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活力中国调研行,普陀老工厂的绿色智造之路,三十年蜕变展活力

访客 2025-09-22 11:01:05 1966 抢沙发
活力中国调研行发现,一家位于普陀的老工厂在30年内实现了绿色智造的显著蜕变,这家工厂通过持续创新和科技投入,成功将传统制造转化为环境友好的智能生产模式,历经三十载的变革,该工厂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为中国制造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机械臂精准抓取元件,自动化小车沿预设路线穿梭,传感器实时传输数据,电子屏动态监控质检情况……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团队走进施耐德电气上海普陀工厂。这座有着30年历史的老厂,如今已蜕变为高度智能化的世界级“灯塔工厂”。它不仅书写了外资企业在华深耕的“上海样本”,也印证了上海开放的营商环境对企业创新、产业链升级的强劲赋能。

步入施耐德电气上海普陀工厂,“AI+工业”的场景扑面而来:各生产线上的机械臂分工协作,传输带规律运转,物流机器人载着托盘按程序穿梭,一旁的电子显示屏实时监控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有效避免了人工成本的浪费。

据工厂工程师介绍,施耐德电气第三代全自动模块化柔性生产线正在高效作业,通过协作机器人搭配AI摄像头来把关质量。AI视觉监测系统凭借其深度学习能力,能够大幅提升质检准确率。

在工厂内,除了智能机器设备忙碌运转,一些技术工人也在专注各项操作。“我们不追求‘黑灯工厂’或‘无人工厂’,而是打造‘人、机、智三位一体’的混合员工模式。”上海施耐德工业控制有限公司总经理冒飞飞说,工厂通过将设备与智能能力赋能工人,来培育新一代生产力。目前,工厂的自动化率提高了20%,与五年前相比大幅提升。随着业务投入的增加,设备复用率提高了85%、生产速度提高了65%,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活力中国调研行,普陀老工厂的绿色智造之路,三十年蜕变展活力

夏悦超 摄

冒飞飞表示,全球有近半数的“灯塔工厂”在中国,既包含中国本土的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也涵盖了一些跨国企业。他指出,“灯塔工厂”未来的演进趋势,不只是纯粹地去追求极致生产力。“施耐德电气更看重绿色可持续性、人的价值与作用,并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关注供应链的敏捷性和韧性。这也是中国工厂未来的发展机遇”。

活力中国调研行,普陀老工厂的绿色智造之路,三十年蜕变展活力

夏悦超 摄

作为一家拥有30年历史的老工厂,施耐德电气上海普陀工厂不断进行升级,为自身的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工厂整合并利用5G、人工智能等技术,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一家扎根中国38年的跨国企业,施耐德电气已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冒飞飞表示,上海不仅是施耐德电气全球战略的重要支点,也是其在华的五大研发中心之一。

据介绍,目前,施耐德电气在华已建成30家工厂和物流中心,包括1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2家世界级“灯塔工厂”。此外,施耐德电气还携手1600多家核心供应商,构建了强韧、高效的端到端绿色供应链体系。其中,上海普陀工厂正是绿色制造与智能升级的“标杆”。

“上海提供了产业政策支持与扶持,有利于公司业务的开展。同时,上海的营商环境友好,是行业客户的主要聚集地,便于我们对接客户。作为外资企业,我们也希望在上海打造行业标杆。”冒飞飞说。

目前,施耐德电气上海普陀工厂正在持续释放智能制造的澎湃活力,并且获得了世界经济论坛端到端“灯塔工厂”“工信部5G工厂”“国家级绿色工厂”“上海市智能工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5G绽放杯绿色智能制造赛道全国一等奖”“上海市质量金奖”等多项荣誉。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hujinzicha.net/post/2007.html发布于 2025-09-22 11:01:0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北方经济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96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