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美元计价下,2025年1-2月我国出口总额同比为2.3%;进口总额同比为-8.4%。1-2月贸易顺差为1705.2亿美元。
出口增速放缓主因去年4季度“抢出口”阶段性透支了。具体来看:
思考角度一:海外景气其实尚可。最近几个月美欧制造业PMI指数都在回升,尤其是美国已经连续2个月位于枯荣线以上。并非是导致今年1-2月出口增速放缓的因素。
思考角度二:抢出口效应消退。去年4季度我国出口增速明显偏高,一定程度上与特朗普胜选后,企业担忧未来关税风险,出现对美“抢出口”现象有关。随着2月以来加征关税政策逐步落地,“抢出口”效应有所消退。如果平滑出口数据,1-2月出口平均增速水平为6.2%,与过去几个月水平相当。
思考角度三:工作时长缩短。去年1-2月总计工作日有40天,而今年1-2月总计工作日是38天,相比去年工作日缩短了2天。如果按工作日平均来算,今年1-2月出口增速为7.6%,与过去几个月增速水平相当。
思考角度四:价格拖累仍在。从量价拆分来看,出口商品中数量同比为正的类别多于价格同比为正的类别。出口商品价格下跌对出口的拖累仍在,目前仍处于“以价换量”格局中。
1-2月进口偏弱。美元计价下,1-2月我国进口总额同比增速为-8.4%,较去年12月下降9个多百分点。
考虑到去年同期,进口基数并不很高,进口偏弱一定程度上与我国内需偏弱有关。当然,今年1-2月工作日偏短,也对进口有一定干扰。如果按工作日平均来算,今年1-2月进口增速为-3.6%,明显好于正常测算的-8.4%;也与去年10月和11月水平相当。
往前看,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仍对我国未来出口产生较大干扰。
风险提示:海外政策超预期,地缘风险事件。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美元计价下,2025年1-2月我国出口总额同比为2.3%;进口总额同比为-8.4%。1-2月贸易顺差为1705.2亿美元。
出口有所放缓。1-2月出口同比增速为2.3%,明显低于2024年12月的10.7%,为2024年4月以来低点。
思考角度一:海外景气其实尚可。从景气指数来看,最近几个月美欧制造业PMI指数都在回升,尤其是美国已经连续2个月位于枯荣线以上,欧洲也上升至47.6,为23年2月以来新高。东南亚经济体景气也基本维持在枯荣线以上。
总的来说,今年海外景气度尚可,并非是导致今年1-2月出口增速放缓的因素。
思考角度二:“抢出口”效应消退。去年4季度我国出口增速明显偏高,月平均出口增速高达10.0%,而1-3季度月平均出口增速仅4.6%。这一定程度上与特朗普胜选后,企业担忧未来关税风险,出现对美“抢出口”现象有关。例如,去年4季度我国对美出口增速明显偏高,月平均出口增速高达10.6%,明显高于前3季度以及2022年和2023年同期水平。
随着2月以来加征关税政策逐步落地,“抢出口”效应有所消退。如果剔除“抢出口”效应,1-2月出口平均增速水平为6.2%,与过去几个月水平相当,仍处于较高水平。
总的来说,去年4季度的“抢出口”促使出口增速偏高,如果平滑出口数据,今年1-2月出口增速水平尚可。
思考角度三:工作时长缩短。去年1-2月总计工作日有40天,而今年1-2月总计工作日是38天,相比去年工作日缩短了2天。如果按工作日平均来算,今年1-2月出口增速为7.6%,与过去几个月增速水平相当。
总的来说,今年1-2月工作时长略有缩短,对出口水平有一定干扰;如果按工作日计算出口数据,今年1-2月出口增速水平尚可。
思考角度四:价格拖累仍在。从量价拆分来看,出口商品中数量同比为正的类别多于价格同比为正的类别。尤其是肥料、集成电路、汽车以及水海产品等出口数量增速均在10%以上。但这些商品出口价格同比均明显负增长。
总的来说,出口商品价格下跌对出口的拖累仍在,目前仍处于“以价换量”格局中。
1-2月进口偏弱。美元计价下,1-2月我国进口总额同比增速为-8.4%,较去年12月下降9个多百分点。
考虑到去年同期,进口基数并不很高,进口偏弱一定程度上与我国内需偏弱有关。
例如,从景气指数来看,虽然2月PMI进口指数有所回升,但这是建立在1月下滑的基础上。如果平滑数据,1-2月PMI进口指数平均为48.8%,较去年12月有所下滑。
当然,今年1-2月工作日偏短,也对进口有一定干扰。如果按工作日平均来算,今年1-2月进口增速为-3.6%,明显好于正常测算的-8.4%;也与去年10月和11月水平相当。
总的来说,今年1-2月进口增速明显放缓,一定程度上与内需偏弱有关;也与1-2月工作时长缩短有关。
风险提示:海外政策超预期,地缘风险事件。
注:本文来自海通宏观2025年3月7日发布的《“抢出口”放缓 ——2025年1-2月外贸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分析师:梁中华S0850520120001;李俊S0850521090002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7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