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里奥最新对话:中国在应用层面已形成明显优势,这是当下中美科技战的真实格局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里奥,在本周三CNBC CONVERGE LIVE活动的一场对话中,围绕中美关系、人工智能等热点话题,分享了最新观点。

在这一次的对话中,达里奥谈及自己对于AI的看法。

在达里奥看来,投资者们往往陷入一种误区,觉得只要押注AI概念就万事大吉,但AI真正的价值,在于应用层面的实际效能。

一项技术是否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具体的使用场景。

比如,对于达里奥自身来说,核心就在于如何运用AI优化投资决策。

这才是技术革命产生实质性影响的领域,而非单纯追求概念性的资本市场炒作。

就中美的这场人工智能博弈来讲,

达里奥认为,虽然中国在尖端芯片领域尚有些许落后,但其在芯片的量产和应用方面已经占据优势。

而技术竞争的本质角力点,也不在于能否造出最尖端、最昂贵的芯片,而是真正将技术应用于实际场景中;

在这一点上,中国在应用层面已形成明显优势。

本文精译提炼了达里奥的精彩内容:

人类该如何与彼此共处?

问:我们都知道,之前你对于债务周期的一些观点是比较悲观的,在你看来,科技上的创新能否带来一些积极的因素?

达里奥:我认同人工智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工业革命,因为它影响着我们所有的思维方式;

这意味着,我们能在提升生活水平的诸多领域实现质的飞跃。

但这一切的核心问题在于:人类将如何与彼此共处?

所有伟大的新技术都可能被用于战争,它们也可能引发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当我们审视美国这样的国家时,常将其视为整体,却忽视了其内部的巨大差异。

在美国的3.3亿人口中,仅占1%的300万人主导着社会变革——

这些人毕业于顶尖学府,是创新者,也是独角兽企业的缔造者;

其后的10%依附于他们这些人,从而获得成功;

接下来,30%的人口尚可维持体面;

而底层的60%人口,则呈现惊人的现状——

平均阅读水平仅有不到小学六年级的水平,且普遍缺乏生产力。

这些非生产性的人口,因无法创造价值而陷入贫困,构成了重大的社会问题。

因此,我认为,根本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准备好,以更加包容的方式继续发展?

我们总是说,我们要追求更好的医疗体系、更佳的福利等等等等,但其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究竟该如何互利共存。

就像我们讨论的“不丹模式”,

这个国家虽未经历现代工业洗礼,却在全球幸福指数和健康评级中屡屡超越发达国家。

所以,人类该如何与彼此共处,这才是我所认为的真正的问题核心。

比如说,当人工智能技术继续发展下去,它会不会被武器化?我们会选择相互争斗吗?

这些技术带来的决策速度,将超越人脑的思考能力,最终就可能导致技术失控,从而变成相互之间的对抗。

所以,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变得至关重要。

我们身处泡沫之中吗

技术产生实质影响的关键点

问: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你认为我们处在泡沫当中吗?

达里奥:从历史的发展规律中,我们或许能理解这一点。

在历次工业革命的高峰期,包括互联网泡沫时期的数字革命浪潮中,那些重塑世界的新技术总会引发市场狂热。

人们往往沉迷于技术本身的革新性,却忽视了价格与价值的理性评估——就像1998、1999年间那样。

当时,数字革命席卷而来,投资者疯狂追逐科技股,完全无视了估值的泡沫。

而事实是,以低廉的价格投资于普通公司,往往比高价追逐明星股票更具投资智慧。

这就是周期。

当前,市场正面临着利率上升的复杂环境,这源于债务供需关系的根本性改变。

许多科技股的定价模型,甚至和债券高度相关,当利率预计上行时,都面临着分母端的压力。

我们审视这场技术热潮,所谓的超级算力平台本身并不会创造财富。

投资者们往往陷入一种误区,觉得只要押注AI概念就万事大吉,

但我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应用层面的实际效能。

技术是否产生实质影响,取决于具体使用场景。

对我而言,核心命题在于如何运用AI优化投资决策。

或者说,对于像新加坡航空这类企业,核心命题应在于如何通过AI提升运营效率。

这才是技术革命产生实质性影响的领域。

美国国债的供需失衡

全球市场不愿意继续承接

问:近期我们已观察到美国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调。

当前市场的核心逻辑在于——正如特朗普总统本人所言——其政策重心并非刻意规避经济衰退,甚至对衰退的可能性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默许。

这种战略转向是否改变了您对美国股市的评估?又是否重塑了我们对美国经济衰退前景的预判?

达里奥: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债务问题

我们正面临极其严峻的供需失衡——许多人可能觉得,没事,我们肯定能处理好债务问题,

但,这显然是对债务运作机制的根本性误解。

我最近在写一本新书,其名为《美国将如何破产》(How Countries Go Broke),

可以在领英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看到,其中对债务周期的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

美国债务供需失衡问题的根本在于,

美国必须继续向外发售债券,而全球市场根本不愿意继续承接,这种危机迫在眉睫。

当前形势的紧迫性在于,美国财政赤字必须从当前占GDP7.2%的预测水平压缩至3%

如果不能实现这一目标,国债市场的供需失衡将全面爆发。

问:这是否意味着紧缩?

达里奥:如果债务的供需失衡,美国会采取什么措施呢?

首先,可能出现债务重组;

其次,也可能通过外交手段胁迫他国持有或购买债券;

甚至,可能出于政治原因切断对某些债权国的支付等极端手段以化解危机。

历史反复证明,当国家陷入此类困境时,债务货币化将成为必然选择。

当前国际政治与地缘格局的剧变看似难以想象,但如果追溯历史,从周期规律来讲,这些事情实则早有先例。

我们将见证某些令人震惊的发展,其震撼程度绝不亚于我们经历过的那些危机。

接下来,我们必须着手解决内部治理问题——这将引发连锁反应。

诚然,如果能消除政府与社会中触目惊心的资源浪费——

当前数据显示,联邦政府每年的行政浪费高达2470亿美元;

并且,提升占人口60%的非生产性群体的效率,比如通过技术赋能与管理优化;

那么,我们可以释放巨大的潜力。

但每项改革措施都会产生连锁效应。

以康涅狄格州为例,

该州堪称全美第二富的州,却面临着22%的高中生辍学或课业不及格、缺勤率超25%的教育危机。

更严峻的是,政府计划大规模削减学校的供餐计划。

新政府上任的前100天改革窗口期充满挑战——如果不能在此期间整顿低效体系,整个治理架构将陷入瘫痪。

因此,我认为这些才是关键问题所在。

影响预算赤字

有三大关键因素

问:你强调说,赤字率应该下降到3%,这样做的话,我们可能不陷入衰退之中吗?

达里奥:当然,回顾1992-1998年,影响预算赤字的三大关键清晰可见,

即财政支出管控、税收收入优化——我指的是提升实际税收收入而非单纯调整税率,以及利率传导机制。

若政策组合得当,首先,利率中枢将会下移。

对于赤字来讲,关键的一大影响因素就是利率;

当前每年支付的利息成本高达1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利率波动会直接冲击财政平衡。

如果能改善供需结构,不仅可以压低利率中枢,还能重建市场信心。

这在技术层面完全可行,唯一的阻碍在于政治博弈。

中国在应用的整合已形成优势

这是当下竞争格局的真实写照

问:美国刚刚对中国加征了20%的关税,你怎么看待接下来的科技战?

达里奥:事实上,美国在芯片领域——

尤其是尖端芯片的研发上,确实具有独特的竞争力,但在实际生产环节却恰恰相反。

中国在最高端的芯片领域虽稍显落后,但差距并不悬殊。

他们正在努力攻克尖端芯片技术;

并且,中国在芯片量产、芯片应用整合等方面已经占据优势——

尤其是将芯片与机器人技术结合的实际应用层面,中国已取得显著领先地位。

因此,当我们探讨技术竞争的本质时,

真正的角力点,不在于能否制造出最尖端、最昂贵的芯片,而在于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实际场景。

目前,中国在应用层面的整合能力已形成明显优势,这才是当下竞争格局的真实写照。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8749.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23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23

相关推荐

  • 全面降温!美国2月CPI同比上涨2.8%,市场加大年内降息两次押注

    当地时间周三,美国2月CPI数据如期出炉,美国2月CPI环比上涨0.2%,低于1月的0.5%和市场预期的0.3%,为去年10月以来新低;同比上涨2.8%,低于前值3%和市场预期的2.9%,创去年11月来新低。 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3.1%,均低于前值和市场预期,创2021年4月来新低。 数据公布后,黄金短线拉升6美元,徘徊在…

    2025年3月25日
    1500
  • 中信证券:供给宽松压力或正缓解,煤价底部预期有望明朗

    中信证券跟踪的样本煤炭上市公司,2025Q1净利润平均同比降幅或在26%,动力煤龙头公司跌幅较少。今年以来行业供给保持宽松,煤价虽然跌幅较大,但在初步的成本支撑下或逐步见底。目前板块龙头公司的红利水平依然具备吸引力,随着对煤价的悲观预期消化,待红利风格强化,板块有望启动新的行情。 ▍2025年Q1各煤种均价同比、环比继续下移,同比降幅超过20%。 2025年…

    商业 2025年4月2日
    1000
  • 降幅收窄!前2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0.3%

    3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109.9亿元,同比下降0.3%。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09万亿元,同比增长2.8%。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表示,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继续改善,利润降幅收窄,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制造业利润由降转增,工业企业效益状况…

    2025年3月27日
    1300
  • AI芯片龙头逆袭?寒武纪Q4首度盈利,单季营收暴增820%!

    2月27日晚间,寒武纪发布业绩快报,公司在2024年度的营业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但仍处于亏损状态,尽管亏损幅度有所收窄。 具体来看,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7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4.65亿元,同比增长65.56%。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使得报告期内收入规模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43…

    2025年3月25日
    900
  • 哪吒2和政府主导的消费升级

    近期,有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电影圈的人刚喊完“影视寒冬”,哪吒2的票房就水灵灵地破了65亿,创了历史新高。 于是,有不少观众喊:我们不是不看电影了,而是实在受够了那些工业垃圾。 事实上,我们可以用简单的微观经济学范式来描述这个现象:消费行业的需求很大,但是,贴现率很高。 如上图所示,政府系统性地提高了消费行业的贴现率,形成了一个较高的满意阈值。如果企业提供…

    2025年3月25日
    1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