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观”视野:AI投资、渗透进程如何?
自2022年ChatGPT发布以来,美国科技企业资本开支进入快车道。全球范围内来看,美国对于AI基建的投资力度较大。DeepSeek之所以能对全球市场形成冲击,正是因为其“成本低、效率高”的特征动摇了市场对于美股头部科技公司大规模资本开支的信心。
随着AI技术进步,投资力度加码,微观视角下美国AI渗透率大幅提升。1)当前,美国职场中的AI渗透率可能在20-40%之间;2)美国在工作之外的AI渗透率可能超过工作上的应用,与上一轮个人电脑渗透经验不同;3)2023年-2024年,美国AI渗透率的增速可能超过70%。
二、“中观”视野:AI对就业、工作影响有多大?
当前AI对于工作任务的替代性可能强于就业。1)从用途出发,信息业是美国企业应用AI最广泛的行业,当前AI使用更多在于强化工作效能,而非自动化;2)根据美国普查局调查,AI对于任务的替代程度要远远高于就业;3)当前,AI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为训练员工应用AI。
长期视角下,AI对于就业的影响很可能是冷热不均的。复杂性较高、需专业判断的岗位就业需求可能增加,如与AI相关的软件开发、数据处理等职业(过去几年,软件开发、数据处理就业韧性较强)。但是,重复性任务含量较高的职业,如法律助理、客户代表就业需求可能下滑。
三、“宏观”视野:AI对经济有多大影响?
虽然AI可大幅提升编程等微观任务效率,但当前对于经济的推动效果尚不显著。1)支出法方面,AI相关投资(如数据中心建筑投资)占美国经济比重不大;2)疫情以来,虽然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速提升,结构中AI相关行业贡献较大,但较1990-2007间的生产率增速还有较大距离。
长期来看,如果AI显著提升生产率,“高增长、低通胀”的“金发女郎”经济特征可能会再现,一如美国1990年代。此外,AI技术应用的广度、深度提升不会仅仅局限于美国,这对中国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也具备较大意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5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