步打开了国产化算力的空间。另外,科技板块在今年线下其他方向也同时产生了新的突破,如春晚智能汽车、无人机表演、机器人引发全民关注,车企智能驾驶广泛铺开,动画电影《哪吒2》突破120亿票房等科技下游行业捷报频传。中国科技行业正在引领全球科技格局重塑,“科特估”体系在政策技术发展共振下取得了明显成效。

跟随政策导向,2024年6月开始,我们就旗帜鲜明地提出“科特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并坚定认为科技板块的行情有一定的持续性。2024年6月-7月市场震荡的过程中,科创指数整体相对上证指数超额收益已在逐步提升;在随后的“924”行情中,科创指数涨幅也大幅跑赢大盘;2025年春节以来,行业更是由科技板块引领,“科特估”逐步得到市场验证。整体来看,与2024年初提重塑“科特估”时期相比,无论是从科技板块上市公司数量、上市公司市值还是各行业估值整体水平都实现了明显提升,尤其是“硬科技”板块的提升更加明显,说明“科特估”重塑估值体系初见成效。横向对比来看,国内的top科技公司与海外的市值和估值水平仍有差距,也还有小部分科技行业暂时还未实现估值跃迁,但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科技产业整体估值有望逐步向全球高水平行列迈进。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未来资本市场仍将通过完善“科特估”体系坚守“两个重塑”:

一是“重塑投资理念”,资本市场承担着通过市场机制引导资金流向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和化解金融风险、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的重要任务,在金融市场不断发展与变革的当下,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中长期增量资金入市有效地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推动市场长期健康发展。长线增量资金在“科特估”体系下投向国家新兴战略方向,引导科技板块的投资风格开始由“主题投资”转向“价值投资”,“科特估”为培育“耐心资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重塑估值体系”,重塑中国高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科学合理的估值,为符合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转型方向、国家产业链安全的需求、顶尖科技发展方向的企业赋予更多的价值。25年开年以来,市场对于云计算和IDC板块的估值予以重估,正是资本市场针对人工智能这一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方向的估值体系重塑,即在原有PE估值体系下,加大了算力在公司估值的比重。这一现象表明市场正在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科技板块估值,这一进步有望鼓励高科技企业大胆投入、勇于创新,也是资本市场应产业发展而适配的新形态,有效地支持了产业发展,响应了国家号召,实现了金融赋能实业这一重要任务。

“科特估”体系正在营造一个可以源源不断涌现新技术、新企业、新业态的金融环境,建立中国资本市场“科特估”体系,为更多的科技引领型企业提供滋养的土壤。

风险提示:年报业绩公布不及预期,美国对华政策影响市场情绪,科技产业应用发展速度不及预期。

正文如下

1.中国科技企业估值有所提升

截至2月14日,国内上市公司总数与美国几乎持平,狭义科技类公司数量占比(22%)比2024年5月提升1%,略高于美国的水平(17%),泛科技公司总数占比有所提升,目前38%的占比略低于美国42%的水平,泛科技和狭义科技公司总市值占比(34%/22%)较2024年5月(32%/17%)有所提升,但仍然远低于美国(49%/38%),且狭义科技类的市值占比几乎仅占美国的一半,说明美国的科技公司整体为高市值公司,A股科技类公司在总市值上仍然存在差距。

从市值TOP50公司来看,截至2月14日,美国全部类别的市值TOP50公司的PB、PS中位数和其近10年分位数全部高于中国,而中国泛科技类和狭义科技类TOP50公司的PE略高于美股,狭义科技相对泛科技类的PE差距更大一些,相比2024年5月头部科技板块PE绝对估值水平已经有所提升

东吴芦哲:“科特估”重塑体系初见成效

2.中国科技企业估值横向对比

2.1. 单指标相对估值视角

从PE视角来看,截至2025年2月14日,军工、计算机、传媒的大部分细分科技行业高于同期其他国家,医药的半数细分行业和通信的细分行业的PE低于其他国家,日本PE普遍偏低,德国生物医药行业PE普遍偏低,英国PE普遍偏高。

从PB视角来看,截至2025年2月14日,美国大部分科技类行业PB较高,中国仅多元电信服务、媒体两个细分行业的PB高于其他所有国家,其他行业PB位于美国和其他国家之间,小部分如航空航天与国防、生物科技、娱乐行业甚至低于传统整体低估值的日本股市,日本整体PB也在所有国家中偏低。

东吴芦哲:“科特估”重塑体系初见成效

2.2. 双指标相对估值视角

截至2025年2月14日,国内科技行业估值整体水平高于日本和德国,与英国略持平,低于美国。ROE整体水平美国和日本最强,日本PB不及美国,也存在低估的情况,德国整体PB-ROE匹配程度较弱。日本、中国和英国的明显相比美国低估。

5年视角来看,美国的电脑信息技术服务、制药、电子设备仪器和原件、半导体产品行业PB和ROE在同步提升,软件和电气设备的估值提升较为迅速。国内的信息技术服务、娱乐行业PB-ROE匹配度较高。大部分行业PB增速快于ROE增速,且ROE平均增速为负。10年视角来看,国内ROE增速靠前的半导体设备、半导体产品PB已经快速提升,其他科技行业PB提升速度快于ROE增速,且ROE增速大多为负。

东吴芦哲:“科特估”重塑体系初见成效

东吴芦哲:“科特估”重塑体系初见成效

3.“科特估”重塑估值体系初见成效

2024年以来,各项监管政策和配套体系密集落地,资本市场“1+N”体系逐步发展、完善,尤其是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大支持力度,引领市场风格逐渐向成长轮换。年初以来,DeepSeek横空出世引发了市场对AI板块的高度关注,DeepSeek的成功主因在于提高了AI的训练效率,降低了AI的算力成本,减少了对海外高性能GPU的依赖,也因开拓了算力国产化的新市场;另一方面,以DeepSeek大模型为风向标的AI应用场景不断拓宽,DeepSeek接入到日常应用场景的方方面面,各地政务系统也在积极部署DeepSeek使用,海量的用户需求进一步打开了国产化算力的空间。另外,科技板块在今年线下其他方向也同时产生了新的突破,春晚智能汽车、无人机表演、机器人引发全民关注、车企智能驾驶广泛铺开、动画电影《哪吒2》突破120亿票房等科技下游行业捷报频传。中国科技行业正在引领全球科技格局重塑,“科特估”体系在政策技术发展共振下取得了明显成效。

东吴芦哲:“科特估”重塑体系初见成效

跟随政策导向,2024年5月开始,我们就旗帜鲜明地提出“科特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并坚定认为科技板块的行情有一定的持续性。2024年6月-7月市场震荡的过程中,科创指数整体相对上证指数超额收益已在逐步提升;在随后的“924”行情中,科创指数涨幅也大幅跑赢大盘;2025年春节以来,行业更是由科技板块引领,“科特估”逐步得到市场验证。整体来看,与2024年初提重塑“科特估”时期相比,无论是从科技板块上市公司数量、上市公司市值还是各行业估值整体水平都实现了明显提升,尤其是“硬科技”板块的提升更加明显,说明“科特估”重塑估值体系初见成效。横向对比来看,国内的top科技公司与海外的市值和估值水平仍有差距,也还有小部分科技行业暂时还未实现估值跃迁,但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科技产业整体估值有望逐步向全球高水平行列迈进。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未来资本市场仍将坚守“两个重塑”。一是“重塑投资理念”,资本市场承担着通过市场机制引导资金流向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和化解金融风险、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的重要任务,在金融市场不断发展与变革的当下,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中长期增量资金入市有效地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推动市场长期健康发展。长线增量资金在“科特估”体系下投向国家新兴战略方向,引导科技板块的投资风格开始由“主题投资”转向“价值投资”,“科特估”为培育“耐心资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重塑估值体系”,重塑中国高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科学合理的估值,为符合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转型方向、国家产业链安全的需求、顶尖科技发展方向的企业赋予更多的价值。25年开年以来,市场对于云计算和IDC板块的估值予以重估,正是资本市场针对人工智能这一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方向的估值体系重塑,即在原有PE估值体系下,加大了算力在公司估值的比重。这一现象表明市场正在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科技板块估值,这一进步有望鼓励高科技企业大胆投入、勇于创新,也是资本市场应产业发展而适配的新形态,有效地支持了产业发展,响应了国家号召,实现了金融赋能实业这一重要任务。“科特估”体系正在营造一个可以源源不断涌现新技术、新企业、新业态的金融环境,建立中国资本市场“科特估”体系,为更多的科技引领型企业提供滋养的土壤。

4.风险提示

年报业绩公布不及预期,美国对华政策影响市场情绪,科技产业应用发展速度不及预期。

注:本文来自东吴证券发布的《“科特估”重塑体系初见成效》,报告分析师:芦哲S0600524110003,潘京S0600524120011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5751.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08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08

相关推荐

  • 光伏能否底部反转?

    一、光伏行业在价格内卷下失血严重 国内光伏行业内卷加剧,产品价格迅速下滑。2023年起在全球碳中和、能源安全、地方政府产业竞赛等因素的驱动下,国内光伏产能快速扩张,各细分环节在全球市占率均在80%以上。但光伏装机需求并未能产能扩张的速度,叠加海外贸易政策扰动对光伏产品出口造成障碍,当前光伏行业面临较为严峻的产能过剩问题。截至2024Q3,以固定资产(含在建工…

    2025年3月25日
    700
  • 广发郭磊最新研判:几大指标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房产租金收益率已超过30年期国债收益率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近日在CMF研讨会上,围绕“读懂价格信号,稳住经济大盘”这一主题,分享了最新观点。 郭磊认为,观察价格走势的指标,如GDP平减指数、70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生意社BPI等,可以看到价格确实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是中枢还相对比较低。 郭磊提出,就今年而言,推动价格好转存在一定的有利条件。 第一点,增长的广谱性回暖。 “9.24”以来,…

    2025年3月25日
    2400
  • A股收评:三大指数均涨超1%,AI智能体概念爆发

    A股主要指数今日高开高走,截至收盘,沪指涨1.17%报3381点,深证成指涨1.77%,创业板指涨2.02%。全天成交1.95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量4075亿元,全市场近4300股上涨。 盘面上,中国AI Agent产品Manus横空出世,AI智能体概念爆发,蓝色光标、汉得信息等多股20%涨停,Kimi概念、智谱AI及多模态AI等跟涨;ERP概念拉升,焦点…

    2025年3月25日
    700
  • 早报 (03.24)| 突发:禁止做空!罚没6894万+赔2777万,官方通报三只羊恢复经营;美联储意外“爆雷”,猛亏5600亿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李强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必要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蓝佛安:中央财政拿出“真金白银”大力促消费,统筹税收激励、政府采购、投资基金等工具,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韩秀文:将综合施策扩大消费,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诚欢迎国际资本回归中国。 美联储猛亏776亿美元为连续第二年出现巨额亏损——美联储报告显示,美联储2024年…

    2025年3月25日
    900
  • 景林高云程最新分享:现在还在底部区域,但中国人总把慢牛变成快牛,决策不能太犹豫

    景林资产管理合伙人、总经理高云程,3月下旬在一场投资峰会上,以“在新环境下找到中国的MCGF10”为题,分享了自己的最新思考。 所谓中国的“MCGF 10”,其实是高云程对标美国“MAGA 7”自创的一个词,意为“Make China Greater Future”。 很可能,中国会像美国过去一样,出现一批类似“MAGA 7”的公司,数量不会多,也许最后我们…

    2025年3月25日
    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