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夫妻回乡养猪,成为河南首富,传牧原股份将赴港二次上市

猪肉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在我国肉类消费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24年预计我国猪肉产量占全球比例为49%,位居全球第一。

而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2024年我国猪肉产量占主要畜禽肉类产量的59.05%,市场规模达万亿级。

如今生猪养殖领域已跑出不少上市公司,像牧原股份(002714)就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其去年出栏生猪超7160万头,是妥妥的养猪大户。

格隆汇新股获悉,近期,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牧原股份正在考虑在香港进行第二次上市,这可能有助于其筹集至少10亿美元的资金。

近日发布的财报显示,牧原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79.47亿元,同比增长24.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8.81亿元,同比大增519.42%,实现扭亏为盈,并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72元(含税)。

尽管发布的业绩还不错,但牧原股份昨天股价依然微跌,今天尾盘拉升,截止下午收盘涨0.84%至38.58元/股,总市值约2107亿元。‌‌

60后夫妻回乡养猪,成为河南首富,传牧原股份将赴港二次上市

图片来源于格隆汇

猪肉产业链主要有哪些公司?如今生猪养殖企业的现状如何?不妨通过牧原股份来一探究竟。

01

60后夫妻回乡养猪,成为河南首富

牧原股份发展起来背后是秦英林、钱瑛夫妇回乡养猪,并成为河南首富的故事。

公开资料显示,秦英林1965年出生,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南阳市食品公司工作。钱瑛出生于1966年,大学在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的兽医,曾在南阳市肉类联合加工厂工作。

1992年秦英林与钱瑛辞去公职回到家乡河南内乡县马山口镇开始创业,次年内乡马山养猪场建成投产,他们从22头仔猪养起,开启牧原养猪事业,并在1994年把养猪规模扩大到2000头。

牧原的出栏生猪在1997年达到1万头,同时成立第一个兽医检测实验室;1998年其开始建立自主育种体系,并研发应用第二代猪舍;2002年牧原的出栏生猪达到2.2万头,探索轮回二元育种,还研发应用第四代猪舍,并设计以小麦为主要原料的多种营养配方。

随后几年,牧原的猪场越建越多,猪舍也不断升级,生猪出栏量持续增加,还从国外引进原种猪来改良种猪结构。

2012年公司出栏生猪超过91万头,还在湖北、山东成立公司,养猪事业走出河南。随着规模越做越大,牧原股份在2014年登陆深交所上市。

如今牧原股份已形成集饲料加工、种猪育种、商品猪饲养、屠宰肉食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

公司自建饲料厂,自主研发营养配方及生产饲料,还根据原粮市场行情变化趋势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应用低豆日粮技术降低豆粕使用量,从而有效控制养殖成本。

同时还自主研发新风空气过滤系统、独立通风系统、智能环控系统、智能饲喂系统等来提升养殖效率;并通过自养自宰的业务模式,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

此外,牧原股份还联合各大高校与科研院所,开展种猪智能测定、种猪大数据遗传评估、种猪种质资源分子鉴定等关键技术研究,并开发生猪育种系统,挑选各项性能指标优良的种猪。

2022年河南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秦英林向母校捐赠10亿元,共建农大牧原畜牧产业联合研究院,用于提升养猪业全产业链发展水平,轰动一时。

秦英林夫妻创业多年,带领牧原股份发展成国内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堪称传奇。牧原股份的发展壮大也让二人身家倍增,2024胡润百富榜显示,秦英林、钱瑛夫妇以1350亿元身家位列第16位,同时也是河南首富。

02

受猪周期影响,业绩存在较大波动

生猪养殖产业链上游包括提供饲料原料、疫苗兽药、种猪、养殖设备的企业,像新希望、海大集团、双胞胎集团、大北农等都是饲料生产商,天康生物、中牧股份等为疫苗兽药生产企业。

中游为生猪养殖企业,包括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巨星农牧等大型养殖公司,以及众多养殖场和农户。

下游主要是生猪屠宰、猪肉加工企业,包括双汇发展、龙大肉食、雨润等,以及通过农贸市场、超市、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将猪肉卖给消费者。

60后夫妻回乡养猪,成为河南首富,传牧原股份将赴港二次上市

牧原股份的主营业务为生猪的养殖销售、生猪屠宰,其主要产品为商品猪、仔猪、种猪及白条、分割品等猪肉产品。

具体来看,2024年牧原股份的营收全部来自于国内,其中养殖业务的营收占比超过98%,而屠宰、肉食业务及贸易业务的营收占比相对较小。

作为生猪养殖企业,牧原股份也难逃猪周期的影响。按历史规律,猪周期通常每四年循环一次,成为养猪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魔咒。

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为,当猪肉价格上涨时,养猪的赚得盆满钵满,于是在利益驱使下增加存栏母猪及生猪供应,随着市场供应增多,猪肉价格下跌,当跌破养猪成本价时,许多猪企出现亏损,进而大量淘汰母猪、减少生猪供应,当缩减到一定程度时,猪肉价格又涨了,如此周而复始。

60后夫妻回乡养猪,成为河南首富,传牧原股份将赴港二次上市

受猪周期影响,近几年牧原股份的业绩存在较大波动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牧原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约788.9亿元、1248亿元、1109亿元、1379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约69.04亿元、132.7亿元、- 42.63亿元、178.8亿元。

其中,2024年牧原股份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原因为其生猪出栏量、生猪销售均价同比上升,且生猪养殖成本同比下降。

生猪供应波动是影响生猪价格的主要因素。随着前期的产能去化,2024年生猪供应量同比下降,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也同比有所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几年小麦、玉米和豆粕等主要原材料成本合计占牧原股份营业成本的55%至65%,占比较大,所以这些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公司生猪养殖成本和净利润影响较大。

2024年玉米、小麦、豆粕价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带动养殖成本下降。不过,随着2025年3月10日起,我国对原产于美国的小麦、玉米、大豆等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养殖成本。

在饲料价格下降之下,2024年底牧原股份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降至13元/kg左右,全年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约14元/kg左右,在同行中具备成本优势。

去年生猪均价同比上升,且处于行业成本线以上,生猪养殖行业扭亏为盈。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4年出栏生猪头均盈利214元,同比提高290元。

60后夫妻回乡养猪,成为河南首富,传牧原股份将赴港二次上市

图片来源于牧原股份财报

在猪价上涨的带动下,2024年温氏股份、新希望、唐人神等生猪养殖公司也和牧原股份一样,实现了扭亏,可见目前生猪养殖行业景气度已有所回升。

03

牧原股份2024年市占率约10%,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猪企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长,以及养殖效率的提高,肉类的供应更加充足,价格也更加稳定和亲民,让普通人也能更轻易地实现每餐有肉,像猪肉、鸡肉、牛肉等都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菜品,尤其是猪肉占比最大。

据统计局数据,2024年我国猪肉产量为5706万吨,分别为禽肉、牛肉、羊肉产量的2倍、7倍、11倍以上。

可见猪肉已成为国人最主要的动物蛋白来源,即使在猪肉价格大涨的2020年,我国猪肉产量占全国主要畜禽肉类产量的比例也超过53%,更不用说在猪肉价格便宜的年份了。

60后夫妻回乡养猪,成为河南首富,传牧原股份将赴港二次上市

图片来源于牧原股份财报

我国生猪养殖业长期以散养为主,有众多散养户和中小规模养殖场,行业集中度较低。

不过近年来,国内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农业农村部预计2024年全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占比)超过70%。

随着规模化养殖占比的提升,以及政策调控的加强,未来猪周期可能会趋于平稳,大幅震荡及高价猪肉的时代或难再现。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生猪出栏量前十的上市公司合计出栏约1.56亿头,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比例约为22%,同比有所提升。

按2024年生猪出栏量计算,牧原股份以10%的市占率位居行业榜首,温氏股份、新希望、双胞胎、德康农牧、大北农、新五丰等进入前十。

60后夫妻回乡养猪,成为河南首富,传牧原股份将赴港二次上市

整体而言,经过多年发展,牧原股份已成为生猪养殖界的佼佼者,有“猪茅”之称,但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依然面临着非洲猪瘟、蓝耳病等疫病风险,同时生猪价格及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影响着公司的业绩。

财报显示,2025年牧原股份预计出栏商品猪7200万头至7800万头,仔猪800万头至1200万头,可见其出栏量还将继续增长,如果猪肉价格能保持稳定或小幅上升,那么牧原股份2025年的业绩也值得期待。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9934.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30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30

相关推荐

  • 如何度过债市逆风期?

    当前债市逆风主要与资金面持续偏紧有关,收益率曲线熊平,长端有补跌压力。随着国债收益率曲线调整至合意点位,资金面的风向也有可能出现转变,建议采取哑铃策略,积极把握短端票息机会,同时布局长端潜在的资本利得修复。 ▍本周债市大幅调整。 2025年2月17日至2025年2月21日,债市大幅调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6546%变动+6.54bps至1.720%;1…

    商业 2025年3月25日
    1600
  • 引爆深圳楼市!4席城央硬资产,圈定塔尖主场

    随着政策端、金融端,连下猛药,房地产的资产正打开了前所未有的空间。 而每一次量化宽松和楼市政策的积极亮灯,几乎都会带来资产的盛宴。 很显然,当前也是如此。 具体的表现为一线楼市成为回暖先锋,具备地段中心、配套全能、能聚合强势资源的高性价比资产成为资金热捧的标的。 所以,市场秩序洗牌的信号也随之出现。 爆量资金进入,城心资产迅速反弹 开年重磅会议结束,为今年整…

    2025年3月25日
    1000
  • 港股收评:三大股指走势分化,半导体、机器人板块上扬,煤炭股低迷

    2月19日,港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恒指、国指分别下跌0.14%及0.15%,恒生科技指数涨0.59%。 盘面上,权重科技股多数走低,美团跌3%,百度跌2%,网易、阿里巴巴、京东、腾讯跌超1%,小米涨超2%再创历史新高,快手飘红;半导体股走强,华虹半导体涨超22%;机器人概念股大涨,金力永磁涨超27%;内房股拉升,远洋集团涨超3%;乳制品、苹果概念、生物医药、…

    2025年3月25日
    1600
  • AI“探电”:AIDC供电架构进化论

    摘要 数据中心供电架构的基本演进路线是UPS→HVDC→巴拿马电源→SST。电力电子技术的特点是链路越短在能量转换时所发生的损失就越小且可能发生故障的节点也就越少,而上述的Roadmap即为这一点的充分体现。当前来看,UPS仍为数据中心的主流技术路线,但随着AIDC时代到来,我们认为不论是从数据中心使用者的成本出发考虑供电效率,还是从数据中心的拥有者的收益比…

    2025年3月25日
    900
  • 低物价与稳汇率的破局:回归“巴-萨效应”

    近年来货币政策面临愈发明显的内外均衡压力,我们尝试跳出对稳增长还是保汇率简单二选一的讨论,从经济学理论中寻找破局之策。“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指出,两国间实际汇率和通胀水平的差异本质上是由两国可贸易部门(以制造业为代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所决定的: 1)静态来看,(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越高的国家拥有更高的物价水平,货币也拥有更高的购买力(实际汇率); 2)动…

    商业 2025年3月25日
    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