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L计划在北京建设维修中心,其中包括零部件的本土化采购,我们预计将利好国内光刻机零部件公司。我们认为光刻机作为半导体领域核心“卡脖子”环节之一,国产替代势在必行,市场信心将持续增强。我们持续看好国产光刻机及先进制程产业链。
▍ASML计划在北京建设维修中心,其中包括零部件的本土化采购,我们预计将利好国内光刻机零部件公司。
2025年3月5日,ASML公布了以“携手推进技术向新”为主题的2024年度报告,其中提到2025年拟布局北京维修中心、缓解出口管制对中国大陆客户设备维护的压力,保障中国客户的维保和替代需求。除了维修零部件之外,ASML此前还在国内组建了采购团队,以便解决一些本地不能维修的零部件需要更换的问题,其中就包括一些零部件的本土化采购,目的是保证客户设备的运转不会受到出口管制的影响。我们认为,此前市场关于光刻机断维保的担忧有所减弱,此外我们预计新的维修中心将开始配套采购国产零部件,对于国内光刻机零部件厂商预期有需求拉动。
▍光刻机作为半导体领域核心“卡脖子”环节之一,国产替代势在必行,市场信心将持续增强。
光刻机作为半导体制造过程中价值量和技术壁垒最高的设备之一,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超230亿美元(SEMI数据),其中ASML处于绝对领先;2024年国内市场规模超400亿元(SEMI数据),但是跟据我们测算国产化率仅2.5%。目前半导体制造工艺节点缩小至5nm及以下,曝光波长逐渐缩短至13.5nm,光刻技术逐步完善成熟,但是国内光刻机仍明显落后于海外。同时,美国对中国先进制程设备和技术围追堵截,光刻机处于核心“卡脖子”状态。我们认为不论当前国内光刻机实际进展如何,国产高端光刻机的发展有望持续获得推动,国产光刻机及产业链将同步受益,市场信心将持续增强。
▍中国大陆作为2024年ASML最大收入来源, ASML持续保障国内客户的维保服务,国内先进扩产预期增强。
2024年全年,ASML销售额达282.63亿欧元,同比+2.55%,创下历史新纪录。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营收为101.95亿欧元,占比约36.1%;韩国营收为64.09亿欧元,占比约22.7%;美国的营收为45.22亿欧元,占比约16.0%;中国台湾地区的营收为43.54亿欧元,占比约15.4%。公司预计2025年中国大陆市场的占比将趋向历史正常水平,2025年中国大陆的收入将占公司总收入的20%左右,恢复到2023年以前的常态状况。中国大陆客户作为公司最大的收入组成,ASML持续保障中国客户的维保和替代需求,我们认为后续国内先进晶圆厂扩产预期进一步增强。
▍风险因素:
技术路线革新,先进技术创新不及预期,国际产业环境变化和贸易摩擦加剧风险,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波动等。
▍投资策略:
我们认为,国内对于光刻机产业链的投资和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国产高端光刻机的发展有望获得推动,半导体设备产业链将有望同步受益。未来若DUV及EUV设备逐步实现国产化突破,国内先进制程产线有能力逐步实现国产替代,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半导体扩产周期。建议关注受到光刻机“卡脖子”问题影响的半导体制造、设备、零部件自主化替代的相关公司,尤其是光刻工艺相关的设备和零部件厂商。此外,受益于国产光刻机突破,我们认为未来国内先进制程扩产有望加速。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当日发布的《晨会》报告,分析师:徐涛 王子源 夏胤磊S1010517080003 S1010521090002 S1010521080005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8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