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A股上市药企赛隆药业发布公告,大幅下修2024年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直接由正转负,营业收入也下修至3亿元以下,拉响了业绩警报。
受此影响,今日赛隆药业“一”字跌停,报9.56元,总市值为16.83亿元。
业绩为何“变脸”?
根据公告,赛隆药业原本预计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450万元至650万元之间;最新预计却急转直下,变为亏损2100万元至4100万元。
营业收入方面同样不容乐观,原预计在2.7亿元至3.2亿元之间,如今下修至2.55亿元至2.7亿元,收入规模大幅缩水。
对于业绩预告修正的原因,赛隆药业解释称,随着公司年审工作的推进,公司与年审会计师深入沟通后,结合公司业务实际情况,对部分销售收入确认进行再次分析。基于谨慎性原则,部分收入2024年度不予确认,预计减少收入约3963.25万元,减少毛利约3395.71万元。
此外,在资产减值方面,公司针对部分闲置的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预计将补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00-450万元。
这并非赛隆药业首次在业绩预告上出现重大偏差。2023年,赛隆药业就因业绩预告净利润与年报披露净利润差异幅度较大,且未及时修正,收到深交所监管函。
2023年1月31日,赛隆药业披露《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500万元至亏损2500万元。但到了2023年4月20日,公司披露的《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经审计净利润为亏损3731.23万元。
这一差异幅度较大且未及时修正的行为,违反了《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修订)》的相关规定,深交所要求赛隆药业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吸取教训,及时整改,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而如今,由于预计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后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根据现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在赛隆药业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后,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这对赛隆药业而言,无疑是高悬头顶、随时可能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业绩跌宕起伏
在赛隆药业2024年业绩“变脸”之际,回溯其过往财报,不难发现早在2021年至2023年间,公司业绩已出现颓势。
2021年,其营业收入达2.47亿元,同比增长104.73%,然而归母净利润却为-2334.14万元,不过好在同比增长65.28%,亏损幅度有所收窄。
到了2022年,赛隆药业营业收入虽以6.93%的幅度增长至2.64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却降至-3731.23万元,同比减少59.85%,亏损进一步扩大。
直至2023年,赛隆药业迎来重大转折,营业收入攀升至3.11亿元,同比增长17.58%,归母净利润更是大幅增长125.55%,达到953.37万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然而,这一向好态势并未长久维系。此次业绩预告下修,或意味着赛隆药业2024年净利润再度陷入亏损。
探究赛隆药业业绩亏损原因,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是关键因素之一。该政策致使赛隆药业产品价格下滑,极大压缩了公司的利润空间,加剧了业绩压力。
在企业自身运营层面,赛隆药业在研发和销售方面投入显著增加,尤其是新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的高额支出,进一步侵蚀了公司的盈利能力。此外,2020年及之后的疫情管控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业绩。
当下,赛隆药业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短期内,业绩预告的大幅下修无疑将使公司股价承受巨大下行压力。长期来看,若公司不能迅速采取有效举措改善经营状况,提升自身盈利能力,未来不仅难以摆脱发展困境,还将直面退市风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9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