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不同阶段买入力量的变化

1策略观点:牛市不同阶段买入力量的变化

根据历史经验,熊市末期牛市初期,买入力量最强的是长期资金,保险、社保和汇金等大多会逆势布局,牛市初期和中期,随着风控压力缓和,赚钱效应回升,先知先觉的老股民和存量机构投资者会持续补仓,牛市中后期,新股民或基民会持续流入。2023-2024年9月,ETF规模持续逆势增长,是熊转牛的重要力量,2月以来ETF份额有所下滑,这是牛市初期往牛市中后期过渡的证据。2024年9月指数反转后,很快观察到的两融回升、涨停数量回升,是老股民回归的标志。私募和外资等机构投资者这一次回流的速度偏慢,近期港股上涨,说明机构资金加仓意愿持续回升,是牛市初期转入牛市中期的标志。目前外资和私募仓位较低,后续大概率还有较大的加仓空间。最近两个季度的震荡,完成了买入力量的切换。目前市场的状态是,不依赖逆势买入的力量,市场也能维持较好的赚钱效应,这种状态持续得越久,新增的居民资金大概率会逐渐流入。2013年的震荡和2019年的震荡,均带来了后续更多的居民资金。

(1)根据历史经验,熊市末期牛市初期,买入力量最强的是保险、汇金等机构。由于大部分居民资金更关注短期收益情况,国内资管机构背后大部分资金来源也是居民资金,所以熊市中,敢于逆势买入的力量较少,往往只有保险、社保和汇金等少数参与者敢于逆势买入。而ETF中这些投资者占比较高,所以历次熊市都能观察到ETF规模的逆势增长。比如2018年熊市,ETF规模也是逆势增长,而到了牛市后半段(比如2020年下半年-2021年),ETF规模占比反而会明显下降。所以ETF规模增长快,往往是熊市后期到牛市初期的特征。

牛市不同阶段买入力量的变化

(2)牛市初期到中期:历史经验表明,存量资金仓位将会逐步提升到上限。熊市一旦结束,存量市场中的大量成熟投资者通常会快速补仓,比如2012年底-2014年中、2019年-2020年Q1,均观察到私募仓位快速回升。而到了牛市后期,由于可以增仓的空间不大,仓位往往维持高位震荡。去年9月以来,私募仓位有所增加,但增仓幅度尚未达到较高水平,这说明我们现在可能还在牛市前半段,较低的私募仓位,意味着后续市场依然易涨难跌。

牛市不同阶段买入力量的变化

(3)牛市中期到后期:历史经验表明,新的产品形式,新的居民资金主导市场。牛市初期到中期,股市买入的力量主要来自老股民(至少经历过一轮牛熊周期)和机构投资者,而到了牛市后期,居民资金流入力度往往会加强,此时通常会有大量新增的居民资金,通过一些过去3年业绩很好的产品流入股市,2015年上半年和2020-2021年均是如此。从各类渠道产品的发行情况来看,现在尚未进入牛市后期,而且新的权益相关类产品创新也尚未出现较大的变化。

牛市不同阶段买入力量的变化

(4)当下的资金状态(牛市初期到中期):ETF逆势买入力量变弱,存量老股民和机构资金热情持续回升,新的产品形式和新的居民资金尚未进入。2月以来,ETF份额有所下降,这是牛市初期结束的标志,股市已经脱离了熊市状态,市场内生赚钱效应回升,暂时不需要逆势买入的力量了。考虑到港股的投资者结构更偏机构,港股的走强,说明存量成熟投资者买入力量较强,这是牛市中期的标志。

牛市不同阶段买入力量的变化

(5)短期A股策略观点:逐渐开启牛市第二波上涨,初期可能会受季节性影响。2024年10月-今年1月,机构投资者和活跃的交易性资金一直对股市存在明显的分歧,机构投资者由于更关注盈利和政策效果,整体略偏谨慎,交易性资金更关注交易量和局部主题热点的连续性,整体更为乐观。近期由于盈利进入空窗期、美国关税政策好于预期、DeepSeek让全球投资者关注中国互联网资产,机构投资者的情绪也有所回升。这种回升有可能是牛市第二波上涨的早期,近期会面临两会前后博弈性资金离场、4月季报验证的考验。但整体方向是乐观的。建议投资者在考验期逢低再次加仓。

牛市不同阶段买入力量的变化

未来1个月配置建议:港股互联网(海外波动加大,中国资产配置意愿上升)>钢铁建筑(破净个股政策性驱动估值修复) >地产消费(等待验证春节后地产数据)。2024年10月以来的震荡期,市场风格偏向小盘低价策略,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是,流动性充裕但盈利较弱,所以投资者偏向博弈性风格。其实如果观察历次牛市(2005-2007、2014-2015、2019-2021),不管是否是盈利驱动的牛市,低价策略都容易在指数大幅上涨的后期至震荡初期有较强的超额收益。而一旦市场进入震荡期后期,低价策略大多会失效,指数新一轮中枢回升,大多不是由低价策略带动的。对于大小盘风格来看,牛市期间的每一次震荡,大概率是大小盘风格转变的拐点,震荡结束后,新的上涨波段大概率大小盘风格和之前不同。比如2020年7-9月震荡期之前的4-7月,市场风格偏小盘,但2020年8月-2021年初,风格转向大盘。2014年-2015年1月震荡期中的2014年9-12月,市场风格偏大盘,之后的2015年1-6月,风格转向小盘。站在当下来看,信达证券认为市场震荡末期,在新一轮上涨之前,大概率会提前观察到风格转向大盘。建议成长内部转配港股互联网,价值内部关注指数权重(银行)、破净类价值股(钢铁)。

牛市不同阶段买入力量的变化

2本周市场变化

本周A股主要指数全数上涨,其中中证500(2.63%)、深证成指(2.19%)、中小100(2.03%)领涨。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分化,其中有色金属(7.08%)、国防军工(6.96%)、计算机(6.74%)领涨,石油石化(-1.49%)、综合(-1.03%)、房地产(-0.91%)领跌。概念股中,猴痘概念股(17.00%)、共享单车(10.10%)、一体化压铸(8.73%)领涨,邮轮(-12.91%)、激光雷达(-12.22%)、硅谷银行倒闭(-9.31%)领跌。

牛市不同阶段买入力量的变化

牛市不同阶段买入力量的变化

风险因素:房地产超预期下行,美股剧烈波动,历史规律可能会失效。

注:本文源自信达证券2025年3月9日发布的报告《牛市不同阶段买入力量的变化》,分析师:樊继拓S1500521060001李畅 S1500523070001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8107.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20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20

相关推荐

  • 近期港股市场的八个重要问题

    一、谁在买港股? 根据港股托管机构拆分来看,南下资金或是本轮做多港股的主力资金之一。1月14日至2月26日,港股通累计净流入1672.1亿港元,而同期国际中介、中资中介和香港本地中介分别减仓787.0亿港元、554.6亿港元、97.7亿港元。 节奏上,春节前后,外资净流入规模抬升,但又于2月中旬止盈,而内地资金持续南下。具体而言,DeepSeek引发了海外资…

    2025年3月25日
    1400
  • 马斯克的“考成法”:453年前的似曾相识

    最近的马斯克估计有点烦。 三个月多前,还顶着椭圆办公室行走,美利坚一字并肩王,当代吕不韦,现实版钢铁侠,人类之光等诸多光环,被人们称颂其敢于拼上全部身家下场力挺特朗普的魄力,以及由此带来丰厚“回报”的远见卓识。 短短三个月之后,“人设”似乎一下崩塌。美国国内掀起抗议其大刀阔斧裁撤10万联邦雇员的示威,海外则因其力挺特朗普在对盟友和乌克兰的各种不友好立场而抵制…

    2025年3月25日
    1300
  • 12天暴涨139%,A股又一大妖股出没?

    近来,市场风格不断切换,A股涨价题材再次火热,妖股也频频出没。 中毅达,便是其中之一。 截至今日收盘,连续2日涨停的中毅达已然成为化工股中最靓的仔。 自3月10日以来,该股已经创下了12天6板的“战绩”,期间累计涨幅超139%,股价已创近1年新高,目前总市值103.27亿元。 原料涨价潮、游资炒作 本轮化工板块走势强劲的背后,主要受益于化工原料的涨价。 截至…

    2025年3月26日
    1500
  • 光与影:日本走出通缩的现实与隐忧

    导读我们以“巴-萨效应”作为理论基础,尝试从微观主体行为视角来解释日本长期通缩原因和治理经验。2013年后日元贬值,以及2020年后输入性通胀及劳动力市场供给紧张带来涨价效应,都是日本走出长期通缩的重要原因;但日本劳动生产率能否持续提升和名义汇率的变动方向将是其未来能否实现可持续通胀的决定因素。摘要 1、从“巴-萨效应”的视角理解日本长期通缩: 如果上世纪9…

    2025年3月25日
    600
  • 丽人丽妆实控人“豪门婚变”,前妻分走1.2亿,阿里系已清仓离场

    丽人丽妆(605136.SH)的一则公告,为一场持续数年的“豪门婚变”画上了句号。 4月2日,丽人丽妆公告称,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黄韬、翁淑华离婚财产纠纷作出终审判决,黄韬持有的1674.75万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4.18%)判归前妻翁淑华所有。 以当日收盘价7.15元/股计算,该部分股权价值约1.2亿元。尽管案件尘埃落定,但这场始于微博“寻夫”的纠纷,…

    2025年4月3日
    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