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灏,3月6日在与瑞士宝盛的月度对话中,分享了对港股、美元、关税等热点话题的最新观点。
春节以后,港股市场在科技股的带动下不断上攻,
截至3月7日午盘,恒生指数已突破24500点,今年以来上涨22.16%;恒生科技指数也突破了6150点,今年以来大涨37.6%。
相较于A股偏重板块的结构性上涨,港股整体展现出了更加热烈的上涨氛围。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现在还可以加仓吗?
或是,踏空了还能不能买入?
针对这一问题,洪灏明确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港股最近情绪太饱满了,大家可以再等等,可能会有更好的时机去给大家加仓。手上有货的朋友,拿着就好了。
对于特朗普加征关税的问题,市场似乎选择性地忽视了这部分影响;
洪灏表示,他并不认为关税好于预期,相反是比预期要差的。
但现在市场涨的比较好的方向,多集中于内需和科技板块,这两大方向受国内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影响更大;
这是市场看似对关税不大关注的原因,但就关税的实际负重而言,其影响会比大家想象的要大得多。
投资报整理精选了洪灏分享的内容如下:
报告中的超预期
消费、就业、创新
问:今天我们的第一个题目,要讨论一下刚开幕的两会,以及股市非常积极的反应。
工作报告的内容跟您的预期有没有太大的落差?
第二,您怎么理解或解释市场最近的积极反应?
洪灏:工作报告大体上还是跟我们以前预期的一致——GDP在5%左右,通胀2%,财政赤字4%。
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已经预期到这组数字了。
所以,工作报告中,这些数字本身并没有超预期。
但是,它的语言有很大一部分是超预期的。
比如说,消费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是在过去十年里最高的一次。
第二就是就业,还有就是创新。
这些词出现的频率是最多的,也是最近几年频率最高的一次。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近消费板块涨得非常好——
比如说一个奶茶股,变成了IPO的“冻资王”,它冻结了大概1000亿港币的资金。
同时,很明显,这次领涨的是我们中国的科技板块。
科技板块,由于他们都是权重股,他们的市值比较大,
同时之前的估值相对比较低,所以他们也受到了很多投资者,尤其是内地投资者的青睐。
A股是没有这些股票的。
我认为,中国最好的科技股,都是在香港上市的。
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个市场在科技权重股的带动下,它不断地往上涨。
至于说,有没有其他的一些超预期?
陆陆续续,我也听到一些所谓的风声;
有的发言指出,要把股市做好,去带动消费,因为股市有非常巨大的财富效应和信心效应。
昨天也有发言称,要集中力量把股市和房市稳定搞好,让它繁荣等等。
这些都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这些都是在情绪上火上浇油,给这次技术的上攻提供了添油加醋的作用。
最后,我认为,还是要回归到基本面。
我们最近看到的这些政策也好,看到的DeepSeek人工智能突破也好,它究竟能够带给多大的每股盈利的增长,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现在市场也没有在找证据。
在做多情绪的感染下,市场就在不断地往前冲。
同时很明显,香港市场的“北水”——
内地资金南下来买港股的,它已经占了港股市场成交量的接近一半了。
所以,“北水”,内地的资金,起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港股科技股权重更高
对指数的带动作用更强
问:从年初到现在,其实已经有接近400亿美元的南下资金流入了,去年一整年才有1000亿。
我们怎么去理解这一系列的现象?是因为科技板块的原因,还是国内A股的投资气氛没有港股这么热?
洪灏:我觉得,还是内地相对保守。
同时,你看一下板块,其实板块之间分化是比较严重的。
A股的机器人板块、AI板块、智能板块等等,这些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涨得是非常好的。
比如说,北创50也涨得非常好,创业板里的科技板块也涨得非常好。
但是,这一些科技股在内地,它的市值比较小,它的权重比较小,所以它并不能够带动整体的指数往上攻。
但是,香港的科技板块,它的市值比较大,同时权重高——
我记得在2021年,恒指上调了科技股的权重,它加大了对于科技股的配置。
五年前的这个决定,现在就显示出来了威力。
所以,科技在涨,恒生科技在涨,带动恒指也在往上涨。
加仓的话
可能会有更好的时机
问:目前港股的水平已经超越上一次的高位了。投资者目前可能还没有满仓,或者踏空了。那么应该追还是不追呢?
洪灏:最近这个情绪太饱满了,所以,我觉得大家可以等一下。
刚才我们聊天的时候,我看了一下各个主要标的的技术图形,比如说阿里,比如说港交所。
尤其是港交所,它其实是没有突破去年9月份那波高点,阿里大概是接近140。
我觉得,情绪非常极端,所有板块都在接近超买的阶段。
作为一个逆共识的投资者,这波行情其实我们看的比较早,因为我们在春节前的时候,就认为这个是有戏的。
同时我觉得,中国市场是今年最逆共识的一个交易。
当时,我们没有看好美股。
所以,这两个月跑下来,大体上体现了我们的看法。
但是,现在情绪这么极致,大家都真的是挤破脑袋,往里头涌。
我反而觉得,这个环境,它就没有一月份的时候那么友好了。
所以我认为,你可以稍微等一下。
但是,我也知道每天这样涨,大家按耐不住,
邻居在赚钱,你手上没货,的确会让人产生焦虑感。
如果是手上有货的朋友,我觉得拿着就好了。
但是,加仓的话,可能会有更好的时机去给大家加仓。
关税较预期更差
但内需科技受国内因素驱动
问:目前的行情中有一点需要警惕,就是市场对于美国关税的消息,似乎没有太大的反应。您认为,这个市场是否有点过度放松了?
洪灏:首先,我并不觉得关税是好于预期的,反而是比预期要差的。
大家要记得,在2018年的时候,我们有20%的关税。
经过第一阶段谈判,下降到19.5%。
这一次,我们2月4号被加了10%,3月4号再加10%,所以一共是40%。
我相信,市场是选择性的不去看关税的影响。
同时,我们现在跑的比较好的,其实都是像内需股,像科技板块。
它受到关税的影响也比较小,
反而受到国内的经济环境,还有政策的影响,会更大一点。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市场也不太关心关税的影响了。
但是,我觉得关税实际的负重,它的影响会比大家想象的要多。
同时你看,特朗普对于加拿大关税和墨西哥的关税,他说给一个月的宽松期、豁免期,去谈判。
很明显,他对于其他国家的“严刑峻法”,似乎都是一个谈判的手段。
但是,他对于中国,根本就没有任何所谓谈判的迹象。
或者说,他没有表示愿意跟我们谈判。
他就是说,我要给你加10%的关税,就开始实行了。
但是我们中国这边,因为科技板块和内需股都是由国内经济基本面驱动的,它是受国内政策影响。
所以,这些板块其实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美股还将继续回调
心有余而力不足
问:回到市场,美国数据从两周前开始看得到一些增长的疲态,过去市场一直相信特朗普的政策有所谓的纠偏机制,也就是所谓的“Trump put”。
现在的问题是,您认为这个所谓的“Trump put”还在吗?
洪灏:我觉得好像是在的。
你看美股,纳指从最高点到现在,到昨天之前,它已经跌了10%了,“Mag 7”表现得更差一点。
所以,在技术上的定义上来说,10%的回调,它就是一个技术性的回调,它已经出现了。
这两天跌的还是比较猛的,比如说标普,它经历了2025年以来跌得最惨的一天。
同时,我们看到,整个美股市场,在特朗普竞选后所有的涨幅全部都回吐了。
对于一个美股投资者来说,过去四个月就白忙了。
但是,一出现这个情况,你看,特朗普马上就说了,我们暂缓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征税,我们继续给乌克兰提供资源。
所以很明显,他还是很呵护市场的。
但是,他的这一些言辞,是否足以改变这个市场运行的轨迹?
我表示怀疑。
第二点,如果你看一下加密货币,
特朗普说3月7号他要开一个白宫的加密货币峰会,当时比特币已经跌到7万多了,以太币跌到了2000、2100了,然后哗一下就涨了;
涨了一晚上,又跌回去了。
所以,我觉得,他的影响是有限的。
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特朗普这些变化莫测的言行,他对于市场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
大家知道,你可能并不会执行你说的东西。
所以,这么大的不确定性,反而会导致市场的波动,而不会让市场涨。
美股回调了10%,它应该有个小的反弹,然后再继续回调。
这个回调的势头,应该还是没有结束的。
所以,这个所谓的“Trump put”,心有余而力不足。
美元已经
进入了走弱的周期
问:特朗普这么多政策可能会影响到汇率的走势,您对美元的前景怎么看?
洪灏:我觉得,美元周期进入走弱的阶段,应该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事件。
因为美元它是所有商品和新兴市场债务定价的锚,甚至很多新兴市场指数都是用美元定价的,所以美元的走势,它决定了一切。
首先,为什么美元要走弱?
美元它是有非常明显的周期性,
一般来说,每一个美元周期从底部到顶部再回到底部,大概是7-11年;
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中周期,大概就等于一个朱格拉周期。
在这样的周期里,一般来说,当我们观察到美国经常账户的赤字在放大的时候——
比如说去年,我们观察到,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9000多亿、接近一万亿美元,这么一个历史的高点;
这个时候,往往在随后接下来的几年,我们都会看到,美元的周期进入一个走弱的阶段。
当时,我们在去年年底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其实整个市场是在看多美元的。
因为美元形成了特朗普交易的一个部分,
特朗普的政策,包括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减少赤字等等,大家都觉得是对美元有利的。
因为美国的通胀压力会上升,美联储减息的力度会比较小,所以美元是应该走强的,资本继续流向美国。
当时的叙事是这样的。
但是现在回过头来一看,这就很明显了,当共识如此一致的时候,就是大家要反着做的时候了。
无论是从整个市场的仓位来看,还是从美元周期来看,或者说从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现状来看,我们都认为,
其实美元已经进入了走弱的周期。
这也是为什么今年,尤其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表现非常好。
因为,如果美元走弱的话,我们人民币的压力就会减小。
人民币压力减小的话,对于中国资产的表现就会有一个扶持的作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7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