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古茶,难逃魔咒

作为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还是没能逃过业绩大变脸的魔咒。

2024年,公司交出一份上市以来最差答卷,预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成,净亏损最高1.2亿元。即便剔除相关减值等因素影响,预计亏损也在0.5亿元-0.53亿元之间。

澜沧古茶地处普洱茶核心名产地之一的景迈山,名山头的普洱茶难卖,一方面是终端消费市场回暖缓慢,另一方面公司转型效果不佳,未能在线上渠道收获红利。

更重要的是,经过1月初少数股东突然发难风波后,元老级核心高管王娟辞任,业务团队主官亟待就位。不过,公司至今未能找到合适的经营掌舵人,只能由75岁的董事长杜春峄暂代总经理职责。

最高亏损1.2亿

辛辛苦苦卖了一年普洱茶,回头看账本亏了1个多亿。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06911.HK)身上。3月10日夜间,公司披露盈利预警,如实预告了业绩大变脸的事实。

根据公告,2024年,公司预计录得营业收入3.60亿元至3.70亿元,同比下降约30%至32%,公司拥有应占亏损约0.97亿元至1.2亿元。剔除非经营性因素,预计亏损0.5亿元至0.53亿元。

澜沧古茶2023年12月登陆港股,为近年来唯一成功上市的茶企。

收入下滑、业绩由盈转亏,公司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有关费用和支出未获适时调整和优化;第二是结合期内公司表现和市场环境,进行了有关资产及信用的减值拨备。

公司收入下降的状况,反映出其渠道转型不力。

由于缺乏线上、线下产品分类规划和价格管控,公司线上渠道未获增长,同时又冲击线下门店经营。在报告期内,公司依托KA渠道获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0%,在原料茶业务上作出突破,仍难抵御整体市场复苏缓慢、线上冲击。

澜沧古茶的产品覆盖中高端及大众茶市场。主要产品为1966、茶妈妈和岩冷三大系列,分别对应高端、大众以及新中产消费群体,价格区间分别为每公斤471元-50420元、500元-15800元,以及1242元-4363元。其中,1966系列盈利能力最强,毛利率水平超过70%。

去年上半年,这三大系列均出现下滑,其中,1966系列收入1.3亿元、茶妈妈和岩冷收入共计0.5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6.1%和19.1%。

人事巨震

或许,正因为去年上半年开始的业绩大变脸,最终触发了少数股东的公然“发难”。今年1月初,澜沧古茶少数股东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提议免去王娟执行董事一职。

他们认为,王娟的经营管理理念不符合当前市场环境,在现阶段已经无法匹配公司业务发展。

今年51岁的王娟,曾是澜沧古茶的一名经销商,2007年加入公司,并在2018年就任总经理。

她不仅是公司高管,也是股东,截至2024年中报,其持有澜沧古茶9.92%股权,为第二大股东,与75岁的公司创始人杜春峄为一致行动人。2023年12月22月,二人在联交所一齐敲钟,将澜沧古茶送上资本市场。

提议罢免王娟的少数股东,合计持有公司股份855万股,占总股本的6.79%。尽管持股比例不高,但还是在资本市场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在多方博弈之下,短短3天就有了结果。

王娟以个人身体原因为由,向董事会请辞总经理等职务。公司也作出了妥协,调任她担任非执行董事,由董事长杜春峄代理总经理职务。

其实,王娟并不像少数股东们所述的那么不堪。她一路助力澜沧古茶登陆资本市场,上市当年,公司的经营表现尚可,录得营业收入5.27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0.80亿元,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

如果将时间前移,2021年才是公司业绩巅峰,当年录得营业收入5.59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31亿元。此后,呈现出发展后劲不足的态势。与此同时,公司库存高企,截至2024年上半年为9.09亿元。

作为一家拥有近60年历史的普洱茶企,澜沧古茶长期依赖于经销商渠道。2024年上半年经销渠道贡献收入60%以上,收入规模为1.2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近30%。

线下经营不利,公司逐步布局线上业务,去年上半年,线上录得收入0.31亿元,仅占公司总收入约16%。

普洱茶在线上市场并不是没有机会,也并非消费者不爱喝普洱茶。“李陌茶”是近年跑出的茶叶线上品牌。公开数据显示,该品牌2023年仅抖音平台的交易额就高达7.5亿元以上,其中4成为普洱茶。

困在亏损泥沼中的澜沧古茶,急需大象转身。目前,公司还没能找到熟悉行业经营的掌舵人。

这个人选,不仅要拯救业绩,还得提振市场信心。澜沧古茶上市两年来,市值已大幅缩水。截至昨日收盘,总市值仅5.03亿港元,已较上市时蒸发3成。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8413.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21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 复盘互联网Dot-com浪潮:对AI应用有何启示?

    中金研究通过复盘1990年代以来的互联网兴起的产业历史,以及2000年纳斯达克互联网Dot-com浪潮的前因后果,试图对当下AI发展趋势预判提供一定启示。 摘要 产业篇:难的是把握“时点”和“什么样的发展路径”。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虽可预判,但精准把握发展时点与具体形式颇具挑战,如万维网、PC等并非一开始就是主流形态。1991年美国允许商业机构介入NSFNE…

    2025年3月25日
    800
  • 关税下出口:已知压力和未知风险

    随着“对等关税”的变本加厉,二季度中国出口将真正迎来考验期。为何是二季度?一方面,3月出口可能因为今年的早春较1-2月回升,出口压力在宏观数据层面的体现或因此“延后”。另一方面,美国对华加征20%关税已落地、无任何豁免(作为对比,新增关税前的加权平均税率为12.3%),出口迟早会发生反馈,近期领导调研足迹、集运价格、韩国出口等领先指标已释放部分信号。而美国“…

    2025年3月27日
    1500
  • 如何看待赎回风险,如何把握修复机会?

    主要观点 今年以来资金持续偏紧,利率调整由短端到长端,并带动信用债调整,本轮短端调整幅度更大。今年以来资金持续偏紧,1月主要是短端上行,长端在抢跑行情中下行。而2月以来短端上行向长端传导,长端也明显上行。尤其是2月20至24日连续三日调整幅度较大,10年和3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10.0和10.5bps至1.76%和1.95%,带动信用债和二永债大幅调整。基…

    2025年3月25日
    1400
  • Deepseek带来的中国资产重估能走多远?

    尽管近期中国科网公司已有非常显著的涨幅,拉长历史周期看,我们仍处于AI时代的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美国AI袪魅,中国AI在狭缝中突围。 DeepSeek可以被看作中国科技领域的“上甘岭”,实现了自主创新与突破。但这场“战役”远未结束。 从突破到引领,从技术创新到应用落地,从改变预期到创造价值,从本土低质量内卷到全球化高质量发展,中国科技企业要走的…

    2025年3月25日
    700
  • 英伟达Q4业绩爆表!黄仁勋挺直腰杆:AI芯片需求只增不减

    周三,芯片巨头英伟达公布了2025财年第四财季及全年财报。第四季度营收393亿美元,同比增长78%,全年营收更是飙升114%,一举达到1304.97亿美元。 同时,英伟达还公布了强劲的业绩指引,预计第一季度营收约为430亿美元,上下浮动2%,高于分析师预计的417.8亿美元。 受此影响,英伟达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3.67%,报131.28美元,总市值为3.2…

    2025年3月25日
    1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