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A股算力赛道热度不减。
3月18日晚间,智微智能(001339)公告,公司拟斥资不超过30亿元采购服务器,用于构建AI算力资源池。这一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净资产与总资产的双重50%红线,创下A股算力领域单笔采购规模新纪录。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0%以上,亦达到了智微智能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的50%以上,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该项交易目前不存在需要履行的其他审批程序,亦不存在重大法律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交易对手方信息被严格保密,凸显此次布局的战略敏感性。
算力业务崛起
这并非智微智能首次重仓算力赛道。
早在2024年,公司便通过成立子公司腾云智算,全面切入AI算力全生命周期服务。此次巨额采购标志着其从硬件集成商向算力服务商的转型升级进入深水区——通过自建智算中心,公司将掌握从服务器部署到算法优化的核心话语权,形成”硬件+平台+服务”的完整闭环。
支撑这场豪赌的是亮眼的财务表现。2024年财报显示,智微智能归母净利润同比激增220%-311%,达1.05亿至1.35亿元,毛利率攀升至17.76%的历史新高。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行业终端+AI算力”双轮驱动战略的精准发力。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其在机器人领域的突破。基于英伟达Jetson Orin平台开发的PAS-6102控制器,已实现人形机器人的精准运动控制;E608边缘终端则为多模态大模型部署提供算力支持。随着英伟达Project GR00T人形机器人通用模型的推出,智微智能的机器人业务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这种全产业链布局正在显现协同效应。2024年智算业务收入占比突破25%,但贡献了85%的净利润,印证了高附加值业务的强劲盈利能力。随着30亿元服务器集群投入使用,公司计划将智算服务能力提升至50EFLOPS,剑指国内第一梯队。
对于此次智微智能的“大动作”,有分析指出,在这场算力革命中,智微智能既面临历史性机遇,也需应对多重挑战。
技术迭代风险方面,GPU芯片制程升级倒逼硬件更新,研发投入占比需保持在8%以上。市场竞争加剧方面,华为昇腾、阿里含光等国产芯片加速替代,导致智微智能的毛利率承压。运营成本压力方面,30亿元服务器集群的能耗成本将突破2亿元/年,绿色算力改造迫在眉睫。
但正如董事长袁微微在投资者交流会上所言:“算力即生产力,我们已经站在新基建的风口浪尖。”
行业联动
实际上,在这之前整个算力产业链早已呈现共振态势。
运营商阵营方面,今日最新消息称,中国联通预计2025年的算力投资同比激增28%,全年资本开支瞄准550亿元,并且重点布局京津冀、长三角智算枢纽。
不久前,资本市场接连出现大额算力订单。3月4日,海南华铁子公司与杭州X公司签订36.9亿元算力服务合同,服务期5年,预计每年营收约7亿元。3月5日,蓝耘科技子公司与某客户签署37.07亿元的5年算力云服务协议。3月7日,协创数据拟向多家供应商采购不超过30亿元的服务器用于算力租赁服务。
第三方IDC方面,润泽科技市场预计可能获得字节跳动50-80亿元的意向订单,而光环新网市场传言与华为系企业洽谈20亿元的项目。设备商集群方面,超讯通信在半月内斩获14亿元的集成订单,城地香江中标中国移动3.9亿元的数据中心项目。
政策层面更是暖风频吹。深圳市计划打造五大10E级智能算力集群,北京市智算规模突破10000P,上海、广州等地相继出台算力补贴政策。
据IDC预测,2025年中国AI服务器出货量将达89万台,市场规模突破6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5%。同时,据IDC调研结果显示,目前42%的中国企业已经开始进行大模型的初步测试和重点概念验证,17%的企业已经将技术引入生产阶段并应用于实际业务中。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9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