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大省要挑大梁”
在2025年3月5日的江苏代表团审议和6日的联组会中,习近平主席强调经济大省要挑大梁并要求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培育。江苏代表团审议方面,强调了深化改革与高水平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实一体化协同战略、促进共同富裕。相较去年新增了破除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加强与京津冀和粤港澳等区域协同、重点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
联组会方面,强调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科技与人才良性互动、推进数字化战略与学习型社会。相较2024年新增了建立科学教育评价体系、完善学校管理自主权、提升依法治教水平、推动“双减”政策持续深化、实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部署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推动智慧教育发展、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等内容。
二、“下力气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
两会期间,李强总理参加了云南代表团审议、河北代表团审议和经济、农业界委员联组会,强调下力气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在云南代表团提出打造文旅康养融合的消费升级版、推进”绿电+先进制造业”绿色发展、建设西南开放枢纽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河北代表团要求深化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推动传统产业科技赋能、加强雄安新区建设;在联组会上明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组合,通过促进居民增收、优化供给、破除市场壁垒激发消费潜力,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强化科技产业融合培育新支柱产业,确保经济循环畅通和高质量发展。
三、中央财政预留充足空间
经济主题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提出增加新质生产力培育投入和增强民生领域政策倾斜。在核心政策框架方面,阐释5%增长目标优势,提出促消费惠民生、补短板增后劲等四大政策支柱;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规划上,通过抓投入、人才和生态,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保障;在民生领域,聚焦群众“急难愁”事升级政策;同时,还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包括提交《纲要草案》和组织重点规划编制。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指出,2025年实施“持续用力、更加给力”的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赤字安排,支出强度,政府债券规模,转移支付和重点领域保障。同时,为应对内外部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中央财政还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强调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结构上,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和优化再贷款政策;同时推进金融风险防范,把握宏观联系、防范外部风险、提升监管效能和完善审慎管理。
四、加大对消费、地产和科技行业的金融支持
2025年3月5日,于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金监局局长李云泽强调将加大对消费业、房地产和科技行业的金融支持。一是扩大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覆盖面,拉长”白名单”并研究配套融资制度,支持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和小微企业融资;二是创新消费金融,优化资源配置并针对长期大额消费需求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三是推进科技创新金融四大试点,包括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加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提高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比例至80%并延长至10年、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试点破解质押难题,通过制度创新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支持。
五、强化对平台经济监管和涉企执法整治
在2025年3月5日的”部长通道”中,市监局局长罗文重点讲解平台经济监管举措和涉企执法整治行动。平台经济监管方面,主要包括:规范平台收费行为并制定合规指南以降低中小商户负担,强化直播电商审核与抽检并出台监管办法,规范平台促销规则保障商户权益,督促平台优化算法透明度以保护劳动者权益等。涉企执法方面,开展涉企执法专项整治,重点查处乱收费并建立长效机制,推行过罚相当原则纠治乱罚款,推广非现场监管减少对守信企业干扰,严格规范查封程序强化执法监督,通过制度建设与监管创新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和营商环境优化。
风险提示
1)经济变化超预期。海内外形势变化使内需修复偏慢。
2)政策变化超预期。稳增长政策可能会影响内需修复的斜率。
注:内容节选自申万宏源宏观2025年3月11日发布的研究报告《财政注能 强振经济—— 2025年财政预算深度分析》,分析师:赵伟、贾东旭、侯倩楠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8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