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分析师武超则今天谈AI:短期调整很正常,现在离终局还很远

今天(317日)下午,新财富白金分析师、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所长武超则,在招商基金组织的一场线上交流中,分享了对AI投资机会的最新观点。

3月以来,市场略有震荡,尤其是前期涨幅显著的科技股,波动更为明显;

投资报梳理了武超则的对话,她表示,整个人工智能产业的落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阶段,基本面需要有一个跟进的过程。

尽管年初到现在,港股涨了百分之二三十,它其实是前面从最高点的估值打了对折,然后又涨回来30%。

和创新高的美国比,我们是处在一个估值往回修复的过程;

以AI为代表的科技资产,现在可能刚刚开始走向成长期,从一个技术的萌芽开始有基本面,走向有业绩。

她认为,放在2025年的投资框架下讨论,算力依然是确定性最高的板块;

算力板块不仅局限于GPU这一最核心的AI芯片,存储、铜连接、光模块、PCB等一系列环节同样将受益于算力需求增长的阶段。

武超则表示,不一定非要聚焦在最贵的那一个上,整个算力板块里至少有几百家公司,这个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好的投资机会。

只要能看清楚整个产业趋势,一时间的贵不是问题——

因为这些个股的波动非常大,往往会因为短期事件的影响便宜下来。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关键还是要把产业的底层趋势把握住,找一些好的机会。

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讲,武超则建议,在科技这一块,把它做成一个主题,或者是板块性的投资。

一定去选某一个股票的话,它现在波动很大。

对投资者来讲,指数的长期回报应该会更好一些。

基本面需要有一个跟进的过程

问:三月份以来,科技板块有一些震荡,从你们的角度去看,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武超则:这背后映射的还是在于,我们要把股票投资和行业基本面分两层来去看。

首先,从整个产业的基本进展来讲,

DeepSeek的出现,给予了大家对中国科技板块投资信心的提升或者恢复。

但是在这背后,整个人工智能产业的落地,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比如说像阿里、腾讯这样一些大厂,它的指引是未来三年的资本开支会超过过去十年的总和,对应到每年可能也有1000多亿的资本开支。

但是,资本开支上的指引最终落地到,比如说GPU、服务器、数据中心这些基础设施的供应链,或者说产业有关的公司的业绩上,它是需要时间的。

不会说明天这些公司的业绩上就会有一个体现。

所以,短期的调整是非常正常的。

第一波,因为大家信心的恢复,首先大家会看到是一个拔估值的动作。

中国的互联网大厂,像腾讯、阿里,它的估值在春节前基本上都处在历史的50%分位以下。

估值修复到一定程度之后,下一步大家又要去期待,你有没有真正的EPS,或者业绩上的映射和持续的验证。

这又要回到马上将要到来的年报、一季报相关的数据。

在这个阶段,基本面上需要有一个跟进的过程。

确定性最高还是算力本身

问:您认为,这一轮的科技新周期里面,哪些方向有望走出阿尔法的趋势?

武超则:我们投资AI的框架就是三大块:

一是上游的算力板块,

二是模型、数据这个模块,

还有就是应用。

对于普通投资者,大家分这三块来看,是比较简单易懂的。

目前,如果我们放在2025年的框架下来看,我个人觉得,算力本身它的确定性应该还是最高的。

尽管DeepSeek出来之后有各种讨论,大家会质疑之后还会不会“大力出奇迹”,但我是这么看的:

我们对算力的需求分两大块,一大块是训练,另外一块就是应用。

整个春节之后全球的演绎,一方面,对于模型训练的需求,其实还是在很迅猛地增加的。

如果我们把DeepSeek的创新理解为工程上的创新,它在推理模型上有了比较好的表现,

但基础模型,它仍然是推理模型能力的来源。

所以这就回答了一个问题,就是说,如果此刻不是终局,大家要继续演进;

那么不管是开源还是闭源,肯定还是要把原有的基础模型,也就是预训练,继续做下去。

但是,这里面要识别一个问题——越往后,边际效应在变差——

模型的size增加一个量级,但是模型能力可能只增加了10%或20%。

而对于大厂来讲,即使它的性价比较低,也会去做这件事情。

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

这件事情决定了,本身用于训练的基础的卡,不管是对单卡的要求还是集群的要求,其实不会下降的。

这是一方面。

第二,对于推理的需求,肯定会大幅的增加。

另外就是应用的起来,它也一定会继续增加推理的需求。

这样的话,我们要判断的就是,需求不是问题,但供给上可能会有一些变化。

相较于以前只能用英伟达的卡,接下来是不是国产的卡也可以?

是不是其他海外大厂的定制芯片也是可以的?

这件事情在CPU时代是发生过的,到最后,供给会变得更加丰富。

这可能是英伟达它短期有一些压力的原因。

但短期而言,不管是用于训练的需求,还是推理的需求,确定性最高的还是算力本身。

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算力是一个很大板块

几百家公司中有很好机会

第二个,回到投资算力上,我们日常理解的算力可能就是GPU——那个最核心的AI芯片。

但是其实我们看,今年阿里的资本开支也好,海外大厂的资本开支也好,

这三四千亿人民币或者三四千亿美金,差不多只有一半是用于买GPU的;

剩下一半,它肯定要把GPU做成服务器,那这里面就需要有存储;

做成服务器,也需要有连接,比如说需要用铜连接。

里面需要光电转换,比如说要有光模块,甚至底层的PCB——高速传输,对PCB的要求也会变高。

包括整个机房的环境,过去我们叫IDC(Internet Data Center),

现在叫AIDC,要把它做成机房,所以需要有空调、制冷、液冷等等,需要有整个配套。

所以,我认为算力本身是一个很大的板块,不是说你只能买那个最贵的。

最贵的那个,它也是大家投资比较集中的位置,现在冲进去买,压力比较大。

但整个算力板块里至少有几百家公司,这个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好的投资机会的。

当然,国产来讲,今年也是我们比较看好的一个方向。

如果我们再往国产上游去看,我们受制约最多的还是先进制程,

对应到先进制程的代工厂也好,再往上游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也好,它的确定性是非常高的。

算力越往上游越集中,我们在选公司、选标的的时候,相对是比较好选的。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国产的产能,

说来说去,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去大规模的交付,那也是空中楼阁。

整体看,经过过去几年的努力,国产的先进制程,包括相关的产能,从2025年、2026年往后,应该逐步会有一个比较好的释放。

这其实也会真正意义上,让它从“从0-1”开始走向“从1-N”,开始真正释放出产能,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结合这三个方面的原因,今年国产整体会更好一些。

应用的三大方向:

智能体、无人驾驶、机器人

问:在算力以外,您认为还有哪些投资方向?

武超则:另一个大板块肯定还是应用了。

之所以能称之为一个产业,它肯定是要闭环的,现在AI无法稳态的循环。

越往后,产业一定是个金字塔结构——

应用领域,相对会容纳的公司足够多,场景也足够多,产业也足够大。

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基本逻辑。

但是,站在投资上,你很难判断终局。

就像我们站在2013年,很多游戏公司一年涨了十倍,

但2015年回头看,90%的公司是不成功的,最后只有10%的公司走出来了,而2013年的时候,你没法判断谁是那个走出来的公司。

所以,在这样的周期中,做一些指数或者板块的投资,是一个相对的更优解。

我觉得,有几个方向,在应用上我相对是比较看好的。

一个就是AI agent,智能体。

我始终在想,智能化的能力,它本身就是一种应用,

比如我们最近高频打开的豆包、腾讯元宝,就是说它有一个载体。

这个载体不一定是一个全新的APP,但它在上面附着了一种智能化的能力,开始让我们更高效的去处理数据。

谁来做智能体?

现在看下来,我觉得硬件公司是很有希望的。

比如说苹果,比如说小米,比如说很多手机公司等等。

手机,它天然有数据的入口,天然可以去整合各种APP,包括PC电脑也是一样。

硬件是很难绕开的,至少我觉得硬件公司里会有人做智能体做的不错。

退而求其次,我们不一定能买苹果,但是可以去买苹果的产业链等等,至少它可以去带动整个产业的创新周期。

所以,从智能体的方向延伸,AI终端里面的手机,还有PC、眼镜,这肯定是个方向。

另外还有一些大模型公司,可能它卷基础模型卷不下去了,肯定也有公司转向做智能体。

最近我们看到,有一些大模型还不错的创业公司,已经开始转道去帮企业搭建企业自己的智能体,或者做三方的智能体,我觉得这也是一个趋势。

A股还有一些软件公司,它在某一个垂类数据上有优势,

比如说在金融、教育、医疗上面有优势,那么智能体搭建好,再加上私域的数据,这是有机会的。

这是第一个看好的应用,就是智能体这个方向。

远期来看,无人驾驶肯定是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场景。

无人驾驶的好处是什么?

虽然它现在没那么成熟,但是它的市场足够大。

我们科技股最重要的,就是它需要远期有一个很大的空间;

延伸一下,在应用场景上,最近很热的机器人也是一个道理。

当然,汽车本来就是一种机器人,这其实是一个框架。

所以,在应用上,我自己主要看好的,软的就是智能体,

硬的就是无人驾驶、具身智能,也就是机器人。

科技资产现在

才刚刚开始走向成长期

问:近期海外对美股经济衰退的担忧,叠加外资看多中国资产的声音,这对中国科技资产未来的走势会有怎样的影响?

武超则:资产的基础,还是产业本身。

至少在这一轮智能化的趋势上,中美两个大国的地位,或者说交替往前走的这种趋势还是挺清晰的。

回到资本市场,短期的表现更多的,应该还是对价格的映射。

两国基础产业处在差不多或者差距没有那么大的水平,

但是,我们去看资产的定价,大家也知道,纳斯达克包括美股对应的AI产业链已经涨了两年了,涨10倍的公司是很多的。

这映射的是对AI这一轮技术革命的信心,或者说想象。

对应到国内A股这些公司,大家是处在一个从完全不相信到逐步愿意去关注的阶段。

到今年春节后,大家会发现,好像我们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

映射到资产的定价上,尽管年初到现在,港股涨了百分之二三十,它其实是前面从最高点的估值打了对折,然后又涨回来30%。

整体来讲,相比于美股创新高,我们还是处在一个估值往回修复的过程。

所以,倒不是说我们的技术一下子就领先美国了,

产业的基本面,其实两国是在交替跟进,

但我们的资产是处在一个大幅折价的水平上。

从这点上,配置上的核心还是估值优势。

回到泡沫化的这个问题上,科技股的泡沫,它就是一个天然的属性。

大家如果看Gartner曲线,它从技术的萌芽期,到成长期,到泡沫期——

这个阶段大家会把预期放得非常大,然后再到泡沫破灭期——有些行业、公司就会被证伪,最后进入到成熟期。

我们现在可能刚刚开始走向成长期,从一个技术的萌芽开始有基本面,去走向业绩。

我想,后面才会有泡沫,大家会觉得炒过头,然后再往回走。

对普通投资者来讲

指数长期回报会更好一些

问:整个科技板块目前的业绩前瞻是怎么样的?有哪些线索值得关注?

武超则:我估计,一季报对业绩的体现,还不会特别明显。

我个人觉得,中报,尤其是二季度,效果会更好一些。

因为算力本身投资的映射,到订单的交付,至少也要半年这样一个周期。

之前大家也有关注一些方向,比如说上游,它映射的可能会更早一些。

前面我们谈了比较多的产业趋势,我个人的整体观点就是,

投资上游的话,比如说算力,这些公司相对是比较集中的,不太会有太多新公司冒出来说做这一块,

它更多的还是一些重资产的、相对比较大体量的公司,所以选股会容易一些。

越往下游,行业本身的发展不是稳态的,我们也很难判断谁最后能跑出来。

所以在快速迭代的过程中,我相信,个股很难跑赢指数。

历史上看,它整体是一个板块性或者说行业性的机会。

我还是比较建议,在科技这一块,把它做成一个主题,或者是板块性的投资。

去选某一个股票的话,它现在波动很大。

对普通投资者来讲,指数的长期回报应该会更好一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9363.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27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27

相关推荐

  • AI进化论:端侧AI格局生变,国产SoC迎高光时刻

    DeepSeek横空出世,激活端侧AI新周期,有望快速推动AI应用的普及。其大模型开源模式和低成本特点降低了AI硬件的创业门槛,而优化后的蒸馏技术使得更多模型能够部署在端侧,在既定算力下推理性能提升降低了企业成本,增强用户体验。在AI的滚滚浪潮中,我们看好AI SoC芯片将充分受益于算法平权带来的端侧AI硬件爆发式增长、端侧算力需求升级推动SoC的ASP增长…

    2025年3月25日
    1600
  • 二季度美国的流动性挑战

    后疫情时代全球资产配置的一条主线是“美国例外论”。而“美国例外论”基本面上的突出特征就是,这轮加息没有出现明显的金融条件收紧,进而导致企业经营困难、经济出现衰退迹象。而近期“美国例外论”开始松动(详见报告20250311《美股在跌什么》)。不由让市场反思:加息带来的金融条件收紧,究竟是“杞人忧天”还是“时候未到”? 这轮紧缩周期,美国各个部门的流动性环境都较…

    2025年3月25日
    700
  • 隔夜美股全复盘(3.13) | 英特尔盘后一度涨逾12%,任命Lip-Bu Tan为公司CEO

    01 大盘 昨夜美股三大股指持续震荡,纳指涨1.2%,特斯拉涨超7%。截至收盘,道指跌 0.2%,纳指涨 1.22%,标普涨 0.49%。美国十年国债收益率涨 0.747%,收报4.314%,相较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差32.1个基点。恐慌指数VIX跌 9.99%至24.23,布伦特原油收涨 1.44%至70.93。现货黄金昨日涨 0.61%,报2933.74美元…

    2025年3月25日
    1000
  • 中信证券:高阶智驾加速渗透,硬件产业链深度受益

    随着比亚迪高阶智驾方案超预期下沉,中信证券测算2025年比亚迪高速NOA车型销量达近300万辆,城区NOA车型销量达到46万辆,分别对应渗透率为60%/9%,合计高阶智能驾驶车型销量预计346万辆,渗透率69%,较2024年7.2%大幅增长。此外,比亚迪的智驾策略也有望加速国内其他车厂对于智驾的应用,硬件供应链方面,从入门级辅助驾驶到高阶智能驾驶,中信证券认…

    商业 2025年3月25日
    700
  • A股收评:沪指收复3400点,大消费、大金融强势爆发,乳业股狂飙!

    3月14日,A股主要指数集体冲高,沪指涨破3400点创年内新高。 截至收盘,沪指涨1.81%报3419点,深证成指涨2.26%,创业板指涨2.8%。 全天成交1.84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量1926亿元,全市场近4500股上涨。 盘面上,育儿补贴政策拉升乳业股,西部牧业等近20股涨停,托育服务、婴童概念等跟涨;保险板块爆发,游戏、白酒、啤酒板块走强,食品饮料…

    2025年3月25日
    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