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2月23日,德国提前举行了联邦议院选举。
根据公共广播公司ARD的估计和出口民调结果显示,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基社盟)组成的联盟党赢得了28.5%的选票,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AfD)以20.7%的得票率位居第二,而现任总理朔尔茨领导的社会民主党(社民党)仅获得16.5%的选票,排名第三,这是该党自二战以来的最差成绩。
值得一提是,与以往乏味的选举不同,此次的投票参与率达到了惊人的84%,是自1990年德国统一以来的最高水平。
默茨胜选与组阁挑战
联盟党总理候选人弗里德里希·默茨在选举结束后宣布胜选,并呼吁尽快组成新政府。他强调,“世界不会等待德国,我们必须迅速具备执政能力。”默茨承诺将确保德国重新回到稳定、高效的治理轨道上,并全力以赴推动国家发展。
然而,尽管联盟党赢得了最多选票,但其得票率仅为28.5%,这意味着默茨必须与其他政党联合组阁才能获得议会多数席位。
根据德国的选举制度,选民并非直接选举总理,而是选举议员,再由议员推选总理。因此,未来德国政府的组成仍存在不确定性。默茨的中右翼联盟最有可能的联合伙伴是社民党或绿党。
然而,社民党联合领导人拉尔斯·克林贝尔(Lars Klingbeil)暗示,该党可能会选择不与默茨结盟,这使得组阁的艰巨任务落在了默茨肩上。
此外,基民盟与社民党在社会福利支出、移民政策以及国防开支等关键问题上存在显著分歧,这也为组阁谈判增添了复杂性。
当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在他自创的“真实社交”平台上发文评论说,“看来德国保守党赢得了这场备受期待的重大选举。与美国一样,德国人民厌倦了多年来盛行的不合常理的议程,特别是在能源和移民问题上。对于德国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对于在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来说,这也是一个伟大的日子。”
极右翼势力的崛起
此次选举中,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其得票率高达20.7%,仅次于联盟党。该党主张德国脱离欧盟及其单一货币,并呼吁驱逐数十万无证移民。
德国选择党在东德的三个州分会被列为极端主义组织,受到德国国内情报部门的监视。
尽管如此,该党在此次选举中的崛起仍标志着欧洲极右翼势力支持率上升的浪潮。德国选择党的候选人爱丽丝·魏德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党将在下届大选中超越默茨的联盟党,并取得胜利。
极右翼势力的崛起反映了德国社会在经济困境和移民问题上的深刻分歧。
当前,德国经济已连续两年萎缩,工业外迁现象严重,能源成本居高不下,民众生活成本急剧攀升。这些问题加剧了民众的不满情绪,也为极右翼政党提供了发展空间。
然而,德国所有主流政党均拒绝与德国选择党进行联合谈判,这实际上将该党排除在政府之外。
国际局势与德国的挑战
此次德国选举不仅关乎国内政治,也对国际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前,欧洲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经济增长停滞、俄乌冲突以及美国新政府对外政策的变化。欧盟领导人将于本周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欧盟的国防形势以及美国可能取消对乌克兰的军事和财政支持的前景。
此外,美国新政府在没有北约盟国参与的情况下与俄罗斯就乌克兰和平协议展开直接谈判,这一举动令跨大西洋关系岌岌可危。
默茨在选举前曾表示,当务之急是加强欧洲的实力,使德国逐步从美国独立出来。他强调,欧洲的命运对某些美国人来说并不重要。
德国迫切需要深入改革,以恢复关键工业部门的竞争力。新政府对企业和降息的支持使投资者信心达到了两年来的最高点,基准DAX指数也因此受到提振。
然而,德国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中国经济困境对其出口的影响以及与美国的贸易摩擦。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6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