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猪产能调控落地,聚焦养殖ETF(代码,159865)——猪产业占比达60%,规模领先同类
生猪产能调控预期落地,投资者可关注养殖ETF(代码:159865),该ETF含有约60%的养猪产业相关投资,同类规模排名第一,随着生猪市场的变化,养殖ETF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投资工具,有助于把握养猪产业的发展机遇。
9月17日,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召开,生猪产能调控预期落地,养殖ETF(159865)迎布局机会。资金积极布局,近5日净流入超5亿元。养殖ETF(159865)含“猪”量约60%,规模超50亿居同类产品第一。
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召开,养殖产能或加速去化
9月16日,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会议明确产能调控细则,将减产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养殖主体,明确完成时限,并配套未达标的惩戒措施。
本次会议强调,生猪产能调控是生猪价格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猪价格调控又隶属于更宏观的物价调控体系,其根本目标在于提振CPI。猪肉作为对CPI影响最大的单一权重商品,具有关键意义。年内相关政策主要聚焦“控二育”,此次会议进一步将“控能繁”任务细化并分配至各养殖主体,要求头部25家集团在年底前减产100万头。对于其他养殖主体,各部门联动进行统一管控;对进度不达标者,将通过停补贴、停信贷等措施予以惩戒。相关机构表示,此次会议标志行业产能有望进入加速去化阶段。
截至9月16日,生猪价格降至13.1元/千克,养殖利润基本回到盈亏平衡附近。仔猪养殖利润自7月起已连续两月为负,自繁自养利润年内回落至16.8元/头。结合10个月以前的能繁母猪存栏判断,四季度生猪供应仍较充裕,行业面临被动去化压力。在政策端的产能调控与市场化调节共同作用下,生猪养殖产能去化有望加速,板块或迎来配置窗口。
“反内卷”政策持续,养殖行业盈利周期有望延长
2025Q2以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针对生猪行业持续低迷及市场波动问题,出台了一系列产能调控政策,核心内容聚焦于能繁母猪存栏量压减和二次育肥行为规范两方面。政策旨在通过源头调控稳定市场预期,减少投机性操作,促进行业供需平衡和健康发展。
兴业证券表示,中长期养猪行业有望进入盈利周期延长、波动减弱的新发展阶段。未来在政策约束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国内母猪存栏在调减后或逐步趋于稳定。再叠加养殖效率提升、成本管控强化以及消费端刚性需求支撑,生猪养殖业在供需格局改善后有望步入盈利周期延长、波动趋缓的新阶段,整体进入效率驱动盈利的良性发展轨道。
关注养殖ETF(159865)投资机会,含“猪”量约60%,同类规模第一
含“猪”量高,规模超50亿居同类产品第一的养殖ETF(159865)近期资金关注度较高。公司业绩方面,随着去年生猪市场行情回暖,上市猪企业绩逐步改善,行业乐观情绪抬头。
展望未来,随着产能去化持续推进,叠加当前养殖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区间,我们判断行业正步入较优配置窗口,性价比凸显。在配置层面,可考虑以“生猪含量”约60%的养殖ETF(159865)参与布局。
注: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9.16,养殖ETF规模为53.95亿元,在同类10只产品中排名第一。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hujinzicha.net/post/1485.html发布于 2025-09-17 11:00:0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北方经济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