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盘后,12天8板的卓翼科技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
同日,公司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没有代工华为一体机,目前暂无代工一体机的计划。
截至发稿,卓翼科技跌超3%,成交额超29亿元,报14.72元/股,总市值83.46亿元。
越走强越提示风险
在去年8月之前,卓翼科技还是一家在资本市场几乎“查无此人”的公司。
以最近这波强势行情看,自今年2月19日开始,其股价连续多个交易日涨停,截至昨日12天8板,创下近五年的新高,区间累计涨幅接近翻番。
然而,公司3月6日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明确表示公司股票自2025年3月4日起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经核实,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近期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并提醒广大投资者理性决策,注意投资风险。
卓翼科技的股价异动预警已不是首次,早在2025年2月23日和2月25日,公司就曾两次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2月23日的公告中,卓翼科技表示未发现近期公共传媒报道了可能或已经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
但即便如此,股价在随后的两个交易日继续涨停,2月25日收盘价为12.53元,彼时就创下近五年新高。面对股价的暴涨,公司不得不再次于2月26日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明确提示公司产品没有应用在AI眼镜相关领域,没有签署相关协议或订单,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此前,卓翼科技的股价暴涨,还是源于Meta与雷朋合作的Ray-Ban Meta智能眼镜爆红,A股的“AI眼镜”概念突然被点燃。具体来看:
一方面,AI眼镜概念近期引起市场关注,相关个股表现突出。卓翼科技官方网站“产品研发”栏目下有四款眼镜的详细介绍,但其分类归属为“AR/V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在投资者的提问中,公司并未明确表示这些产品是否涉及AI眼镜,而是一再强调“具体介绍详见公司官网”。
另一方面,市场关于卓翼科技与华为合作的传闻不断,有投资者猜测公司将为华为即将推出的新一体机代工,彼时公司对此未予明确答复,仅表示目前在为“核心客户”代工,代工产品需核实。
但对此,昨日公司董秘在深交所互动平台也终于给到正面答复:
公司没有代工华为一体机,目前暂无代工一体机的计划。
业绩拉胯
尽管公司公告和市场传闻不断,卓翼科技的股价表现出色,但从公司基本面来看,却与股价走势存在背离。
公司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卓翼科技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75亿元至2.25亿元,从业绩表现来看,公司已连续多年亏损,2023年的亏损更是高达4.11亿元,再往前其2021年至2022年的每年净利润分别为-1.65亿元、-1.21亿元。
此外,公司的网络通讯生态业务和消费电子生态业务中,一些产品的毛利率已经接近亏损甚至出现负值,其经营压力显而易见。由此来看,公司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市场对其产品的关注以及代工合作的猜测,似乎只是游资炒作的借口。
分析指出,在AI眼镜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BinatoneMeta等厂商新品频发,带动了资本市场对该行业的热情。然而,卓翼科技并未真正涉足AI眼镜领域,其相关产品仍处于“有研发,有一定技术储备,但唯独没有订单”的状态,与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存在较大差距。
此外,此前卓翼科技的暴涨也离不开游资的推动,此前其龙虎榜显示游资高频现身。自2024年8月以来,公司20次登上龙虎榜,拉萨天团、章盟主等知名游资席位频繁现身。
同时股东人数激增致筹码分散,基本无机构持仓。游资通过制造热点、快速拉升、高位出货等套路,吸引更多投资者跟风,从而实现自身的获利。
从历史经验来看,2015年的“VR概念”和2020年的“元宇宙龙头”等案例,多数公司最终股价暴跌80%以上,概念炒作一旦退潮,缺乏基本面支撑的公司终将被打回原形。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7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